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正佳二月景,人家疑住武陵溪”一联。
是楼亦在崔园旧址之内。楼后皆新辟荒地,并转角桥西口之冶春茶社围入园中。
自是园始三面临水,水局乃大。中筑桂花书屋,逶迤连络小室数十间,令游者惝恍弗知所之。
倚虹园之胜在于水,水之胜在于水厅。自桂花书屋穿曲廊北折,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夜不列罗帏,昼不空画屏。
清交素友,往来如织。晨餐夕膳,芳气竟如凉苑疏寮,云阶月地,真上党慰斗台也。
湖上水廊以“四桥烟雨”之春水廊为最,水阁以九峰园之风漪阁、“四桥烟雨”之锦镜阁为最,水馆以“锦泉花屿”之微波馆为最,水堂以“荷蒲薰风”之来薰堂为最,水楼则以是园之禊楼为最,盖以水局胜也。楼在园东南隅,湾如曲尺,楼下开门,上供奉御扁“倚虹园”三字,及“柳拖弱缕学垂手,梅展芳姿初试颦”一联。门前即水马头。
园门右厅事三楹,中楹屏间鼓儿上刻“虹桥禊”四字,大径尺余。旁筑短垣。开便门通转角桥。
王士礻真,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高祖名重光,官贵州布政使。曾祖名之垣,官户部左侍郎。祖名象普,官浙江布政使。
父与敕,贡入太学。兄士禄,官员外郎;士禧,贡生。弟士,进士。公顺治乙未进士,历官刑部尚书,谥文简。著有《带经堂集》、《精华录》定本及十种诗话。公以文学诗歌为当代称,总持风雅数十年。先是顺治己亥选扬州府推官,庚子三月抵郡城,八月充江宁乡试同考官。辛丑三月有事江宁,居秦淮邀笛步,有《白门集》。壬寅春与杜浚、张养重、邱象随、陈允衡、陈维崧修禊虹桥,公作《浣溪纱》三阕,为《虹桥唱和集》。癸卯冬充江宁武闱同考试官。甲辰春复同林古度、杜浚、张纲孙、孙枝蔚、程邃、孙默、许承宣、承家赋《冶春诗》,此皆公禊事也。吴伟业曰:“贻上在广陵,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冒襄曰:“渔洋文章结纳遍天下,客之访平山堂、唐昌观者,日以接踵。渔洋诗酒流连,曲尽款洽,客相对永日,亦终不忍干以私。尝有一莫逆临别,公曰:”隗官贫无以为长者寿,署有十鹤,敬赠其二,志素交也。‘“徐钅九曰:”虹桥在平山堂法海寺侧,贻上司理扬州,日与诸名士游宴,于是过广陵者多问虹桥矣。“宋商邱曰:”阮亭谒选得扬州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宴无虚日,如白、苏之官杭,风流欲绝。“刘体仁曰:”采明珠,耀桂旗,丽矣。或率儿拜,或袂从风,如欲仙去。《冶春诗》独步一代,不必如铁崖遁作别调,乃见姿媚也。“王士禄曰:”贻上负夙慧,神姿清彻,如琼林玉树,朗然照人。为扬州法曹,日集诸名士于蜀冈、虹桥间,击钵赋诗,香清茶熟,绢素横飞,故阳羡陈其年有“两行小吏艳神仙,争羡君侯肠断句”之咏。至今过广陵者,道其遗意,仿佛欧、苏,不徒忆樊川之梦也。“宗元鼎诗云:”休从白傅歌杨柳,莫遣刘郎唱竹枝。五日东风十日雨,江楼齐唱冶春词。“今以禊诸人及文简在扬州所与往来者,附载于后。
杜浚,初名诏,宇于皇,号茶村,湖广黄冈人。工诗。侨居江宁鸡呜山之右,往来扬州,与文简友善。禊时,浚后至,文简诗云:“杜陵老叟穷可怜,犹能斗酒诗百篇。今朝何处炉头醉,知有人家送酒钱。”死后,陈苍洲太守鹏年葬于江宁太平门之麓。著有《变雅堂集》。
张养重,字子瞻,号虞山,别号椰冠道人,山阳人。工诗。见文简于扬州,文简曰:“夙爱足下‘南楼楚雨三更远,春水吴江一夜增’,平生如此好句复有几?”子瞻退谓邱季贞曰:“昔快意之作,不意阮亭一见,便能道出。”时人谓之张山阳。
邱象随,字季贞,山阳人。拔贡生,诗与兄曙戒侍讲齐名。举博学鸿词,官太子洗马。著《西山纪年集》。
朱克生,字国祯,号秋,宝应人。巡按克简之弟,射阳湖中有环溪别墅。
陈允衡,字伯玑,御史本子,建昌人。工诗。东湖乱后,与刘远公流寓鸠兹。
晚归东湖,葺云卿蔬圃故址居之。熊雪堂、黎左岩、邢孟贞、顾与治皆称其五字诗。著有《宝琴馆集》。
陈维崧,字其年,宜兴人。工诗词、四六文。年四十尚为诸生,日者谓之曰:“君至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赠诗云:“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
后举博学鸿词,官检讨,与徐仲鸿、吴农祥、王嗣槐、吴任臣、毛奇龄同为大学士冯公延致邸第,称“佳山六子”。文简《冶春诗》,其年题其后云:“官舫银镫赋冶春,琅琊风调更谁伦。玉山筵上颓唐甚,意气公然笼罩人。”王西樵曰:“其年‘浪卷前朝去’,英雄语也。”又曰:“其年短髯,不修边幅,吾对之只觉其妩媚可爱,以伊胸中有数千卷书耳。”王于一曰:“唐开宝以后,七百年无有其年此等四六之文。”其年著有《湖海楼集》、《检讨集》。皖江程师恭叔才为《检讨四六文注》,徐紫云,字云郎,扬州人,冒辟疆家青童,儇巧善歌,与其年狎。
林古度,字茂之,一字那子,福建福清人,崇祯间移居江宁。工诗。年八十,贫甚,冬夜眠败絮中,有“恰如孤雁入芦花”之句。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