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览》八十三引《
史记》:「祖甲在位十六年。」《外纪》同。)
王旧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侮鳏寡。(《书/ 无逸》。)迨其末也,繁刑以携远,殷道复衰。(原注:《国语》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冯辛(原注:《史记》作廪辛。《汉书/ 古今人表》亦作冯辛。)
名先。(《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冯辛先居殷。」)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见上。)
四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廪辛在位六年。」《外纪》同。)
庚丁
名嚣。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庚丁居殷。」)
八年,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庚丁在位三十一年。」《外纪》:「六年。」又《帝王本纪》云:「二十三年。」)
武乙
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武乙即位,居殷。」)
邠迁于岐周。(《孟子/ 梁惠王下》:「太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史记/ 殷本纪》:「武乙立,殷复去亳迁河北。」案:《正义》引《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更不迁都。」此妄取《史记》乱之。)
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史记/ 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逸周书/ 史记解》:「昔有毕程氏,损禄增爵,群臣貌匮,比而戾民,毕程氏以亡。」)
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逸周书/ 史记解》:「昔者义渠氏有两子,异母皆重,君疾,大臣分党而争,义渠以亡。」)
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 ,马十匹。(《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 ,马八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后汉书/ 西羌传》注引《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其二十翟王。」)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史记/ 殷本纪》:「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外纪》:「武乙在位三年。」又云:「《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与《帝王本纪》不同。然则三年者,《帝王本纪》说也。」)
文丁(原注:《史记》作大丁,非。案:《后汉书/ 西羌传》注、《
太平御览》、《通鉴外纪》引《纪年》皆作「大丁」。惟《北堂书钞》四十一引《纪年》作「文丁」。《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
文丁一曰大丁」。)名托。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原注:自沬归殷邑。)
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后汉书/ 西羌传》注引《纪年》:「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
三年,洹水一日三绝。(《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太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
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后汉书/ 西羌传》注引《纪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
五年,周作程邑。(《路史/ 国名纪》:「程,王季之居。」)
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后汉书/ 西羌传》注引《纪年》:「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后汉书/ 西羌传》注引《纪年》:「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外纪》引作「十三年」。)
王杀季历。(《晋书/ 束皙传》、《史通》《疑古篇》、《杂说篇》引《纪年》:「文丁杀季历。」《书钞》四十一引「文丁杀周王」云云。)王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既而执诸塞库。季历困而死,因谓文丁杀季历。(原注:执王季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郁尼之情,辞以作歌,其传久矣。案:庚信《齐王宪碑》:「囚箕子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
十二年,(原注:周文王元年。)有凤集于岐山。(《周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
十三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太丁在位三年。」《
外纪》同。)
帝乙
名羡。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帝乙居殷。」)
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诗/ 小雅》:「王命南仲,往城于方。」传:「王,殷王也。」)
夏六月,周地震。(《吕氏春秋/ 制乐篇》:「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
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帝乙在位三十七年。」《外纪》同。)
帝辛
名受。(原注:即纣也,曰受辛。)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