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354页

事仍往伊犁侍父,允之。擢二等侍卫。会乌什回叛,恆斌随将军明瑞由伊犁倍道进剿,战屡捷。领左翼兵阵城南山下,贼麕至,恆斌奋勇击之,所向披靡。贼惧,隐城壕诱敌。怒马而前,万镞齐发,不及御,阵亡。事闻,褒恤,而宥其父罪还京。
  倪国正,字懋功,四川成都人。康熙举人。雍正十年,拣发广西,授义宁县知县。义宁东北曰双江,苗、民杂处,与湖南城步、绥宁二邑红苗接壤,计千馀里。隘口十,堡七十二,大小寨凡数百。不通教化,仅设双江巡检羁縻之。乾隆六年,楚匪黄顺等煽粤苗,伪称名号。国正计擒黄顺,中道被劫,还合楚苗为奸。国正牒文武诸大府请兵,拨驻四百名,苗稍靖。时大府意在招抚,知府张永熹、巡检蔡多奇迎合其意,遂撤驻兵,而檄国正与多奇及县丞吴嗣昌同往。国正将行,叹曰:“此所谓投虎以肉,徒肆其噬耳!”
  行数日,抵苗巢,苗挟兵出迓,气嚣甚,多奇易衣遁,众失色。或告国正:“不去,祸将及!”国正曰:“吾固知犬羊之性,不先以威,不可以德化也。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付健役县印,令间道驰还,正襟坐待之。苗突至,取官弁及随行隶三十馀人,尽掊杀之。禁国正土窑,绝粒六日,缚至烈日中,去其衣,掘土埋足至膝,胁之降,不屈。授以纸笔,令“省中以万金为赎,可不死。”国正掷笔裂纸,大骂。苗怒,击其齿,血流被衣,声益厉。齿尽,截其舌。国正犹喷血作骂状,遂击死,沉尸深潭。事闻,帝为之辍食。国正为诸生时,书押则云“为国尽忠”,案头玉尺,亦刻“丹心捧日”,盖报国之志,本素定云。
  赵文哲,字升之,江苏上海人。生有异禀,读书数行下。同时青浦王昶,嘉定王鸣盛、曹仁虎皆以能诗名,独心折文哲。为人瘦不胜衣,而意气高迈,由廪生应乾隆二十七年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在军机章京上行走。以原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查抄案通信寄顿,褫职。时大军征缅甸,署云南总督阿桂奏请随军。阿桂由缅至蜀,将军温福方督师征金川,见文哲,与语,大悦之。时温福与阿桂分兵,文哲遂入温福幕。温福重文哲,片时不见,辄令人觇文哲何作。已而连克金川地,三十七年十月,遂剿平美诺。以功复中书,又授户部主事,仍随营治事。三十八年,兵至木果木,六月,小金川降者叛,与金川合抄后路,师将溃,在军者逆知贼大至,相率逃窜,文哲毅然以为:“身为幕府赞画,且叠荷国恩,讵可舍帅臣而去!”卒与温福同死。
  同时遇害者:刑部主事王日杏、新繁县知县徐瓚、酆都县知县杨梦槎、合州吏目罗载堂。其在各台站遇害者:潼川府通判汪时、汉州知州徐谂、内江县知县许椿、大竹县知县程廕桂、秀山县巡检郭良相、纳溪县典史许济。其沿途被害者:候补从四品王如玉,候补知县孙维龙、张世永,布政司照磨倪鹏,候补县丞倪霖,秀山县典史周国衡。先后殉难者:又有重庆府知府吴一嵩,原任贵州大定府知府锺邦任,刑部主事特音布,原任湖南澧州知州吴璜,原任浙江云和县知县彭元玮,四川崇庆州知州常纪,原任广西越巂通判吴景,纳溪县知县章世珍,营山县典史吴钺。幕客同与难者:硃南仲、杨绍沂、熊应飞、田舒禄、顾佐、岳廷栻、周炜、郑文、许国、长炳、王鸣镛十一人。事定,四川成都府、金川崇化屯先后建祠祀之,均建慰忠祠碑。
  日杏,字丹宸,江苏无锡人。善书,於魏、晋以降书迹临摹毕肖。官中书,行走军机处。每扈从行围,遇公事旁午,坐马上盘一膝,置纸膝上,信笔作小楷,疾如飞。有官中书者,见机要大臣,跽一足请事,日杏怒詈之,谓为非人。知铜仁府,民以王青天称之。
  汪时,浙江钱塘人。时驻岱多喇嘛寺,寺破,骂贼死。官军收复小金川,见血影溅涅壁间,尚漉漉如湿焉。
  程廕桂,浙江仁和人。与其子烈同遇害。
  孙维龙,字普田,寄籍宛平。先官安徽黟县知县,创立书院,延刘大櫆教士。又建石桥於渔亭镇,通浙、楚往来,行旅称之。
  吴璜,字鉴南,浙江会稽人。父爚文,举博学鸿词科。璜为商盘甥,早以诗名。
  常纪,字铭勋,奉天承德人。以进士选授西充县,有治行。尝兴建关神武祠,殉难后,县民即关祠肖纪像祀之。
  吴钺,字炳臣,河南固始人。贼犯木果木时,钺守泽耳多粮站,去大营六十里,大营以东,泽耳多以西,松林沟、赤里角沟,俱为贼夺。事急,有劝钺走者,钺奋然曰:“吾奉命守此,与站存亡,分也!与我共杀贼者,吾骨肉也!”因拔佩刀立木城旁,曰:“敢言走者斩!”众心稍定。贼至,钺率兵役御之,众寡不敌,火器环击木城,犹徒手抵贼,卒被戕。
  曹永訚,字文甫,浙江金华人。雍正七年武举人,补江南大河卫千总,洊擢四川海宁营参将。御士卒严而有恩,多乐为用。乾隆三十六年,随温福征小金川,提督董天弼檄守牛厂石卡,旋为贼据,天弼自劾,并请治永訚罪。上念小金川事棘,置未问。永訚乃与阜和游击宋元俊献三策:一自斑斓山探小金川,击其首;一自美诺趋甲金达,击其中;一自约咱进取僧格宗,击其尾。用其言颇效。永訚善谋,谋定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