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以七十余只之贼船直入内地,不行剿灭,止议提督罚俸一年、总兵降职一级。尔部所议轻重,任意颠倒徇情,殊为不合!其常进功等议罪尚轻,着另议』。寻降常进功二级,照旧管事;张国勋降二级调用。
康熙六年丁未(一六六七)春三月丙申(二十二日),以祖泽溥为福建总督(原任山东总督)。
夏四月丙午(初二日),户部议覆:『海上投诚郑世袭奏请给还伊父郑芝龙原产,查此系已经入官、估价变卖之产,不便准给』。得旨:『此项田产,仍着给与郑世袭』。
五月己酉(初六日),兵部遵旨议覆:『海澄公黄梧归顺之后,攻剿招抚,着有劳绩。所得公爵,应准其袭替』。得旨:『海澄公黄梧投诚之后,攻取闽安镇、克复厦门,招抚投诚兵丁,实心效力,屡着劳绩。着授为一等公,准袭十二次』。
辛酉(十八日),平西王吴三桂以目疾求解云、贵两省事务。得旨:『王久镇岩疆,总理两省,勋劳茂着,倚毗方殷。览奏知两目昏瞀,精力日销,皆因事繁过瘁,深轸朕怀!云、贵两省事务应作何管理?着该部议奏』。寻议:『吴三桂以目疾辞两省事务,已奉谕旨;应将该藩所管各项事务,照各省例责令该督、抚管理。其大小文官,亦照各省例由臣部题授』。从之。
秋九月丁卯(二十六日),云南贵州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合词请平西王吴三桂仍总管滇、黔事务。得旨:『该藩以精力日为销减奏请,故照所请允行。今地方已平,若令王复理事务,恐其过劳,以致精力大损。如边疆地方遇有军机,王自应料理。该部知道』。
康熙七年戊申(一六六八)春二月辛未(初二日),广东提督常进功奏:『逆贼魏韬啸聚朝阳海面,臣会同左翼总兵官于奋起搜剿;康熙六年十月,大败贼众,获伪参谋吴俊、亲信陈阿五等,贼渠弃舟潜逃』。下部知之。
夏四月辛卯(二十三日),海澄公黄梧奏:『海疆底定,非昔日强寇出没可比。福建全省之兵并归经制,独同安城守一营官兵尚属臣标。请将城守营副将一员、兵一千名悉归经制,听总督、提督管辖』。从之。
六月丁亥(二十日),平南王尚可喜奏:请遣子之信入侍。允之。
康熙八年己酉(一六六九)春二月丙辰(二十三日),以刘兆麒为浙江福建总督(原任四川总督)。
十一月癸巳(初四日),兵部议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自海上投诚,授为右都督。今已归入镶黄旗,应照例改为精奇尼哈番。但施琅投诚后劳绩甚多,请加伯衔』。从之。
康熙九年庚戌(一六七○)春二月甲申(二十六日),叙克取铜山、金门功,授福建随征总兵官一等精奇尼哈番王之鼎为三等伯。
夏四月乙巳(十九日),以刘斗为福建总督(由甘肃巡抚迁)。
冬十月丁亥(初三日),浙江福建总督刘兆麒奏:伪宁远将军林伯馨、伪都督施轰率伪官百四十四员、兵千六百九十名、船三十只自台湾赴浙江投诚。下部议叙。
--以上见康熙朝「东华录」卷二(原康熙六至十)。
庚熙十年辛亥(一六七一)春正月戊辰(十六日),靖南王耿继茂奏:『臣父子、祖孙受国厚恩,忝列王爵;捐躯报效,乃臣职当然。乃臣自去年八月至今,旧疾日剧;闽省滨海重地,盗贼蠢动不测,病躯岂能料理。臣长子耿精忠侍从多年,在臣军前阅历又经四载,尽堪报效;伏祈恩赐管理军务,俾祗奉简书,以任国事』。得旨:『览王奏积劳成疾,情词恳切;准伊子耿精忠暂管军务,王仍加意调理痊愈,副朕倚任至意』。
夏六月丁未(二十八日),以故靖南王耿继茂子和硕额附耿精忠袭爵。
秋八月乙酉朔,福建总督刘斗奏:『海寇自撤水师之后,帆樯出没,侵犯靡常;甚至在各岛屿盖造房舍。臣等密商机宜,配发水陆官兵陆续搜剿,今已搜剿六十余岛,斩溺贼众五千三百八十余人』。
冬十月乙未(十七日),靖南王耿精忠奏:台湾伪总兵柯乔栋率伪官五百四十九员、船十一只投诚。下部议叙。
十一月壬戌(十五日),平南王尚可喜以疾奏请其子之信回粤暂管军务。从之。
康熙十一年壬子(一七六二)冬十月壬子(十一日),以范承谟为福建总督(由浙江巡抚迁)。
--以上见康熙朝「东华录」卷三(原康熙十一至十四)
康熙十二年癸丑(一六七三)春三月壬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奏:『臣年七十,精力已衰,愿归老辽东;有旧赐地亩、房舍,乞仍赐给。臣量带两佐领甲兵并藩下闲丁、孤寡、老弱共四千三百九十四家,计男妇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五名口。其归途夫役口粮,请敕部拨给』。得旨:『王自航海归诚,效力累朝,镇守粤东,宣劳岁久。览奏年已七十,欲归辽东,情词恳切;具见恭谨,能知大体,朕心深为嘉悦!今广东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迁移安插?议政王大臣等会同户、兵二部确议具奏』。
辛卯(二十一日),吏部议覆:『平南王尚可喜奏:臣年老且病,请以王爵令臣子尚之信承袭。查藩王见存子无移袭之例,应无庸议』。从之。
丁酉(二十七日),议政王大臣等议奏:『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复归辽东,应如所请。但该王之子尚之信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