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26-台湾通史-清-连横-第170页

社南。康熙五十五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募筑。
施厝圳:一名八堡圳,在东螺堡。康熙五十八年,业户施世榜筑,灌田甚广;事载世榜传中。
埔盐陂:业户施氏筑,引施厝圳支流,以灌好收庄等田数百甲。
十五庄圳:在大武郡堡。康熙六十年,业户黄仕卿筑。
二八水圳:在东螺堡。横亘施厝圳、十五庄圳之间。
王田圳:大大肚堡。业户董显谟筑,引大肚溪之水,以灌山麓七庄之田。
中渡头圳:在大肚堡。业户王绵远筑,引大肚溪之水,以灌龟山等庄之田。
福马圳:业户施世榜筑,引大肚溪之水,以灌李厝庄等之田千数百甲。
大肚圳:雍正十三年,业户林、戴、石三氏合筑,引大肚溪之水,以灌百顺庄之田六百余甲。
福口厝圳:在马芝堡。业户陈士陶筑,引快官、施厝两圳支流,以灌上下寮之田。
云林县
斗六圳:在县治附近。
大竹围圳:在大竹围庄。
鹿场圳:雍正间筑,引虎尾溪分流,至溪州堡吴厝庄外入圳,复分为二,灌田四千余甲。
他里雾圳:在他里雾社,番民合筑。
埔姜仑圳:在他里雾社之西。
猴闷圳:在他里雾社之北。
柴里圳:在柴里社,源出庵古坑。
尖山圳:在尖山社。
走猪圳:源出石龟溪,以灌走猪、排仔路二庄。
荷包连圳:源出石龟溪,灌田约三百甲。
加冬脚圳:在他里雾社之南,源出石龟溪。
石龟溪圳:源出石龟溪。
水碓圳:在斗六堡,分为上、下二圳。
六十甲陂:在新廓仔庄,源出庵古坑。
观音陂:源出小坑仔溪。
社口陂:源出溪边厝溪。
林内圳:源出浊水溪,以灌林内、石榴班等庄。
顶下横沟圳
海丰圳
老发圳
番子圳
虎尾圳:源出陂仔顶溪,以灌虎尾溪庄。
和溪厝圳:在沙连堡,源出清水溪。
东埔蜡圳:乾隆二十一年,业户刘氏筑,灌田二百余甲。
坪仔顶圳:道光元年,业户张天球筑,源出清水溪。
清水沟圳:嘉庆二十四年,佃户廖阿礼筑,源出清水溪。
三角潭圳:道光二十四年,业户陈希亮筑。
大水窟陂:源出岽顶山下泉,邱、董二氏合筑。
姜仔寮圳:乾隆五年,业户叶初筑。
隆兴陂:乾隆间业户张天球、陈佛照合筑,以灌浊水溪南岸之田四百余甲。
茄苳湖陂:源由梅仔坑溪,灌田四百六十甲。
林仔陂:在仑仔庄,灌田四百五十余甲。
沟心陂:源由林仔陂。
石圭溪陂:源由大湖口。
阿丹陂:源出崁顶厝溪。
竹头角陂
将军仑陂
新陂
南势陂
十三庄圳:源出西螺溪,灌田一千余甲。
通济圳:源出虎尾溪,至赤坵仔分为南、北、中三圳,凡二十八庄,灌田八百余甲。同治十二年,大坵园开堡,庄民合筑。
大有圳:在布屿堡。雍正十三年,业户张、方、高等姓合筑,引虎尾溪分流,以灌大有庄等,与鹿场圳通。
崁顶厝圳:源出大湖溪。
苗栗县
猫里圳:在后垄堡。乾隆三十四年,佃户合筑,引合欢坪之水,灌田四百四十八甲。猫里即今之县治。
蛤仔市圳:在后垄堡。乾隆五十二年,佃户合筑,源出合欢坪,灌田六百余甲。
嘉志阁圳:在后垄堡。乾隆三十三年,佃户合筑,源出合欢坪,灌田一百四十甲。
狮潭圳:在后垄堡。佃户合筑,源由狮潭,灌田三百余甲。
四成陂:在苗栗一堡。光绪十六年,帮办抚垦林维源筑,引大安溪之水,以灌月眉、六份等庄之田五百余甲。
马龙陂:在后垄堡。
大安溪圳:在大甲堡。源出大安溪,灌田约四百甲。
火焰山脚圳:在大甲堡。
新庄陂:在大甲堡。
濑施陂:在大甲堡。
九张犁圳:在大甲堡。
日南圳:在大甲堡。
七张犁圳:在大甲堡。
安宁庄圳:在大甲堡。
西势圳:在苑里堡,源由大安溪。
苑里圳:在苑里堡。
古亭笨圳:在苑里堡。
淡水县
大安圳:在摆接堡溪东。乾隆间,业户林成祖筑,引三叉河之水,以灌大安寮等庄之田一千余甲。
永丰圳:在摆接堡。亦林成祖所筑,以灌枋寮庄之田一百九十余甲。
暗坑圳:与永丰圳毗连,嘉庆间业户林登选筑。
瑠公圳:一名金合川圳。乾隆间业户郭锡瑠筑,引大坪林溪之水,以灌拳山、大佳腊两堡之田一千余甲。
大坪林圳:在拳山堡。庄民合筑,源出青潭溪,灌田四百六十五甲。
内湖陂:在拳山堡。庄民合筑,源出内湖,以灌大佳腊堡西畔之田七百余甲。
顶陂头陂:在大佳腊堡。庄民合筑,灌田百余甲。又有下陂、头陂,灌田较少。
双连陂:在县治附近,灌田百余甲。
双溪圳:在芝兰堡。雍正间,业户郑维谦筑,引七星墩之水,以灌堡内之田。
番仔井圳:在芝兰堡。乾隆间,业户潘宗胜筑,灌田百余甲。
七星墩圳:在芝兰堡。雍正间,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