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620-立斋闲录-明-宋端仪-第20页

战数十,小战无算,制胜克捷,卒平祸难,此岂人力所能为也?赖天地宗社之灵,父皇母后之佑,天意所集,人心所归,是以至此。永乐元年四月□□日。”
诏曰:“朕闻帝王之道,立爱惟亲,为子不祗,不及于父。朕皇考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皇妣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创业垂统,传之万世。朕长兄懿文皇太子降生弗永,胤子允炆幼冲嗣立,昏愚自暴,颠覆旧章,崇信奸邪,戕害骨肉。举兵攻朕,必欲咸刘,俾无噍类,天下荡然,社稷几坠。朕惟祖宗积德之功,父皇母后创业艰难,不得已而应兵。赖天地之佑,内难廓清,允炆罪恶贯盈,阖宫赴火。诸臣民同辞劝进,朕以宗社为重,勉循舆情,君临大宝。长兄诸子允熥、允熞,仍锡王封。不意允熥、允熞弗知省躬,自生疑怼。朕以长兄至情,不忍谴责,免为庶人,以保全之。朕痛切于心,常存念虑长兄未有承嗣。其第四子允熙生十有四年矣,器资端重,改封瓯宁王,世守懿文皇太子之祀。於戏!协和之道,睦族为先,惇叙之仁,继祖为重,大展同气之情,庶续亲亲之义。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永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永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二年”原作“三年”,据旧钞立斋录、太宗实录卷二九改。)
●立斋闲录三
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御札付礼部尚书吕震,曰:“建文中奸臣,其正犯已悉受显戮,家属初发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并习匠及功臣家为奴,今有存者,既经大赦,可宥为民,给还田土。”
太宗靖难兵起,南师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帅师百万往伐。前锋将杨松等既败于雄县,耿炳文等又败于真定。十一月,景隆引兵数十万围北平城,再战郑村坝,大败。明年四月,引兵号百万,遇战白沟河。三进三却,兵将漫散南走,而德州等处俱失守。时山东参政铁铉募兵固守济南,阅三月,北兵解围,退袭沧州。上既渡江,驻跸金川门,潭王及景隆开门迎纳。是年九月初四日,论功行赏,封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段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寻命充太祖皇帝实录都总裁官,其后阖门被监禁。 (景隆,泗州盱眙人,曹国公主之孙,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洪武十九年四月袭爵。)
郑赐,字彦嘉,建宁府瓯宁人。乙丑进士,除监察御史,升湖广布政司右参议。丁艰,起复,改北平布政司。坐事,谪安东屯。召为工部尚书。太宗登极,转刑部尚书,后为侍郎。赵羾谗间,忧郁成疾,卒。仁宗初,赠太子少师,谥文安。
黄福,字如锡,平度州昌邑人。由监生授项城主簿,迁金吾前卫知事,升龙江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洪武中超升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左侍郎,寻升尚书。北京初建,改北京刑部尚书。交阯既平,置三司,命掌布、按二司印。在交二十年,仁宗初召还。会交人叛,镇守尚书陈洽奏乞还福于交。朝命福同将臣帅师以往。及战,失利,交人不忍加害,礼送北归。拜户部尚书,居数日,转南京户部。正统初,加少保,仍兼尚书,守备南京。五年正月卒。成化三年五月内,赠太保,谥忠宣。太宗皇帝初临御,治齐、黄离间之罪。李景隆于上前并指公为奸臣。公厉声言:“臣罪应死,但目为奸则非。”上知其正直,不问。 (杨士奇撰神道碑。)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三十年进士, (“洪武三十年进士”,“三十年”原作“二十年”,据明钞本、旧钞立斋录改。) 礼闱第二人,除监察御史。壬午,出为福州府福宁县知县。清白公勤,士民敬服。永乐中迁礼部主事。时吕震为尚书,属官谄附者率得迁。昌隆以罪去之,卒挤之死。 (“主事”以下,出杨士奇所撰山东参政陈士启墓志。)
茹瑺,衡州衡山人。洪武中由监生超迁通政,甚称上意,累迁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建文中,以尚书掌河南布政司事。太宗登极,以奉天征讨功封奉天翊运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忠诚伯,食禄一千石。
王钝,字士鲁,河南太康人。洪武间由吏部郎中为福建布政司参议,升参政。宽慎廉介,民怀其惠。建文时迁户部尚书。靖难兵至,钝走出城,已而归附。史本云:“走出城外,不死,降,布政着致仕。”子噩,户部侍郎。孙二。
○过江南诗 (有阙文)
临江号各郡,丽泽传自昔。岂不产异人?为兹壮颜色。云胡百年间,不见有遗迹。馆人闻我言,掩袂长叹息。扣之至再三,欲语还踧踖。为说有奸臣,名字不记忆。道是练状头,□□□□□。内台司风纪,适遭阳九厄。□□□□□,□□□□□。飞简论槐曹,戮力事□□。□□□□□,讨贼泊沾臆。胶固不知几,祗顾顺与逆。 □□□□□,奇祸婴六戚。兹事有始末,贱子请挂□。神考早谢世,太孙推正适。母妃开平家,元勋载帝室。姻娅尽雄豪,健斗万人敌。隐然九鼎重,□□□□□。嫌隙一以闻,谗言肆罔极。□□□□□,□□□ 见斥。居然尾不掉,大都势偶国。时有黄太常,轻佻故无匹。伴读□东宫,□□□□□。踪迹类叔文,论事时造膝。一旦削侯王,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