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659-莅蒙平政录-清-陈朝君-第7页

往而一返者。又复千里有奇。有一项之钱粮。即用一人之起觧。乃奔走道途。及守候批回。必迟至数十余天。而始可了此一桩公事。以故长途之脚价。觧役之工食。收兑之烦难。视起运兵饷钱粮。合盘计算。真一倍而有数倍之苦累。此卑县所以到任未几。有归并藩宪。以充兵饷。而章丘县亦即有改鲜转移之请也。伏冀永停起觧于临德。惟期归并于藩库。不但朝廷之正课。无损毫末。而且万姓之戴德。真如天高地厚矣。
●牒文
为祷雨救民事
  为步祷甘霖急救万民事
  关帝庙谢雨疏文
  城隍谢雨疏文
○为祷雨救民事
为祷雨救民。吁神人沛甘霖。以活万命事。朝君奉天子命。抚兹蒙邑。官受苦中之苦。民应差外之差。想久巳在神鉴中矣。惟 神聪明正直。上帝命之以镇抚此邦。相与一时长吏。共治兹土。为之御灾而捍患焉。为蒙民者既苦。为蒙之官者尤苦。谅 神亦不忍独享其逸。坐视斯民之死于旱魃而不之救也。兹者亢阳靡剂。骄旭逞威。蒙之父老子弟。终日之皇皇焉。胼乃手。胝乃足。而汗流湿土者。惟冀其千斯仓而万斯箱。于以完国赋。养父母。畜妻子耳。今乃霞收云敛。霖断露晞。而秋成殆岌岌乎不可望焉矣。是何异扼其喉而绝其食也。 神独何心。忍不救止。呜乎。有司一官。与民最亲。民安则官安。民危则官危。共忧乐相关。真如父母之于子而不能膜视者。朝君莅政三月。片善无闻。爱民有心。回 天无力。不揣凉德。用申虔祷。伏乞赐油然作云之神手。布沛然下雨之鸿恩。泽遍郊原。人歌乐岁。则民之福也。皆神之灵也。恳切故牒。
  七月十五日祈祷当日
  即雨未曾沾足
○为步祷甘霖急救万民事
正堂谕。余奉简命。抚尔蒙土。尔民饥即我饥。尔民寒即我寒。其痛痒关切。真如父母之于子。而不容以膜视者。无何莅政方三月。而即以旱闻。夫蒙四达交衢。驿路骚然。诸苦俱集。一身独支。人事如此。天时若彼。心窃叹夫本县之命薄且穷。而因致旱魃之为虐于尔百姓也。余甚忧之。复冐渎神之罪。再申步祷之文。前曾请祷于城隍。今复移坛于关帝。凡我蒙民。各宜斋戒。倘大帝仁爱尔民。立赐甘霖。而大慰万姓之望也。亦未可知矣。特谕。
○关帝庙谢雨疏文
精忠不贰。盟桃园而志在春秋。节义无双。翊汉室而功垂宇宙。丹心克昭日月。浩气永塞乾坤。称圣穪神。呼吸直通玉阙。追王追帝。威灵丕着人间。伏念朝君。一官苦历。三月穷支。虽未能辨狱而随车。窃甚愿积薪而剪发。步祷移坛至再。菲躬愧难鉴夫神明。心斋誓雨期三。甘露幸即沾于旦夕。珠玑倾北海。顿洗万顷之尘。膏泽沛东蒙重滋千亩之稼。覩斯时之为霖为雨。即指日之如茨如梁。百谷咸资。万民胥庆。君等吸甘沐首。添砚乘檐。谨百拜以表寸诚。爰三熏而修短疏。
附扁联
附扁联
秋七月雨
  一行作吏。万苦备尝。步祷祗期安赤子。
  三月抚蒙。诸艰历试。昼为要可告青天。
○城隍谢雨疏文
位正城垣。阴阳适调乎四序。职司冥府。捍御永奠夫一方。分虽隔于幽明。心窃保兹黎庶。无微不照。有感遂通。是是非非。莫谓阳世纪纲堪漏网。明明白白。还知阴司毫发不容针。朝君奉命兢兢。誓神旦旦。愧无功施以俾我土地。惟矢清白以承厥家风。嗟哉蒙万山中。谁为小民请命。幸矣秋七月雨。庶占大有书年。欲报神庥。爰立会赛。酬雨泽而欢忻于既往。庆盈宁而祈报于将来。伏愿神佑无疆。嘉惠咸敷四野。庶几民生有赖。明禋永祀千秋。不惟近悦与远来。抑且民安而 国泰。
附扁联
附扁联
雨我公田
  东山开爽气。物阜民安。四野秋成歌舜日。
  北海乐清风。家弦户诵。一朝时雨庆尧天。
●告示
为严禁包揽火耗之弊以苏民困事
  为力行讲约以广教化事
  为特设月课以鼓士风事
  为查取保结以靖地方事
  为背包之屠驿甚惨等事
  为劝谕蒙民恪遵旧例等事
  为严饬庵观寺院等事
  为严查山场以靖地方以安民生事
  为严查遗漏山场以免贻害地方事
  为严拿光棍诈骗以除地方大害事
  为特设牌坊以清疆界等事
  为广立义学以端蒙等事
  谕三乡父老知悉凡票以钤印为凭
  为严饬事
  为特设信票等事
○为严禁包揽火耗之弊以苏民困事
为严禁包揽火耗之弊。以苏民困事。窃照钱粮上关国赋。下切民生。本县作民父母。职虽专乎催科。心实存乎抚字。现今夏季巳终。起解银两。尚欠一千存乎有奇。催科不力。参罚必及。然本县一人受其参罚。俾蒙之百姓。稍留暇日。得以收尔麦。播尔豆。此亦本县之甘心。而断断不为尔百姓出一怨言也。但路冲差烦。驿站工料。刻不容缓。且自圣驾南廵之后。差出非常。马多疲困。本县恐悞朝廷之公务。悉捐一巳之金钱。将衣服杯盘等件。尽向别县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