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2-编年

9-小腆纪年-清-徐鼒-第208页

。皇上若犹顾念东土,臣愿留督肇庆,与江宁伯杜永和互相堵御,以壮声援;此元胤之职也』。王手诏元胤留守,督理各营军务。时上下崩溃,尚书晏清、吏科丁时魁拥厚赀者,悉被劫掠。瞿式耜疏曰:『粤东水多于山,良骑不能野合。自成栋反正,始有宁宇;赋财繁盛,十倍粤西。且肇庆去韶千里,材官、兵士南北相杂,内可自强、外可备敌;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亦可待勤王兵四至。「传」曰:「我能往,寇亦能往」。以天下之大,止存一隅,退寸失寸、退尺失尺。今乃朝闻警而夕登舟,将退至何地邪』!疏再上,而王已移德庆、抵梧州境矣。安定伯马宝,亦拔自流贼中者;领兵扈驾,军容甚肃,士大夫多贤之。宝,陕西人。
徐鼒曰:书元胤留守何?嘉之也。议者以其为成栋养子而轻之;吾谓勋戚公卿弃故君如脱屣,元胤忠于所事,临危不渝,人臣之义盖无阙焉。
戊辰(十四日),我大清兵复取韶州,明总兵吴六奇降(考曰:海宁查孝廉伊璜识吴六奇于未遇,后从王师征粤,官至提督,厚报伊璜。王士祯「文集」、钮琇「觚剩」、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士铨「忠雅堂文集」皆记其事:谓六奇以乞丐遇征粤之师,途中被执,献策从戎,积功至节钺。鼒按:诸君皆据传闻言之。其实六奇在明时为五虎乱潮之一,踞大埔、饶平、程乡,永历帝授为南澳总兵。顺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等自南雄下韶州,六奇与碣石镇苏利迎降。「台湾外纪」、「行在阳秋」言之历历,安得谓乞丐迎降乎!「贰臣传」谓六奇丰顺人,少时乞食各郡,习山川险夷;至是以总兵降,请向导大事,招徕旁邑自效。盖乞丐乃少时事,查、吴相遇实在明世。旋附义旅,为桂王驰驱。后人讳之,而托言骤贵于兴朝,非实录也。附辨于此)。
明两广总督杜永和自海口复入广州。
王师破梅岭,永和仓卒登舟,出虎门;元胤移檄责之,乃复入城固守。
庚辰(二十六日),明黄土俊罢,召朱天麟入阁。
王之出奔也,士俊坐阁中不去;王念其老,令回籍,召天麟入直。天麟疏言:『年来百尔构争,尽坏实事。昔宋高宗航海犹有退步,今则何地可退?陛下当奋然自将,使文武诸臣尽擐甲冑,臣亦抽峒丁、择土豪、募水手,经略岭北、湖南为六军倡。若徒责票拟,以为主持政本,试问今之政本安在乎』?王不能从,但趣令入直而已。广州之再破也,士俊与何吾驺、杨邦翰、李贞、吴以连俱薙发降。广州人为诗嘲之曰:『君王若问臣年纪,为道今年方薙头』。士俊投降时,年八十二也。
明监国鲁王命李锡祚、李锡贡佐阮进守螺头门。
锡祚、锡贡,岐阳王文忠之裔孙也;以勇力闻。航海来朝,故有是命。
明朱成功取潮阳。
知县常望凤降。令洪旭督征粮饷,和平寨不服;遣右先镇杨才攻破之,屠戮无遗。不数日,才暴病死;成功以林勇代领其众。
二月甲申朔,明桂王驻梧州。
王于是三至梧州矣,百官请修行台,王难之;乃以舟为宫殿。
明命陈邦傅、高必正救广州。
广州固守不下,李元胤计诛叛将罗守诚,人心益坚。
丁亥(初四日),明给事中丁时魁、金堡、蒙正发、翰林院侍读刘湘客以罪下狱;寻遣戍。
时李元胤留守肇庆,王命陈邦傅统兵入卫,五虎失势。于是吴贞毓、郭之奇、万翱、程源辈咸修旧怨,与给事中张孝起、李用楫、李日炜、朱士鲲、御史朱统钥、王命来、陈光胤、彭全等疏论袁彭年等五人把持朝政、罔上行私、朋党误国十大罪。王以彭年反正有功,特免议;余下锦衣狱。大学士严起恒请对水殿不得入,率诸臣长跪沙际;程源立御舟侧,扬言曰:『金堡即「昌宗之宠方新、仁杰之袍何在」二语,当万死』。声达慈宁舟中。盖堡驳御史吕尔玙疏中语也(考曰:吕尔玙,马吉翔门下士,冒入台班;金堡驳其疏云云)。都督张凤鸣(考曰:一作鸣冈)受密旨,欲因是杀堡于古庙中;陈刑具,用厂卫故事,严鞫之。堡大呼二祖列宗;余皆叩头哀祈,招赃数十万。狱成,堡、时魁并谪戍,湘客、正发赎配追赃。瞿式耜再疏争之,谓『中兴之初,宜保元气,勿滥刑;诏狱追赃,乃熹庙魏忠贤锻炼杨、左事,何可祖而行之』?王颁敕布四人罪状;式耜封还,谓『法者,天下之公也;不可以蜚语饮章横加考察,开天之下疑。且四人得罪,各有本末;臣在政府若不言,恐失远近人望』。疏凡七上,不听。
戊戌(十五日),我大清兵复取武冈,明奉天总督刘禄、监军御史毛养登死之;马进忠退保靖州(考曰:养登疑即寿登;亦作寿敦,皆野史讹字)。
己酉(二十六日),我大清兵攻明广州。总兵吴文献以舟师守东南门,王师不敢逼。张月、李建捷出城战,屡有斩获。捷书往来行在,以是少安。
明惠州总兵黄应杰、分巡道李士琏、知府林宗京执赵王由棪及郡王十三人以叛,降于我大清。
士琏,吉安人,田仰之中军也。与潮州郝尚久投诚于我大清,输情款,督郡饷,导王师入关,执赵王由棪及郡王十三人以献。凡江右宗室之寓惠州者,尽杀之,没其家。王师遂长驱而进(考曰:按「世表」:『赵穆王世子由松未袭薨,无子,以寿光王由桂之子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