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俱无考起洪荒乙丑至宋淳熙十三年丙午逆臣利勇鸩而弒之遂自立浦添按司舜天讨之利勇死诸按司奉为王天孙氏遂亡舜天为日本人皇后裔三传而外禅于英祖自英祖至西威凡五传察度氏兴贤德素着人心悦服遂代其国二传而为山南王思绍所并以后则世为尚氏至今弗替按景泰元年国王思达遣百佳尼入贡二年遣察祈等入贡已又遣亚间美等入贡频年以来史不绝书未尝与明绝也惟考日本史明万历三十七年义久取琉球其后书琉球入贡者十日本宽文十一年当中国康熙七年天和二年当康熙五十三年琉球入贡铸新银享保三年当康熙五十七年宽延二年当乾隆十四年宽政二年当乾隆五十五年又八年当嘉庆元年文化三年当嘉庆十一年天保三年当道光十二年天保十三年当道光二十二年其时琉球虽贡于日本然亦内属我朝其贡船之来使臣之至固彰彰可考也如是日本安得私琉球为己有也哉其国民船遭风飘泊我朝本当加以抚恤何容日本为之置词即其遇台湾野番之难其人外于王化非属中国之民人如英美诸国航海者无不遇之未闻其与我中国相龃龉也日本无端生隙以至远遣使臣以相诘难虽其谓我中国之无人耶殊可哂已
论外洋进献方物事
客曰日前有友人谈及中法两国交谊日益加厚法国 大伯理玺天德敬献我 大皇帝方物近由法国寄来礼物尚未到津已电谕驻京钦差照会总署代奏月之初八日总署电询王夔帅如礼物到津即便专员送京呈进夔帅接电后即函询法国领事官此项礼物何时到津以便派员照料进京此固中外所乐闻邦交之盛事也顾中国与泰西各国通商五十余年鲜闻有彼此进献方物之事今者法国所进系有加无已之创局欤抑有举莫废之故事欤中国既受其厚贶亦将有以答之欤愿吾子有以告我曰仆于中外通商诸事仅悉大纲未能谙熟近以此事稽诸通商章程成案汇编所载如法国和约四十二章程六系咸丰八年五月在天津议定法国税则暨通商章程十系咸丰八年十月在上海议定法国续增条约十系咸丰十年九月在京都议定更定法国商船章程系同治四年议定此后则中法会订越南新约十系光绪十一年四月在天津议定以上诸约并未及进献方物之事今者法国大伯理玺天德笃念两国邦交日益加厚用是有进献方物之事大约在泰西各国为彼此赠馈之常而施之中国则前此所罕闻也惟王方伯之春使俄草卷一有云西例凡有庆贺典礼各国应有仪物馈遗用敦和好之意查光绪十三年丁亥值 英君主在位五十年之期举行庆典总理衙门奏请致贺奉 朱笔依议并颁 国书一道礼物各件计玉如意一柄紫檀木瓶盒一分玉山一座官瓷罐一对瓷果盘一件白绣花挂屏二幅白绣花围屏十四幅香茗二桶今此之行亦应略备微物乃代购得双龙景泰蓝极大铜盘一对金玉石镶嵌极大屏风一对金镶白玉如意一柄余拟购诸上海各处云云则知中国曾以礼物赠送英俄各国度各国亦必有赠送中国礼物之事或向者未见报章耳又按无锡薛叔耘副宪福成前充出使英法等国大臣时曾于光绪十九年附奏驻缅英员遵约呈进方物一片见于邸抄今其后人录刊海外文编亦载此片此则系代旧属中国之邦呈进方物非其国君自行进献子试检而阅之亦足为此事之类证其片略云查缅约第一条载英国允由缅甸最大之大臣每十年派员陈进方物等语当英兵据缅之初使臣曾纪泽迭准总理衙门密电以存君存祀商之英国外部英廷不允始改为存贡之议于订约时列入约中八九年来英国驻缅大员尚无照约举行之意印度诸员异议亦由此而起臣恐久不催问此约竟成虚设因与外部再三理论始称待至光绪二十三年照约举行后称英廷已豫备同治二十年分第一次派员往赴中国明年定可照约派员初次规模既定则以后源源纳贡不至误期矣观此则知英国之进方物系代缅甸存贡与法国今此之举不同法国虽于越南之役亦与中国交涉而新约十内未有此文其非代越南存贡可知刻下北洋大臣既据总署电询则此事之非道路传闻或虞失实又可知特法领事函覆未知所言若何此项礼物想由法公司船寄来则沪上为必由之路仆与子或者亦得寓目焉以扩见闻乎
论皇帝之号
韩王之称为皇帝也所谓不度德不量力燕巢幕上而不知危处瓮中而不知惧不过借尊号以自娱者矣譬之蒙马以虎皮适足为有识者所笑耳今夫有国家者务德不务名岂在乎名号之尊与不尊哉考之中国三代以上凡抚有王地治理人民为一国之主者亦仅称之为王并未有皇帝之称故言道者则曰王道言政者则曰王政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未尝言如有皇帝也孟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又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谓王者即训诂家言取一人以治土之意也虽古有三皇五帝之名然皆殁后之追称并非生前之自号皇者大也帝者天帝上帝之称也尊之为三皇五帝者谓此数君王功德之大可以上比于天也自帝舜而后以夏商周德业之大亦仅称之为王并未尝称为皇帝乃后世儒者动言帝降而王王降而霸以慨世风之日下此实附会之谭举不足据为典要读诗至匪风而伤无王下泉而伤无霸初不载伤无皇帝之诗故夫王降而霸尚可言也帝降而王未免太无分晓皇帝之称创自秦始以秦一朝二君言之其政事尚不能如五霸则将言霸降而为何哉原夫秦之所以自号为皇帝也并六国而一统之废封建而郡县之实起开辟以来未有之世局遂自谓德业迈三皇功勋超五帝非合皇帝二字以晋称不足以夸扇翼显巍之大其名遂传至于今为君临天下者所不欲改究其国体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