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酌留兵勇,将潜匿之匪实力搜捕,以期净尽。漳州贼匪未平,深恐勾结渡台为入海之计;着曾元福、丁曰建仍遵前旨于港口要隘妥筹防范,毋令阑入台地。所有斩获嘉义股首严办等出力人员,着曾元福等查明保奏,毋许冒滥』。
以福建台湾全境肃境,赏道员丁曰健布政使衔、总兵曾元福提督衔。
——以上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四十五(同治四十五)。
五月壬子(十八日),追予福建台湾阵亡游击叶得茂世职、建祠。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四十六(同治四十六)。
秋七月甲申(二十二日),左宗棠等奏:『遵查台湾逆匪陈哑狗,实由总兵曾元福生■〈衤蒦〉正法;前署提督林文察时相距较远,遽以传闻入告,以致奏报歧异』。报闻。
以王德榜为福建布政使、邓廷枬为福建按察使(由兴泉永道迁)。
——以上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四十九(同治四十九)。
九月庚午(初八日),修福建台湾战船。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五十一(同治五十一)。
同治五年
同治五年丙寅(一八六六)秋八月癸卯(十七日),杨岳斌以病免,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以吴棠为闽浙总督;未到任前,以福州将军英桂兼署。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五十八(同治五十八)。
九月丁巳朔,予福建殉难道员孔昭慈建祠。
癸亥(初七日),王得榜乞假养亲,以邓廷枬为福建布政使、康国器为福建按察使(由延建邵道迁)。
癸未(二十七日),谕军机大臣等:『左宗棠奏「筹议变通闽、浙兵制」一折,闽省绿营兵制额冗饷薄,素不训练,临事不能收一战之功,并不能为一日之守;据左宗棠所陈积弊情形,实属洞中窾要。该督见拟将无用之兵汰除四成,即以裁兵之饷加给存营之兵,并营抽练;所筹甚为切当。着即照所议办理,并着饬水陆各营认真训练,务当切实讲求,不可有名无实。左宗棠启程在即,所有未尽事宜,并着英桂、吴棠、徐宗干悉心筹划,俾臻妥善,总期兵归实用、饷不虚糜,毋蹈仍前积习。浙省兵丁议复当制,止须少募新兵,精练汰存旧兵;即着左宗棠、英桂、吴棠与马新贻、黄少春将一切事宜妥为筹议,责成杨昌浚专主其事,实力办理。水师船炮,尤宜讲求坚利;闽省购造粤东拖罾船只,亦当力求坚固,不可以敝窳充数。左宗棠前奏闽省设厂制造轮船,尤为水师要务;即着吴棠接办,不可日久废弛。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冬十月丙申(十一日),谕军机大臣等:『英桂、徐宗干奏「闽省绅民恳留督臣暂绥西行」一折,据该绅民等呈称:「闻左宗棠调补甘肃之命,惶然如失所恃。并以创造轮船一事机不可失,如使总督暂驻闽中,豫将赴甘之师先行部署,俟外国工匠毕业,创造一有端绪,即移节西征;既省待兵、待饷之期,又无顾此失彼之虑」等语。所陈不为无见;朝廷亦知轮船事属创始,有治法必有治人,方臻周妥。无如关陇数千里之地贼众兵疲,民生日蹙;若不亟筹得力人员统师前往,诚恐蔓延腹地,为患益深。是以令左宗棠移节西陲,为地择人,实非得已。今据沈葆桢等所呈各节,亦属切要之图。英桂尚未接印,着左宗棠暂缓交卸督篆,克日催督工匠上紧制造,妥定章程,与英桂、沈葆桢会商办理;并将西征兵将,豫为部署。该省协饷原皆有着之款,惟增兵仍须增饷,该督如有所见,不防据实敷陈,以备采择。前已有旨授刘典甘肃臬司,为其与该督相习,可收指臂之助;着该督即行檄催刘典先行赴任,并将酌拨数营交刘典管带,令其迅速入甘。该督俟吴棠到任后,再行交卸来京;轮船办有端倪,即交英桂、吴棠、沈葆桢认真经理。沈葆桢见既在籍,于此等紧要事件未可视同膜外;即着帮同该省督、抚等悉心区画,以期周密。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己酉(二十四日),谕军机大臣等:『左宗棠奏「筹办台湾吏事、兵事,请责成该镇、道等经理」一折,台湾一郡远隔大洋,番民杂处,易启衅端;见当生齿日繁、洋舶来往,尤宜加意整顿,以奠严疆。该督以去闽在即,一切规未暇致详,请饬镇、道等妥办;具见实心。所陈台湾积弊,兵制则班戍之期已废,有册无兵;战船无一存者,而修费不减;吏事则官索陋规以取盈、民好械斗以争胜:锢习相沿:殊堪痛恨!该督拟复班兵旧章,三年更戍;复设道标,以重事权;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以互相维制;移修船之费以制船巡洋、募练水兵,裁革陋规、别筹津贴以资办公各条:均属因时制宜之策。总兵刘明灯、道员吴大廷既经该督遴选派办,必须实力筹办,以挽颓风;不得以该督远行,玩忽于继。并着吴棠、徐宗干随时督饬该镇、道等认真厘剔,所有一切情形成详由该督、抚奏闻,或径由该镇、道会衔陈奏,均着斟酌事之轻重缓急办理。生番既以不得内附为憾,自宜相机驾驭,羁縻弗绝。其社仓储积等事,亦应绸缪未雨,及早兴办。吴棠未到任之先、英桂、徐宗干责无旁贷,必当善成该督之志也。左宗棠另折奏:「厘定闽省各属进出款项,请将各厅县应征地丁、粮米等款数目出示勒石,以杜浮取;提款筹补流摊,以袪官累;酌提税余,以充公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