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669-蕲黄四十八砦纪事-清-王葆心-第3页

翼王朱谊氻山东长清顺治六年二月
□□王朱常瑛陕西顺治六年十月
□□王朱由杠
□□朱由植南赣顺治六年六月
□□王朱蕴■〈金严〉黄州顺治七年正月(明永历四年、鲁监国五年)
德化王朱慈叶(「隆武遗事」作慈烨)福建大田顺治七年正月
石城王朱谊■〈氵〈巛上夕下〉〉福建大田顺治七年二月
新建王朱由模福建顺治七年二月
□□王朱由柍
赵王朱由棱(郡王十三人)惠州顺治七年二月
宜川王朱敬■〈金翟〉紫阳顺治七年二月平
蜀王朱常浓金华在灭潞后(明永历七年。是岁三月,鲁王去监国号)
江夏王朱蕴钥上思州顺治十五年(明永历十二年至十八年)
德阳王朱俨锦上思州顺治十五年
德阳王朱至浚交趾高平顺治十七年正月
石泉王朱奉鎗(一作聿鋡)四川叙州、马湖一带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至二十二年,台湾郑氏犹称永历正朔)
光泽王朱俨铁桂林康熙元年八月
东安王朱盛蒗川东康熙二年十二月
思宗三子朱慈满(署广德元年)京城康熙十二年(明永历二十八年)
思宗长子朱慈灿永州、宝庆康熙十八年
宁靖王朱术桂
舒城王朱着
乐安王朱俊
监国鲁王世子朱桓宁
泸溪王朱慈旷台湾康熙二十二年(明永历三十七年)
巴东王朱江
奉南王朱熺
益王宗室朱镐
太子朱慈璊陕西康熙二十八年
定王朱慈焕(案李方远撰「张先生传」称定王朱慈焕,又改名王士元,年七十五岁,于康熙四十七年在山东被执,为大岚山兵所牵也;斩于京师。被案发遣者,百余人。朱三太子慈焕全家六人投缳死,见宣统辛亥冬「吉长日报」)
右表所采,大略可观。若其崛起草窃之故,厥有数端:上者藉手有资,思图恢复;次者遗民假借,以立义声;次或回苗土族,假戴保全;又次则反侧不安,忽归禽狝。再或则旧习骄昏,以干新宪;再次则众矢聚的,弋获图功。以上诸王,有不一居于是数者乎!尝读顺治八年闰二月之上谕有曰:故明诸王,多被诛戮,朕甚悯焉。于是,有起送来京之令。盖自有此次广沛仁施之举,而殷顽乃渐有所感化;即小腆纪祀之攘窃,亦渐稀矣。此本朝忠厚开国之一端也。
形势篇
鄂之蕲、黄、麻、罗,皖之潜、太、英、霍,豫之光、固、商、汝,皆阳渎而阴岳、左扬而右荆,积旁薄之万山,势绵亘而不绝。其高者或插天汉,其出入径道隘,仅错趾悬岩;左右列河环之,路阻谷深,摇骇心目。其山巅或平衍,饶水泉竹石之居;其河入江、淮,有航帆运输之便:平时可为乐国,乱世亦保障之资焉。
前事篇
地凭天险,利用战争,列代产乱世宰割之豪,其枭杰或能扰乱天下之和平;以故累朝民族,迁移淘汰,种类不同。南朝西阳有县十八,有水五,蛮族居之;强大滋生,历年不弊。南宋以下,湖民移住,土著遂衰。端宗之世,元兵既下鄂汉,舒、黄义兵相继崛起。景炎三年,蕲州民张德兴与安庆义士野人原砦主刘源起兵据司空砦,以应闽、广王师。司空山者,时为蕲州属蕲春县地。县民傅高结鄂西之大姓,群应以义兵;江西巨室,亦相继起(同时赵璠起于衡山、何时起于抚州,皆应文天祥者。张烈良等、周隆等起兵于海南,陈瓒起兵于兴化,皆应崖山者)。于是,南取齐安大邦、北下寿昌右郡,一战胜于樊口,而元将挠败;再战败于阳逻,而忠义遂空。司空山破,黄州复陷;其应和之傅高,亦为宣抚贾居贞所执焉:此一事也。恭宗之世,有罗田三吴乡人段朝立,以土著飙起,富自治力;遂割开英山一县,至今因之。最后有多云之徐寿辉、花桥之邹普胜,于至正十一年揭竿起义,以驱逐胡元相号召。寿辉业贩布——先有袁州僧彭莹玉(「七修类稿」作浏阳彭和尚),以异术与普胜念佛,聚众起事,用红巾为号;奇寿辉状貌,又以其浴于盐塘身起光芒,遂大异之,推为主。九月,收蕲水及黄州路,败元威顺王宽彻不花;遂即蕲水为都,称皇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以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丞相,尽有湖广、四川、徽、饶、杭、湖诸地(别有「天完国志」详之)。明年,江浙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等攻寿辉于蕲水,破之;寿辉走免,获其官属四百余人。已而势复盛,迁都汉阳,为其丞相倪文俊所制;十七年,文俊谋弒寿辉不克,奔黄州。陈友谅隶文俊麾下,数有功,为领兵元帅;遂乘衅杀文俊,自为平章。旋称汉王,又迁都江州。二十年,于釆石弒其主寿辉,自立国号大汉。天完主之属,又有元帅玉沙明、玉珍,由大江提兵入蜀,兼有巴、滇,建国曰夏,传位两世:盖启有割据之二雄焉。明祖乘之,遂屋元社,开吾华大一统之基,为先驱之拥篲焉。
统系篇
思宗御世,寇逋中原;爰命安庆巡抚史可法因便利、连交攻,联贯四省之边腹而合治之。若皖之安、庐、池、太四府,豫之光、固、罗、山四州县(案「明史」「可法传」云:河南之光州、光山、固始、罗田;考罗田明代不隶河南,或是罗山之误。横云山人「明史稿」、「南疆绎史」「史可法传」,并同。按罗田二字,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