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659-莅蒙平政录-清-陈朝君-第14页

减等。鞭九十。销册交与伊家人罗二。据迯人口供。无一定住处窝家免究。刘云山在地方官处谎供。伊妻骡子缎疋等物在益都县有应照不应重律治罪。但迯走情由。巳经责治。无庸重责。据益都县申称。蒙阴县拿获迯人刘云山。口称伊妻并骡子缎疋等物俱在益都县民人刘廷训丁才盛家。有移关转觧大部等语。查定例内。凡州县拿获迯人。理应即行觧部。乃蒙阴县转发益都县起觧。及益都县代为申觧。均属不合。其蒙阴县获迯记功之处无庸议。仍应移咨该抚。申饬蒙阴益都二县可也。
○为申饬弭盗之令务期黾勉力行等事
为申饬弭盗之令。务期黾勉力行。以共臻实效事。卑职捧读 宪檄。以挑选捕役。联络乡村。为今日弭盗安民第一吃紧要着。前于臬宪任盐道时。巳将卑职挑选联络之法。报明院臬道府各宪在案。兹不敢再为赘详。第仍令捕役。给以朱批。密为指示。不得借端生事。扳害良民。并传各社社耆甲长人等。当堂面谕。各遵照宪行。实力奉行。一切器械等项。俟农隙之时。听候卑职单骑减从。亲为点验。观其勤惰。量为赏罚。独至除大盗之窝。绝匪类之窟。使四郊无犬吠之声。百姓享燕安之福者。卑职窃有一时之愚。不敢不为敬陈。仰祈宪裁焉。窃闻销亡大盗之术。莫大乎。笼取天下之豪俊。豪俊为我笼取。则彼卒村鼠辈。虽有千百为羣。不足以置牙齿之间。故民间盗贼多有豪杰。莫若即将此辈而收之。令其以盗治盗可也。况今山东之地。古称多盗之薮。左环沧海。右扼河济。北控燕赵。南蔽楚邑。其风气刚劲。其人性悍锐。无事则张弓挟矢鬪鸡走狗陆博蹴踘游戏里巷。有事则埋椎探丸斩木揭竿者。处处皆然。自古有国者。得之足以建功。失之易于为。乱即如樊崇之起于琅琊。王弥之起于海滨。徐圆朗之起于兖州。窦建德之起于贝州。辅公佑之起于临济。以及濮州之王仙芝。冤句之黄巢。贝州之王则。郓州之宋江。皆东产也。其初不过雄长一方。与刼掠之徒。目相往来。而其继遂以窝盗而成大盗。而卒以横行于天下。使当日者。上之人招抚有方。安插得所。彼数大盗者。又安知出而不为国家有用之人哉。方今窝家之中。岂无豪俊之徒。今宜大张告示。谕以祸福。开其自新。毋论军民人等。但有曾为贼盗窝主。及今家人等项与贼合伙者。即便赴官出首免罪。倘有膂力过人。胆畧出众。堪为将材者。授以千把之职。若能自设方畧。招盗若干名。准其实授。但能拔擢数人。则一路自然竞劝。遗材皆为我用。而盗之中有能出首窝家者。亦即厚加优给。则是互相出首。以盗治盗。不唯有以成我弭盗之功。而且可以塞彼为盗之心。散彼为盗之势。除大盗之窝。绝匪类之窟。计莫善于此矣。此招抚之方。必佐以预防之法。乃可久安而长治。则专其责于武臣。而加以不次之擢。诚不可不急为之议也。今之言弭盗者。皆曰保甲至善矣。第今日保甲之法。止可以治小盗。而不可以治大盗。大盗之兴。止可以责武臣。而不可以责文吏。夫盗贼之患。常起于因循。而成于蒙蔽。始也彼此推诿。而究也又彼此相为回护。然亦有智谋廉干之吏。力行保甲。乃拘于文法。限于科条。亦不过修栅栏设更夫严廵锣查匪类如斯而巳。迹其悬牌在户。取册报官。又皆择乡民中之老成持重者。总理其事焉。然此仅可防小盗于未然。而实不能制大盗于巳然也。葢人之敢为大盗者。类多精于骑射。善于火器。而抢掠又必多人。即强兵劲卒。尚不能灭此而朝食。而责令几个百姓。家无追风之马。手鲜弧矢之利。目不覩军旅之事。耳不闻战鼓之声。欲其守望声援。闻警追缉。此皆诵老生之常谈。而不推时变。守旧典之糟粕。而不达事情者之所为。无怪乎日言弭盗。而盗终不能弭。日言安民。而民究不得安也。原夫国家设兵之意。其大旨总以卫民为主。有事则勘乱以除强暴。无事则防汛以固民生。则是设兵原以靖盗。靖盗原以安民。故以为弭盗之法。当专其责于武臣。葢弭盗之责既专。则防盗之计必周。防盗之计既周。则缉盗之令必严。缉盗之令既严。则为盗之人必惧。今宜通饬将领。谕防汛营弁。立以赏格。定以年限。果能严缉盗贼。俾地方宁静。人民安堵。官即加以不次之擢。而兵亦照例给赏。四郊无犬吠之惊。百姓享燕安之福。法又莫善于此矣。始则互相出首。斯盗势自孤。而奸民无喜乱从贼之谋。继则专责武臣。斯功名念重。而将弁无养盗自尊之患。又何虑乎盗不息而民不安耶。为此敬抒刍荛开造书册。具文上申。蒙批仰候据详汇转缴。
  康熙三十年四月二十二日
○为路途截劫事
为路途截刼事。蒙此卑职细阅抄详。捧读宪檄查宋佩系题报之盗。理合给批着令宋六等。星夜严缉。庶免狡脱。但宋六高云左四俱系田野农夫。而孙和尚乃出家之僧。范小强实佣工之人。夫差役烦多则民扰。机事不密则害成。若令宋六等。给批严缉。窃恐乡愚无知。访闻不真。因而捕风捉影。将来鹿马之指。随为翕张。而雉兔之罹流祸且及于无辜矣。从来变法不若择人。弭盗当先安民。上之立法未尝不善。而奉行非人。则或以安民之良法。而酿成扰民之厉政者。此其源不敢不早为遏。而其流尤不敢不预为防也。以故卑职再三审讯宋六等。皆属穷民。合词具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