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9-皇朝经世文续编-清-饶玉成-第249页

劣。甲于天下。亥豕鱼鲁。大误后学。其所刻四子书。不但小注概不刊刻。即章节亦错乱莫分。执事首为校正。重刊四子一书。虽已告成。未闻分散各学。是宜广为印刷。通饬各属。一体发给。或饬各府知府筹照刻一板。存郡印刷。分给属县。无论穷乡僻野。均令舍旧图新。量缴纸本工值。贫不能缴者听之。其经费准其设法筹办。又小学一书。寔为入德之门。亦宜仿照四子书。一例分给各属。俾士子诵习。牛雪桥廉访有板。可取印之。至十三经读本。亦宜设法筹。赶紧兴工付梓。并将各处书肆严行禁止。以后不准发卖一切恶劣板片。四子各书。其见在未卖之书及板片。并各属前此读过之劣板各书。一并照价收买。尽行焚毁。以期绝其根株。无为后害。其收买经费。亦由地方官量为筹。所费无多。关系甚大。以上四者。皆治本之急务也。诚采而行之。文翁不得专美于前矣。执事盛德在躬。含宏光大。才足以为之。力足以为之。登高一呼。万山皆应。愚知执事必有以处此。愚年来奔走衣食。志气昏迷。久无意于人世。惟一息尚存。值大有为之君子。不得不发狂奴故态。致贻可与言而不与言之讥。故愿执事为今日之文翁也。
卷五十八 礼政五宗法上
嘉靖大礼议   
谢济世
臣谨案大礼之议。至今是非未定。且多左袒张璁桂者。礼之不明久矣。璁等议云。兴献无后。不宜为孝宗后。此其言已非礼。礼有君服于身。不敢私服。曾子问君重于亲也。为君服则不得为亲服。为君后。又安得为亲后哉。兴献有益。王子可为后也。至谓未尝育于宫中。与汉哀宋英不同。益谬甚。无论天下重器。今有公卿大夫。暴卒无子。其室老选小宗为之子。之子也。受其产。袭其爵。而曰彼生未尝以吾为子。吾仍为吾父之子。尚得谓之有人心者乎。虞夏继统。不继系。禅也。以置后得立。而自比于圣德神功。揖让改号之舜禹可乎。由此言之。璁等排众逢君。希图富贵。其心可诛。其议亦可破也。杨廷和蒋冕及舒芬杨慎诸臣。睠怀旧君。或辞爵。或受杖。其志可悲。其议亦不可夺也。而臣窃惜诸臣之议。尚未尽合于礼。何者。世宗不特宜为孝宗之后。而且宜为武宗之后者也。礼大夫无子。则为之置后。杂记君乎。丈夫冠而不为殇。妇人笄而不为殇。为殇后者。以其服服之。丧服小记君而不殇者乎。兄弟不相为后。此大夫士之礼。非天子诸侯之礼也。天子诸侯无期丧。伯叔兄弟皆臣也。君为天子三年。服问与诸侯为兄弟者。服斩。丧服小记臣即子也。春秋传。宋穆公称宣公曰先君。先君者。为后之称也。亲弟且为之后也。夏父弗忌跻僖公宗。有司以为踰昭穆。昭穆者。父子之序也。亲兄且比于子也。左氏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公羊氏曰。先祢而后祖。胡氏曰。以闵僖为祖祢。臣子一例也。世宗乃武宗之从弟乎。当武宗升遐之时。若奉大行之诏。直立世宗为后。曰朕无后。以王为后。朕亦知兴献别无后。但朕既可以王为后。兴献亦可以宗室子为后。如王必欲为兴献后。则别选宗室子为朕后。度世宗未有不俯首受诏者。而当时定策大臣。不学无术。仅令兄武宗而祢孝宗。则已斩武宗之祀。又不先定其典礼而后从事。致令大权在握。小鼓簧。不祢孝宗而祢兴献。则又斩孝宗之祀。此则杨蒋诸大臣之过也。而臣又窃谓此亦明太祖之过。尝考曹魏有三大政。其一曰诸侯王。入奉大统。不得顾私亲。夫一代之兴。卜年数百。卜世数十。安保其无伯叔兄弟相继之事。使皇明祖训。早着为令。何异议之敢生乎。惜乎太祖之识不逮此也。
蒋明府祭田学田记   
谢济世
士无田不祭。至于学有无田而自奋者。有因有田而反自画者。然而天生蒸民。上智下愚少。而中材多。置田是或一道也。余先世无学田而有祭田。八世以上祭田亦不存。祭者宗子之事。应长房主之。田亦应长房守之。后世宗支之礼既废。又虑专司者之私鬻也。于是乎各房轮之。当其传世未久。虽间有败子。田以祭而存。及其久也。人各急私而缓公。某沟某洫。无人过而问之。有争有讼。无人起而任之。承平尚恐失业。经丧乱。其不存也。固宜。然而五世之外。亲尽服绝。田虽存。亦不敢祭。若犹在五世之内也。祭既可轮主。田亦可轮守也。乡先达宴琼蒋公。以孝廉宰河间之县。其归也。为其祖若父各置祭田若干亩。又为其父置学田若干亩。祭田上及祖父。孝也。学田旁及同父兄弟之子孙。弟也。慈也。一举而三善备矣。而或者举范文正公之义田以少之。呜呼。世有舟沈宦海。荡及先畴者矣。置田云乎哉。亦有幞被归来。饘粥不给者矣。祭田学田云乎哉。又有捆载还乡。自置祭田学田。而忘其祖祢者矣。义田云乎哉。乾隆丙寅孟秋后学某记。
宋明两大疑案论   
李祖陶
据宋史濮安懿王传。濮安懿王允让。庆历四年。封汝南郡王。嘉佑四年薨。追封濮王。谥安懿。仁宗在位久无子。乃以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为英宗。治平元年。宰相韩琦等奏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及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典礼。诏须大祥后议之。二年。乃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翰林学士王珪等奏曰。谨案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