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之獘不胜防。而仆从书役为尤甚。事事而信之。彼固得售其技。事事而疑之。彼又将反其道以相尝。故与相反。则适堕其术中。故为人上者。不可轻喜易怒。不可预存成见。平心静气。惟理之衡。使人无从窥测。则亦无从尝试。日日察獘而獘转深。正坐急于祛蔽。而不能自澄其源耳。
属吏之劣。所当惩也。属吏之苦。亦所当恤也。不惩其劣。无以伸国宪。苏民困。不恤其苦。无以昭公道。协人情。
人能面折吾过。其中必非漫无所见。一日居官。则前后左右。皆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之人。虽诱之使言。尚恐不能尽言。若稍露訑訑之色。谁复以直言进者。不闻其过。身之忧也。言莫予违。政之忧也。
候补二十一则
何士祁
候补宜随在留心。逢人谘访。省会闻见较广。要在能自得师。勿亟亟于署事补缺。正以候补之久。为能立定脚跟也。宜练习公事
首府。即候补州县之上官。首县。则通省领袖。其人非德量浑厚。必材识超拔。或熟谙公事。或练达人情。苟有一长。即宜请教。帮审案牍。尤为分之所宜。请教首府首县
苟有余暇。即宜读书。先看省志。庶几全局在。事有把握。勿以纸上空谈忽之。至律义精密。例文繁杂。非潜心根究。终难贯通。能加一二年工夫。则公事到手。先有成竹。不特刁徒不能把持。奸胥有所忌惮。即幕友亦必分外留心。受用正未可量也。若不能全部通贯。则名例田宅婚姻钱债盗贼人命殴诉讼诈伪犯奸杂犯断狱诬告诸条。必宜参究。省志律例不可不读
十室有忠信。三人有我师。况省垣为人才荟萃之地。仕途为人才争赴之场。我果先施。必能获益。尹文端公所谓虚心何患同心少。真阅历语也。同寅宜虚衷谘访
唐以九品用人。宋以十科取士。同力共济。何地无才。科甲进士。高自位置。他途进者。依阿从人。此两失也。要之读书人未必皆。成才。不读书人未必皆弃才。爱众亲仁。取长舍短。有志之士。自责之不暇。又何同异之有。不可党同伐异
言语随地宜谨默。何独官廨。而官廨尤为众属耳目之地。放言高论。最易犯。最宜谨。所言不当。不但为识者所鄙。且足取怨招尤。即言之当。而忌者环集矣。官廨言语尤宜谨默
于老成同官处。虚心求访贤友。再加以真知灼见。必有所得。若纷纷推荐者。终难尽信。幕友须平时延访
荐长随者极多。不妨从宽收录先立一簿。书明荐主何人。并详记其住址家属年貌。择其老实稳练者。寓中随时试用。如有过则遣。庶几多中选择。或得指臂之助。然终不可假以事权。是在驾驭有方也。长随宜随时体察
随同谳狱。候补之分。至于面禀上司。斟酌轻重。则自有主之者。越俎代谋。既属非分。且恐先入为主。后难更移。尤不可不慎也。案未讯定不可先禀上司
对本收呈词。侍香班。上衙门。乃候补分内之责。虽无与于公事。而有关于体统。若鄙夷不屑。便失之矣。且奔走习劳。终胜于闲居无事也。至若代阅课文。更须精细。笔下刻薄。尤属非宜。衙参陋习不可厌烦
差遣委用。有事为荣。上司每以此考核人材。所以为试用也。寻常事件。固宜诚实。至于查办灾赈访拏命盗案件。尤须于诚实之中。加以谨密。或不解事。不妨商之首府首县。及老成同寅。遇有差委奉行宜谨
候补官无所进益。今日多一分糜费。即来日多一分亏累。凡事争入手。节俭为尤急。寓中度用务从节俭
今日候补所用之人。即将来得缺所用之人。须先示以准则。约以法度。即不可过从苛刻。亦不宜稍有纵弛。安静整肃。庶为得之。其要在自治始。寓中要整肃安静
信友为治民获上之本。则择交宜慎。非声气结纳之谓也。择其识见高明公事练达者。先施之以收其益。至缓急足恃之人。每多悃愊无华。语言质直。尤宜敬事虚受。择交不可不慎
候补无地方之责。而办地方之事。本处绅士。不能绝其往来。则形之间。煞宜留意。言语尤须缜密。并用人亦须防范为宜。嫌疑不可不避
上司公文。或会同印官申复。或单衔申复。固已。至于往来信札。每懒作答。此亦因循之渐。不可启也。抽毫命纸。顷刻工夫。迢递云山。商量几席。奈何此而废之也。若得缺后。宜将平日交好应通信札之处。分别亲族年世各谊。开列一册。详注其家属名号行第。存书启幕中。庶不至于舛错。宜手改。誊真之后。亦须过目。以防讹误。通行信札必须详慎
游嬉征逐。日糜万钱。奢侈渐开。人亦困于酒食。友朋来往。清茶一杯。尽足以助谈兴。好友投契。不在燕会。燕会宜省
来而不往。是为失礼。客来而以他辞拒之。尤失礼之甚者。况与人晋接。可以广闻见。长才识。获益更不浅也。豫戒阍人。勿蹈习俗。客宜日拜客来宜相见
至亲的属女眷。自应往来。若恒泛交情。胡为仆仆。不但花费。且滋口实。即仆妇亦可不必也。女眷不宜往来
内言出阃。多由本地女仆。候补固不可用。得缺后更宜切戒。不可用本地女仆
寓居与家无二。一切任用仆辈。则事事废弛。求整肃也难矣有。眷属者责有攸归无眷属者分宜亲理。寓中事宜
吏治臧否。系于州县。 朝廷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