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30-辽史-元-脱脱-第121页

方馆使。高勋,太宗入汴为四方馆使。
四方馆副使。道宗咸雍五年,诏四方馆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引进司。
引进使。圣宗统和二十八年见引进使韩杞。
点签司。
同签点签司事。兴宗重熙六年见同签点签司事耶律圆宁<一三>。
礼信司。
勾当礼信司。兴宗重熙七年见勾当礼信司骨欲。
礼宾使司。
礼宾使。大公鼎曾祖忠为礼宾使。
寺官职名总目:
某卿。兴宗景福元年见崇禄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俨子处贞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赞引、太祝、奉礼郎、协律郎。
诸署职名总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乐署。
鼓吹署。
法物库。辽朝杂礼有法物库所掌图籍。
法物库使。
法物库副使。
崇禄寺。本光禄寺,避太宗讳改。
卫尉寺。
宗正寺。职在大惕隐司。
太仆寺。有乘黄署。
大理寺。有提点大理寺,有大理正,<一四>圣宗统和十二年置。
鸿胪寺。
司农寺。
诸监职名总目:
某太监。<一五>兴宗景福元年见少府监马惮。
某少监。兴宗重熙十七年见将作少监王企。<一六>
某监丞。
某监主簿。
秘书监。有秘书郎,秘书郎正字。<一七>
着作局。
着作郎。
着作佐郎。杨,圣宗太平十一年为着作佐郎。
校书郎。杨佶,统和中为校书郎。
正字。开泰元年见正字李万。
司天监。有太史令,有司历,灵台郎,挈壶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灵台郎、保章正、司历、监候、挈壶正、司辰,<一八>刻漏博士,典钟,典鼓。
国子监。上京国子监,太祖置。
祭酒。
司业。
监丞。
主簿。
国子学。
博士。武白为上京国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监。
少府监。
将作监。
都水监。
已上文官。
诸卫职名总目:
各卫。
大将军。圣宗开泰七年见皇子宗简右卫大将军。
上将军。王继忠,统和二十二年加左武卫上将军。
将军。圣宗太平四年见千牛卫将军萧顺。
折冲都尉。
果毅都尉。
亲卫。
勋卫。
翊卫。
左右卫。
左右骁卫。
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
左右羽林军。
左右龙虎军。
左右神武军。
左右神策军。
左右神威军。
已上武官。
东宫三师府。凡东宫官多见辽朝杂礼。
太子太师。太宗大同元年见太子太师李崧。
太子太傅。世宗天禄五年见太子太傅赵莹。
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见太子太保赵莹。
太子少师。圣宗太平十一年见太子少师萧从顺。
太子少傅。耶律合里,重熙中为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大同元年见太子少保冯玉。
太子宾客院。
太子宾客。
太子詹事院。
太子詹事。
少詹事。
詹事丞。
詹事主簿。
太子司直司。
太子司直。
左春坊。
太子左庶子。
太子中允。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中允冯若谷。
太子司议郎。
太子左谕德。
太子左赞善大夫。
文学馆。
崇文馆学士。
崇文馆直学士。
太子校书郎。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校书郎韩滦。<一九>
司经局。
太子洗马。刘辉,大安末为太子洗马。
太子文学。
太子校书郎。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校书郎张昱。
太子正字。
典设局。
典设郎。
宫门局。
宫门郎。
右春坊。
太子右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右谕德。
右赞善大夫。
太子通事舍人。
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
丞。
主簿。
太子率更寺。
太子率更令。
丞。
主簿。
太子仆寺。
太子仆。
丞。
主簿。
太子率府职名总目:
某率。兴宗重熙十四年见率府率习罗。<二○>
太子左右卫率府。
太子左右司御率府。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
太子左右内率府。
已上东宫官。
王傅府。
王傅。萧惟信,重熙十五年为燕赵王傅。
亲王内史府。
内史。道宗大康三年见内史吴家奴。
长史。
叁军。
诸王文学馆。
诸王教授。姚景行,重熙中为燕赵国王教授。
诸王伴读。圣宗太平八年,长沙郡王宗允等奏选诸王伴读。
已上诸王府官。
南面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