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圣主临雍礼成恭纪诗》。
乾隆九年,诏编内廷秘笈为《天禄琳琅》。乾隆四十年,重为补缉,以经史子集为纲,以宋金元明刊版朝代为次。其一书而载数本,用《遂初堂书目》例,详其题跋、姓名、收藏印记;兼用《铁网珊瑚》例,至各冠御题,品评甲乙。则自来册府储藏,未闻斯盛矣。
袭封简亲王德沛,贝子福存之子。应袭封镇国将军,让与从子,而己托疾入山读书。世宗朝召见,问所欲。曰:“愿得侧身孔庙,分特豚之馈。”世宗重之,授兵部侍郎。高宗登极,熙朝新语。迁湖广总督。调任江南,寻内擢尚书,袭封简亲王。常诣成均讲《大学》,桥门俯听者千余人,皆悦服。助教河间王仲颖之锐前曰:“犹未尽。”王请益,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节,圣经毕矣。其本乱以下数语,乃重申之。以见吾儒所以异于二氏之义。”王欣然揖谢。贤王之虚己好学,从可想见矣。
昆山朱以载厚章天资超绝,五官并用。尝于座间手录《孝子传》,而令二人左右隅坐,各操纸笔,口授令书,一成骈体序文,一成长律。已而各书竟,合座传观,诗文俱工,所录《孝子传》精楷,无一讹字,真奇才也。著有《多师集》。
丹徒余文圻京,工诗植品,沈归愚宗伯与订车笠交。伯乡魏念廷观察爱其诗,欲令往见。文圻曰:“往役义也,以诗为羔雁,非礼也。”卒不往,以布衣终。著有《江干诗钞》。
元和蒋震牧曾荦有至性,父子宣病肢体卷曲,中夜含泪拊摩,跪中庭吁天求代,风露所侵,得湿气病。又迎医至数百里外,触炎暑,犯霜雪,如是者数载,竟以瘵疾卒。士林以其少年死孝,咸惋惜焉。
钱唐诸生徐尔炽之配汪氏,年二十二归于徐,事舅姑以孝闻。甫七月而夫卒,汪誓欲殉,雉经者再,绳辄中断。将自刭,小婢瞷知之,以告舅姑,亟救之。时汪已孕四五月矣,舅姑谕以宗祀为重,乃泣受命。阅五月,遗嗣维康生。及长,躬亲课读。维康有声庠序,娶妇蓝氏。七年甫有娠,而维康遘疾。蓝祷于神,请以身代,剜臂肉以和药,卒罔效,蓝绝粒欲死。姑从容谕之曰:“余延未亡之命以至于今,为遗嗣故也。汝归我家七年未生子,今复有娠,若男也,则徐氏血食又绵延矣。”
语未竟,妇姑皆哭失声。逾三月而生子承恩。家益落,蓝养姑训子,衣食膏火之资,尽给于十指间,因积劳成疾。汪六十六岁卒,守节四十四年。蓝五十八岁卒,守节三十年。承恩既成熙朝新语。立,白于有司,请旌如例。杭人至今称,徐氏两世遗腹,不绝如线,实有天幸。传曰:“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吾知其嗣之必昌矣。
会稽吴鉴南璜,征士朴存之子也,少负诗名,力学不倦。
乾隆庚辰成进士,榜下授主事。改官四川重庆府通判,殉木果木之难。箧中有《黄琢山房集》,令家人怀之脱出,曰:“我死,弗令此诗失。”其同年友毕制府沅为序而刻之。
汜水县东南四十里,有山名曰五云,高绝千寻,形势嶕峣,与三峰兰若东西相峙,中忽耸起,关一邑旺气。上有古清凉观,汜水人士或读书其中,每见白云入户,因名五云观。有浮屠九级,不知建自何代。明宣德中,有雷姓者利其砖,毁之以为观中阶基。其中得石径尺,泐曰:“逢雷必破。”土人神之。至今以塔山名。绝顶有泉曰野狐窦,水从石罅出,不溢不涸,宛转层崖怪石间,亦水之奇者。乾隆癸未,挑贾鲁河,查探水源得之,始纂入县志。
打箭炉,在成都西南九百二十里。相传蜀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偏将郭达造箭于此。山脊有郭达庙,极著灵应,土人敬奉维虔。天文分野并鬼之域,为中华之极西,西域之极东。天时多寒少暑,层峦峻岭,峭壁悬崖,中隔鱼通河,形势险峻。本朝添设军粮厅,分驻炉城,专司夷务,兼理五台粮运。明正土司甲克木参同驻于此,辖十二锅庄,约束新附土司。乾隆丙午,敕建惠远庙于城西山麓,金碧辉映,光照山谷。番民所居碉楼,亦极宏壮。炉定桥在飞越岭西南,六诏孔道,桥跨两山间,沪水经其下。不施梁柱,熔铁炼为桥,每炼重二千四百斤,长二十四丈有奇,阔六丈,以九炼为桥身,四炼为护栏,栏穿小炼如□字形。略铺薄板,以济行人。每板离尺许,满则恐为狂风鼓荡。两岸埋铁柱四,横木以绾铁炼,每柱镌炼柱斤重,每熙朝新语。柱重四万八千斤。天全州有王姓者,世业锻,能悬炉于炼,鼓鞲施锤,名曰飞火。遇有损坏,辄召令兴修,他姓不能办也。
巴塘沃野千里,水泉环绕,日丽风和,豁人心目,物产类中土。西行十里,有河曰竹巴龙,即金沙江之上游,北通孔宣土司,南与滇之丽江接壤。有土司二以辖番众,前明授以宣抚司,敕秩二品。长曰阿什错,副曰阿什滚,曾随嘉勇公福渡台征林爽文,屡立战功。乾隆丙午,台湾平,论功入奏,赐“奇勇巴图鲁”名号以宠荣之。临阵用鸟枪,能及远,二百步内击人无不中者。捷如猿猱,所向披靡,夷民慑服。暇则邀汉官大贾至寨宴饮度曲,恂恂儒雅,不类夷产。
西藏古曰乌斯藏,即唐古忒。前藏名曰布达拉,距京师万里,乃坤维极远之地。天文入井三十度,四时观北斗祇见其半,南极出地十六度。唐高宗以宗女文成公主妻其国王,始封为海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