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815-鲁春秋-清-查继佐-第19页

达驻玉环山、阮春雷驻楚山,牛头门亦宿劲旅,遥为犄角相声应。东南护发走集者甚众,独金门扈跸诸臣自为保。
湖广澧州天裂,相传中有楷字一行,为「白条有代静不万意中治驰」十一字,众瞩分明,留数刻;忽风作,彩云而散。官府以闻。
永历十年(丙申)、监国十一年,监国跸金门。
春,桂主自安龙驰敕封招讨将军国姓成功为延平王,一切军国便宜行。成功谦,但以「招讨将军」行所属诸文武,什袭王印不一行。或曰桂主以成功不行王印,疑「二字」封不称,改封「一字」为潮王;成功益谦不受。
二月之三日,舟山城哭声若风筝而咽,历五日始息。鸡犬夜登屋而号,无所见。南门发国初汤东瓯所建碑,碑中若或有知者。
秋八月,舟山再失。
北师倪将军师出攻舟山,岛师戎政六御、定宁洪德与义英将军骏分应要害,英标有最捷从樯首飞渡敌舟,猝断篷索;敌篷堕,压毙百人,敌势大沮。相持久,骏舟忽胶浅,不能驰骤战,败绩。将军刘永锡(孔昭子)跳水死;六御与洪德合以兵援之,被创并自刭死。将军杨晋爵截横水洋,孤军当坚,持两日不懈;力竭,自刭。太常九征被执,不屈,见杀。
永历十一年(丁酉)、监国十二年,监国跸金门。
内海禁严,沿海居民内徙四十里计,清野,洋师防其接济;犯者不赦。
限期勿后,如或恋田庐违限者,辄火之。所徙许借居、寄食于其姻族,拒者有法。其四十里之岁课,同邑共偿之,至有所偿过于其土著者。有司无能,以其状闻。盖既休息饮食之,复为之代偿赋役;其或缺额,考绩仍以是不登。鱼虾小户一竿之外,即称越界;胥役故纵之,执以责赎。自江南达东粤数千里,盐场在界内者勿论;其界外缺额,商赔之。
夏五月,国姓成功遣将军马龙等骚粤,大残澄海之鸥汀背;仍执知县祖之麟海去,授之麟兵部侍郎。久之,之麟间脱,逸归。
海师向集洋税重值,阑出内粟。至是,遂残边以给。
永历十二年(戊戌)、监国十三年,监国跸金门。
国姓成功以舟师大掠招宝山。时兵部尚书煌言,计资延平大力,勇图恢复。自舟山败后,遥奉桂朔;凡大举,必与延平合议,不敢显通监国,用绝嫌疑,以固同忾。监国或间往来鹭门,无定辙。
永历十三年(己亥)、监国十四年,监国跸金门。
夏五月,兵部煌言合延平王成功,悉舟师从大江突京口。即严家沙为坛,以太牢禡告太祖高皇帝。翊日,亦禡毅宗烈皇帝;斩衰从事,一军皆帛。举哀,军中陪哭,声震百里;扬、仪及镇江两岸官民闻之,无不掩涕,不能仰视。其奉令专与满师决,遇绿旗,拱手不举兵。持不能,难大胜。七里港满师营将军伤创甚,巡抚朱部安庆师战瓜渚,全军败没,朱被执,纵之。漕抚亢以淮安师下,半道声悸,亢夜投水死;下镇江及瓜、扬沿江一带郡县。煌言以其师领前锋开府芜湖,传檄十里,上印者三十有七,进刍税者恐后。
时艅艎大小八千余号,大将张茂之总五军令严,掠一黍者死;断镇江铁索。北师既败,镇江知府甲斩辫出降;城中百姓掷帽与堞齐,市肆不惊,商旅如故。关使者献税给军。凡上印者,与明制冠服;仍其官。
诸郡县或不即上印,乡绅衿多诣官公勒献册;野健复挺起建旗遥应者,不啻数千部。百姓争出城逸去以弱守者,禁不能止。或久以诖误在禁未决者,官为礼貌善饮食,慰去之。
西至荆、襄,南迄梅岭,烽信所及,魂梦输服。其奉二三工为大言高步以警观听者,即或坐不道例,顾视鼎镬如饴,谈笑而尽。闻者益心动。
时楚援疾下,历芜湖。兵部煌言纵下流驰击,沈其四舰;余舟四溃。
海师甘辉列十二营于白土山,困江南观音门,候陆师并力不即至。阅五旬,师老。
七月之晦,北师穴城夜劫,大获捷;沿江数百里舟师咸退去。
北总督郎键门不战,卫故明原任乡绅于公所,杜其潜耗,责输饷食兵。海师计水战之具不利陆攻,为更办需时;意轻,目无金陵。适北师明将军自楚还,兵势颇激;战桃湾,海师不利。嗣甘营被劫,大战石灰山,复败绩,失万人;将军甘辉与副将余日新被执。
内师执讯,责辉劝降国姓成功,酬大爵。辉傲曰:『国姓父不能夺国姓,乃仗辉?且辉亦安肯降国姓也!请速死无他』。怒叱同讯日新曰:『丈夫得死所,濡忍何为』!
芜湖之师闻石灰山败耗,中弱水道扼,绝援粮竭,舍舟登陆,转战千里,万人耗散尽。煌言只身间脱,为时二十七日、草屩二千余程,复抵临门。
煌言师不统于郑,自请先登,以是深入;成功不为声援,急全师去图万全。煌言不得退,提残较入霍山界,历巘崄,诸冲击死散尽;至弃骑,伪为失路贾,辄露,往往得故义健为曲护之。盖时中原妇竖,无不知大司马煌言忠者;率不闻人(煌言有「北征纪略」传世)。
兵部尚书煌言微表陈五月金陵之役于监国。
煌言意望延平再举,阳疏监国;监国亦曲谅。
秋,桂主遥敕,仍鲁王监国,驻澎湖;晋煌言东阁大学士兼原官。
冬,延平大扰闽之嵩门;北师失利。
嵩门之捷,以书招北镇张承恩;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