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谱总裁、万寿盛典总裁,恩礼特异。五十四年,卒於官,年七十四。
原祁画为时敏亲授,於黄公望浅绛法,独有心得,晚复好用吴镇墨法。时敏尝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几乎?”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突过之。每画必以宣德纸,重毫笔,顶烟墨,曰:“三者一不备,不足以发古隽浑逸之趣。”或问王翚,曰“太熟”;复问查士标,曰“太生”。盖以不生不熟自居。中年后,供奉内廷,乞画者多出代笔,而自署名。每岁晏,与门下宾客画,人一幅,为制裘之需,好事者缄金以待。弟子最著者黄鼎、唐岱,并别有传。
原祁曾孙宸,字子凝,号蓬心。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官湖南永州知府。原祁诸孙,多以画世其家,惟宸最工。枯毫重墨,气味荒古。爱永州山水,自号潇湘子,有终焉之志。罢官后,贫不能归,毕沅为总督,遂往依之武昌。以诗画易酒,湖湘间尤重其画。著绘林伐材十卷,王昶称为“画史总龟”云。
陈洪绶,字章侯,浙江诸暨人。幼適妇翁家,登案画关壮缪像於素壁,长八九尺,妇翁见之惊异,扃室奉之。洪绶画人物,衣纹清劲,力量气局,在仇、唐之上。尝至杭州,摹府学石刻李公麟七十二贤像,又摹周昉美人图,数四不已,人谓其胜原本,曰:“此所以不及也。吾画易见好,则能事犹未尽。”尝为诸生,崇祯间,游京师,召为舍人,摹历代帝王像,纵观御府图画,艺益进。寻辞归。鼎革后,混迹浮屠间,初号老莲,至是自号悔迟。纵酒不羁,语及乱离,辄恸哭。后数年卒。子字,号小莲。画亦有名。
洪绶在京师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云。
子忠,一名丹,字道母,别号青蚓,山东莱阳人,寄籍顺天。为诸生,负异才。作画意趣在晋、唐之间,不屑袭宋、元窠臼。人物士女尤胜,董其昌称之,谓非近代所有。以金帛请者不应,家居常绝食。史可法赠以马,售得金,呼友痛饮,一日而金尽。为诗古文,奥博奇崛。遭乱,走居土室中,遂穷饿以死。其后画人物士女最著者,曰禹之鼎、余集、改琦、费丹旭。
之鼎,字尚吉,号慎斋,江苏江都人。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诸家,尤擅人物,绘王会图传世。其写真多白描,不袭李公麟之旧,而用吴道子兰叶法,两颧微用脂赭染之,弥复古雅。康熙中,授鸿胪寺序班。爱洞庭山水,欲居之,遂归。朝贵名流,多属绘图像,世每传之。
集,字秋室,浙江钱塘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工画士女,时称曰“余美人”,廷试,当得大魁,因此抑之。寻充四库全书纂修,荐授翰林院编修,累擢侍读。所作风神静朗,无画史气,为世所重,比诸仇、唐遗迹。
琦,字伯蕴,号七芗,先世为西域人,寿春镇总兵光宗孙,因家江南,居华亭。琦通敏多能,工诗词。嘉、道后画人物,琦号最工。出入李公麟、赵孟頫、唐寅及近代陈洪绶诸家。花草兰竹小品,迥出尘表,有恽格遗意。
丹旭,字子苕,号晓楼,浙江乌程人。工写真,如镜取影,无不曲肖。所作士女,娟秀有神,景物布置皆潇洒,近世无出其右者。
释道济,字石涛,明楚籓裔,自号清湘老人。题画自署或曰大涤子,或曰苦瓜和尚,或曰瞎尊者,无定称。国变后为僧,画笔纵恣,脱尽窠臼,而实与古人相合。晚游江、淮,人争重之。著论画一卷,词议玄妙。与髡残齐名,号“二石”。
髡残,字石溪,湖南武陵人。幼孤,自翦发投龙三三家菴。遍游名山,后至江宁,住牛首,为堂头和尚。画山水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道济排奡纵横,以奔放胜;髡残沉著痛快,以谨严胜;皆独绝。
硃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画题款“八大”二字每联缀,“山人”二字亦然,类“哭”类“笑”,意盖有在。画简略苍劲,生动尽致,山水精密者尤妙绝,不概见。慷慨啸歌,世以狂目之。
弘仁,字渐江,安徽休宁人,姓江,字亦奇。明诸生,亦甲申后为僧。工诗古文,画师倪瓚,新安画家皆宗之。然弘仁所作层崖陡壑,伟俊沈厚,非若世之以疏竹枯株摹拟高士者比。殁后,墓上种梅数百本,因称梅花古衲云。
自道济以下,皆明之遗民,隐於僧,而以画著。其后画僧,上睿、明中、达受最有名。
上睿,字目存,吴人。尝从王翚游,得其指授。
明中,字大恆,浙江桐乡人。晚主杭州南屏净慈。高宗南巡,赐紫衣。山水得元人法。
达受,字六舟,浙江海宁人。故名家子。耽翰墨,书得徐渭、陈道复纵逸之致。善别古器。精摹搨,或点缀折枝於其间,多古趣。阮元呼曰“金石僧”。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江南常熟人。太仓王鉴游虞山,见其画,大惊异,索见,时年甫冠。载归,谒王时敏,馆之西田。尽出唐以后名迹,俾坐卧其中,时敏复挈之游江南北,尽得观收藏家秘本。如是垂二十年,学遂成。康熙中诏徵,以布衣供奉内廷。绘南巡图,集海内能手,逡巡莫敢下笔,翚口讲指授,咫尺千里,令众分绘而总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