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413页

诃之不止,追及,枪击之,立毙。
  梁济,字巨川,广西临桂人。父承光,卒官山西,贫不能归,寓京师,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时父执吴潘祖廕、济宁孙毓汶皆贵,济不求通。迨毓汶罢政,始一谒之。大挑二等,得教谕,改内阁中书,十馀年不迁。举经济特科,亦未赴。三十三年,京师巡警招理教养局,济以总局处罪人,而收贫民於分局,更立小学课幼兒,俾分科习艺,设专所售之,费省而事集。由内阁侍读署民政部主事,升员外郎。在部五年,未补缺。逊位诏下,辞职家居。明年,内务部总长一再邀之,卒不出。岁戊午,年六十,诸子谋为寿,止之,不可,避居城北隅彭氏宅。先期三日,昧爽,投净业湖死,时十月初七日也。遗书万馀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予谥贞端。
  有吴宝训者,字梓箴,蒙古人。尝为理籓院员外郎。素与济游,闻济死,痛哭。越日,亦投净业湖死。
  简纯泽,字廉静,湖南长沙人。父桂馥。纯泽生七岁,即出嗣伯父敬临。敬临以总兵从左宗棠军攻金积堡叛回战死,谥勇节,赐骑都尉世职。纯泽自幼吐弃俗学,尝入粤从西人习军械制造法。桂馥客游新疆,久不归,迄二十馀年无耗,纯泽乃以袭职从度陇军,欲遂出嘉峪关觅之。陇督以荒远坚阻,而行文地方官搜访,卒不能得,则大痛,谓他日不求死乡里也。入陕西,为布政使升允所重。庚子,升允率师勤王,纯泽与营官欧丙森从。遇夷兵正定,斩数百人。疾作,闻丙森战死,力疾请战,升允尼之,上书责升允,词甚直。正定令将迎夷师入,下令军中严阵待,夷慑之,解去。升允擢巡抚,檄管武备学堂,兼领新军,后复檄充新军教练官。会后抚以贪黩闻,非门金不得通,积二岁不往。又与道员王毓江议军事不协,谢归里。国变后,居数年,悲咤不解。丙辰夏,北行之京师,旋客天津。后一年至烟台,游烟霞洞,去之威海,投海死。获其尸,有自书绝命词,以树墓碣镌“大清遗民”四大字为获尸者告,感其义,敛而葬诸海滨,且立碣焉。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州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適时论谋变法自强,即习东文,兼欧洲英、德各国文,并至日本求学。通农学及哲学、心理、论理等学。调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辛亥后,携家东渡,乃专研国学。谓:“尼山之学在信古,今人则信今而疑古,变本加厉,横流不返。”遂专以反经信古为己任。著述甚多,撷其精粹为观堂集林二十卷。返国十年,以教授自给。壬戌冬,前陕甘总督升允荐入南书房,食五品俸,屡言事,皆褒许。甲子冬,遇变,国维誓死殉。驾移天津,丁卯春夏间,时局益危,国维悲愤不自制,於五月初三日,自沉於颐和园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带中得遗墨,自明死志,曰“五十之年,祗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云云。谥忠悫。海内外人士,知与不知,莫不重之。
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
  硃用纯 吴蕃昌从弟谦牧 沈磊 周靖 耿燿弟炳 兄子於彝
  耿辅 李景濂 汪灝弟晨 日昂 日升 黄农 曹亨黄嘉章
  郑明允 刘宗洙弟恩广 恩广子青藜 何复汉 许季觉
  吴氏四孝子 雷显宗 赵清 荣涟 薛文弟化礼
  曹孝童 丁履豫 锺保 觉罗色尔岱翁杜 佟良 克什布
  王麟瑞 李盛山 李悃 奚缉营 周士晋 黄有则
  王尚毅 胡锳 李三 张梦维 乐太希 董盛祖
  徐守仁 李凤翔 卯观成 葛大宾 吕斅孚
  王子明冯星明 张元翰 俞鸿庆 姜瑢 汤渊 魏兴
  戴兆笨 潘周岱 张淮张廷标 胡其爱方其明 邓成珠
  张三爱 杨梦益阎天伦 夏士友 白长久 郭味兒聂宏
  董阿虎 张乞人 席慕孔张长松 崔长生 荣孝子
  无锡二孝子 哑孝子
  清兴关外,俗纯朴,爱亲敬长,内悫而外严。既定鼎,礼教益备。定旌格,循明旧。亲存,奉侍竭其力;亲殁,善居丧,或庐於墓;亲远行,万里行求,或生还,或以丧归。友于兄弟,同居三五世以上,号义门,及诸义行,皆礼旌。亲病,刲股刳肝;亲丧,以身殉:皆以伤生有禁,有司以事闻,辄破格报可。所以教民者,若是其周其密也。国史承前例,撰次孝友传,亦颇及诸义行。合之方志甄录、文家传述,无虑千百人。采其尤者,用沈约宋书例,为孝义传。事亲存没能尽礼;或遘家庭之变,能不失其正;或遇寇难、值水火,能全其亲。若殉亲而死,或为亲复仇,友于兄弟,同居三五世以上,及凡有义行者,各以类聚。事同,以时次。孝为二卷,友与义合一卷。
  硃用纯,字致一,江南昆山人。父集璜,明季以诸生死难。用纯慕王裒攀柏之义,自号曰柏庐。弃诸生,奉母。其学确守程、硃,知行并进,而程於至敬。来学者授以小学、近思录。仿白鹿洞规,设讲约,从者皆兴起。居丧哀毁,尝曰:“宰我欲短丧,吾党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