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440-李文忠公选集-清-李鸿章-第129页

堂、杨石帅到闽后,未曾派兵来援。左相反据刘璈禀奏,先催进攻基隆,欲挤台北速失。奉旨饬两次粤东调传旧部吴宏洛援台,现在军情万紧,务求请旨速饬各省调兵渡台,恐缓不济急。闽兵既多,请旨饬令速拨楚军三千渡台北,归孙开华节制,庶资得力。台南现无法船,可以登岸。石帅咨拨方恭五营渡台,广勇不筑营墙,器械不若土勇,兵不得力,缺饷转增台忧,请转电总署、南洋、广东。
寄译署并南洋粤督(十二月初五日未刻)
刘督办冬月二十二来电,十一月初六电旨敬悉。津、闽饷共兑到二十八万余元,已收到十六万余,尚未齐。饷可以支。龚道来电,并本日卑南屿由江阴运到淮勇一营,并银五万。勇须下月初到台北。法十二添兵五百,安南人三百余,载回病兵三百余。基现陆兵一千六百余。安南人七、法船通事五人并汉奸五十余,皆投诚报效,余详昨电。方恭已赴粤,请旨饬闽速拨楚军五、六营,以救台急,须由新竹设法暗取。炮弹缺乏,请饬龚速解。请转电总署、南洋并广东。
寄福州左中堂、闽督抚、粤督(十二月初七日子刻)
总署初六来电,本日奉旨,李鸿章转奉刘铭传上月十九、二十一、二日电报,已悉。台北急需援师,左宗棠前派恪靖军千人赴台,两营继发,着催令速渡,并再拨劲旅千人。台南现无法船,新竹等处皆可登岸,克日前往,归刘铭传、孙开华节制。援台各事,左宗棠、杨昌浚力筹,随时电奏,并电知刘铭传,以安其心。前据杨昌军电称,鹿港、泉州设道济公栈,通台湾文报,着督饬妥办,勿任阻滞。刘铭传称,方恭军广勇不得力,请调旧部吴宏洛军,两军更调,尚属相宜。着张之洞酌筹电奏。钦此。即转电左相、闽督抚并粤督云云。
寄译署(十二月初七日午刻)
龚道照瑗来电,顷接省帅前月养电云,江阴勇已到卑南。十一日上岸,下月初可到台北。来饷五万,感甚。连日军情,已电南、北洋,知否?孤拔亲到安南调兵。两磅炮子并十二磅铜炮子,前电请解运,即由澎湖运送入口最稳。高丽事能了,方好请电南、北洋道谢等因。又接前月有电云,威利带信收到,金可换。厦门兑款,收十六万两。有饷兑厦,交叶道尚可设法。南、北洋济饷,均感。法添兵千余,基隆法水、陆兵上下共五千,能再请拨江阴一、两营,或吴宏洛所部速运赴台,方可救急。请转禀南、北洋等因。查直防铭、盛两军,挑选七百余人,由山海关登轮,今日可开行,乞先代奏。
上海酌设台捐局折(十二月十六日)
奏为台湾军情吃紧,待饷甚殷,请在上海酌设台湾捐局,遴员核实办理,冀广招徕,藉资接济,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据江海关道邵友濂、江苏候补道龚照瑗禀称,户部议奏台湾开捐实官,用济军饷,业蒙特旨允行。该道等奉委办理。台湾后路事宜,迭次雇备轮船装运勇械,并借济赴台用款,均由出使经费项下动支。惟此项经费,原存者已经江南提用;新收者尚有应拨专款;后难为继。苏省库藏已竭,更属自顾不遑,必须妥筹应急,期免贻误。
现在既准开捐,若专在台湾一隅办理,本地绅富多已迁避,即有勉力输将者,为数恐亦有限。外省士民,虽不乏情殷报效,但远隔重洋,难通轮舶,若令冒风涛兵革之险,携带重资前往上兑,必致闻风裹足。上海为中外通商总汇之区,士民往来甚便,昔年各省捐输,无不来沪劝办。今虽市面不及从前,若能设法招徕,稍可挹注,请于上海设台湾捐局,照章收捐,庶后路转运用款,与前敌军需两相维系等情。具禀前来。
伏查台湾待援孔亟,军饷告匮,迭奉谕旨设法筹助。臣前已竭力摒凑银十五万两,陆续汇解赴台。昨又拨银五万两,并派精锐弁勇七百余人,携带精械,雇船运往。先后奏明在案。惟前敌军情吃紧,需用浩繁,待饷多而且亟。上海后路转运亦需巨款。诚如邵友濂等所禀,必须妥筹接济。该道等以台湾一隅,收捐有限,上海为通商总汇,较易招徕,拟设台湾捐局,系为前敌、后路两有裨益起见。户部原奏,仅准台湾开捐,其时尚无各省统开捐例之议。今续经奏准各省一体开捐,以济海防要饷,则已无分畛域。且台湾既奉谕饬他省筹助,若于上海设局收捐,实属名正言顺。在该地方官亦谊不容辞。臣电商刘铭传,意见相同,合无仰恳天恩,俯念台湾孤悬海外,时事迫切,军饷万紧,就地无可多筹,迥非他省可比,特准上海酌设台湾捐局,容臣等遴派妥员,会同邵友濂等查照户部续奏章程,核实办理,不得稍滋流弊。所收捐项,除上海转运事宜留用外,余即汇解台湾应急。各捐生履历奖册,即由该局随时送臣咨部核给执照。如此一转移间,则前敌、后路军需稍资接济,而捐生无须携资冒险,并得就近核奖给照,办理较速,人情亦便,捐务或有起色。臣为台饷紧急,设法筹济,谨会同福建抚臣刘铭传,恭折由驿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寄译署(十二月二十一日未刻)
前奏调直防铭、盛两军,拣选精锐利器,雇威利船,初七日自山海关开行,已电奏。顷上海邵道友濂、龚道照瑗电称,威利二十日回沪。据委员戴嗣源面称,榆关实装弁勇八百七十人,除勇各带刀子外,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