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515-海滨大事记-清-林绳武-第7页

乎』?联未对,诸执锐者前,唯唯惟命。于是麾军过联船,未几,邀联出进,剚之,成功遂兼有两岛,威震海上。自是取漳浦、海澄、长泰,围漳州,凡七阅月不下。清援至,成功溃,退保海澄,大扰福州、兴化。清乃遣满员入海议抚,无顺意,归报,因置芝龙于高墙,戍芝豹于宁古塔。甲午,又攻漳州,守将降,于是十邑皆下。遂略泉州,不能破而还。明年,复攻仙游,取舟山,破之。继得台州、宁波、安平三镇及惠安、同安、南安三邑。清遣定远大将军庶子王至闽,成功遁回岛中。及班师,成功又进略温、台等郡,陷乐清等县。戊戌,桂王遣周金汤航海,进成功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赐尚方便宜行事。成功议大举复金陵,用兵不利而罢。清复遣将军达素、总督李率泰攻两岛,兵大溃。辛丑,议取台湾,舟师次鹿耳门,会水骤涨,遂克赤嵌城,攻王城。红夷坚守不下,成功使人告之曰:『此地乃先人故物(初,芝龙与海盗出没其地),今我所欲者地耳,余悉以归尔』。荷兰乃降。
成功既得台湾,制律法,兴学校,改台湾为东都,以赤嵌城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康熙元年五月庚辰,成功卒于台湾。计自隆武丙戌起兵,凡十七年。卒年三十九。时成功长子经在厦门,台人以成功弟袭理台事。六月,赴至岛,经乃自称招讨大将军嗣立。后成功及经丧,清特命归葬南安。
闽海徙民志略(附)
顺治十八年(辛丑)
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沿海居民入内地,离海三十里村庄田宅悉皆焚弃,城堡台寨尽行拆毁,撤回汛兵,于内地画界筑垣备御,并禁渔舟、商舟出海,令移民开垦荒陂。
康熙元年(壬寅)
调迁长乐八寨居民于内地(北从雁山抵金峰,南至大屿转壶井,直至三溪为界,络绎设八寨)。
康熙二年(癸卯)
总督李率泰复请弃诸岛,移民迁界守边。
康熙八年(己酉)
命展界(据连江志,康熙庚戌九年,郑经已退台湾,总督范承谟疏请复沿海移民;然仅复馆头、大小澳、透堡等处,至离县稍远如定海各地,尚未准复。惟按府志职官表,范系十二年连任,志似误)。
康熙十一年(壬子)
又调移海民于内地。
康熙十二年(癸丑)
总督范承谟乞展界,复沿海移民。
康熙十五年(丙辰)
康亲王疏请迁界累民,罢之,于是迁民悉复故土(时耿藩之变已平)。
康熙十七年(戊午)
十二月,督抚复请重迁沿海居民于内地。
康熙二十年(辛酉)
总督姚启圣疏请原移民尽复故土,凡二十七上书,以身任海上事,诏许之。海民至是始得安集复业。
论曰:移民之事,海上录云:先是房星曜上言,海兵皆从边海取饷,空其土而徙其人,寸板不许下海,则彼无食而兵自散矣。从之。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牌,调兵戍守。出界者死。按海寇跳梁,肇自明初,而炽于万历末叶,与倭夷此起彼仆,相间侵掠,海民受荼毒深矣。至清顺、康间,台湾郑氏父子及靖藩耿精忠(以康熙十三年甲寅叛,十五年丙辰九月降)复相继骚扰,滨海各地无宁岁。闽人活计,非耕则渔,一自迁界禁海以来,流离琐尾,里落为墟。民田数万余顷尽成斥卤。且渔盐之利既塞,民兵交困,无所聊生,凡二十一年间,屡迁屡复。至辛酉,海氛渐扫,重旋故土。彼蚩者氓,始庆安乐焉(按漳州府志:先是原任漳州知府房星叶降贼,逃归,使其弟候补通判星曜上言:海贼皆从海边取饷,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板不许下海,则彼无食而贼自散矣。至是上自山东,下至广东,皆迁徙,拨兵戍守。海上录之辽东当系山东之误,所谓五省迁界是也)。
?法人侵闽始末记
光绪十年(甲申)
闰五月,法人以安南之衅率兵舰寇台湾,战不利,乃开抵马江,窥福州。督抚卿使共议添勇,而增募粤勇为多。及下旬,均有法轮进口。有请照万国公法兵船入口不得逾两艘,停泊不得逾两礼拜,违者即行开仗。将军穆图善欲行是说,闽浙总督何璟深恐开衅,不从。于是穆图善出守长门,会办大臣张佩纶亦出马尾。扬武管驾游击张成有口才,佩纶喜之,遂劾闽安副将蔡根业,而以成署之,仍令管驾扬武,统带兵船,一切水师听其调度。陆续调回大小兵轮十一号,驻泊一处,则扬武、济安、飞云、伏波、福星、振威、艺新、永保、琛航、福胜、建胜是也。
七月初三日辰刻,法人致战书。大吏乃不通谕水陆各军知悉。午刻,法果举炮。船政大臣何如璋闻炮避福州,会办大臣张佩纶继避鼓山。先是二何尝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必让敌炮先开,我方还击。以故各管驾不敢妄动。我船所泊地方皆由张成派定。福州各管驾面请于张成,谓我船与法船并在一处,倘先开炮,恐致全陷,须与蜑船疏密相间,首尾数里,以便救应,万一前船有失,后船亦可接战。而张成不之听。佩纶又受其先入之言,遂谓闽人胆怯,不如粤人,不从各管驾之请。且将战之船,宜早起椗,便于转动。张成身为统带,并此不知,抛锚如故。及战,扬武首被轰击。张成令水手起椗不及,凫水而遁。福星水缸、火药等舱被炮轰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