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30-蔗庵范禅师语录---第32页

已生后不必繁言。汝诸仁各各有个鼻孔。摸得着底通个消息来。良久。山老樵歌远。松高鹤梦长。
俞伯英请上堂。举陆亘大夫谓南泉曰。肇法师也大奇。解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泉指牡丹召大夫曰。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师曰陆大夫触事兴怀文人雅思。王老师白日昭昭爱说梦话。最好一株花离披狼藉。从古以来无人料理。是为可惜。争如今日俞伯英居士特诣山头。也不夸尼山礼易诗书。也不问竺土偏圆顿渐。惟以家田米办清净饭。不管细嚼粗餐。只向稠人广众之中要觅个知味者。心如墙壁迹似风轮。眉横眼上鼻在口边。各安其位不乱其常。愿已毕矣。致令陆大夫王老师在背后拊掌称赞曰。善哉善哉此是高远旷达之见。吾何可比例。设到曹山门下还要勘其力量。果大然后以千斤担子放在他肩上。不知大众如何相许。卓拄杖。须知岁寒操。惟有古松枝。
上堂。鸟窠吹布毛侍者便悟去。拈起拄杖曰。拄杖子随根随时如应而说。汝诸人作么生承当。遂以拄杖打趁。
晚参。举真歇了和尚。上堂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谩。识得拄杖子犹是途路中事。作么生是到地头一句。师曰歇祖恁么道。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曹山要且不然。道得第一句却被拄杖子谩。识得拄杖子正是千里万里。如何是到头一句。此去绍兴城不远。
上堂。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山僧冷暖山僧自知。诸人好恶诸人自剖。只如眼耳鼻舌身意。摈却色声香味触法。有过咎无过咎。良久。且放过一着。
空明庵兆君灵木请上堂。横按拄杖曰。只者个挺特不群。刚大难并。具清净海眼。有不思议手。碎圣凡窠臼。总一妙门。摄无边世界归一刹境。击灵树开劫外之花。剪稠林示正中之路。所以深浅随宜高下共适。朕垂未分时却也通身显现。君臣道合处。依然文彩不彰。其奈有时。横古路铁蛇踏着底。从古难逢。有时为翀霄彩凤。睹见者至今罕遇。既要佛种不断。须得现无尽身云。以广长舌出妙音声。充遍十方。令情无情等自然明达。不由他悟。拈拄杖空中旋转乃掷下曰。大众。换却匙箸拈钵盂赴堂吃斋。
上堂。释迦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浑身泥水总堪愁。达磨欲觅大乘根器自远而来。抗步风尘终是癖。曹山有个施为恰好句。有道得底可谓同心斯焉把臂良久曰。诸人既不灵利。且教拄杖子出来道看。蓦拈拄杖打一僧曰。分明记取。
大庆谷虚静主祖机监院同请上堂。从上的的相承底事。曾无畦畔分疆。不以西东列界。惟有志者心量广大等虚空。肝胆皎洁如白月。变化千奇玲珑八面心相体信出入无难。自然临事不落偏枯。应机不昧终始。行一令百谷朝宗。说一言千山仰止。不独峻厥家声。亦能绵延祖胄。其或坚执未融怠慵飘忽。日月逝于上。颜貌改于下。斯抱道高流之所深虑。安得到大庆快时节。我道要得庆快有甚么难。喝曰。菩萨闻此音其心大欢喜。
上堂。冬行春令寒暑不正。此为世上常谈。舍妄从真契证无因。斯为法中大病。纵使中道勿居犹是随声逐色。离却中道二边且向甚么处着。黑膝昆仑踏雪行。
上堂。良久唤一僧。僧出礼拜。师曰闻声见色寻常事。切莫逢人说短长。下座。
上堂。竖拂子曰。恁么者相识不须多语。不恁么者一雄可当万夫。设使恁么时却不恁么。不恁么时却恁么。彼此不分迥超向背。犹被虚空开口笑。郢曲自来白雪多。熨斗煎茶不同铫。掷拂子。
晚参举黄檗示众曰。汝等尽是噇酒糟汉。与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曰。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檗曰不道无禅只是无师。师曰阿顺以为荣。拂逆以为患。事固常情。此则因缘实是难辨。从古以来判断者多。尽是噇饱酒糟酩酊过日。且道黄檗恁么道。为复阿人之意耶。拂人之心耶。有辨得的许他有参学眼。拈拄杖曰。辨得辨不得有杀有活。不可作野狐精见解。
余姚檀越诞辰请上堂。须弥山高大未足为高。香水海深广岂得曰深。竖拂子曰。惟有此个法门穷之莫竟。其巅探之罔测其底。果是信心广大者深入其中。便好改禾茎为粟柄。以小寿为长年。一切世界因他建立。一切功德依此圆成。处处显本有家风。头头是通方活路。七纵八横随流得妙。然今日檀越生辰。自姚江而到曹山。要向曲录木上如法赞颂。更说个甚么可以随顺机宜。良久。木鸡夜半啼云麓。刍狗天明吠远村。
请上堂。夜吟茅店月。晓踏板桥霜。于本分事未得彻头彻尾。不明不暗终是孤负己灵。直饶真正道流。利剑其牙血盆其口。一日三餐粒粒咬破不取一物。不舍一尘。忽然境风藉起识海腾波。在生死岸头视沉若浮有甚么气息。山僧向来口门紧闭渗漏全无。兹以因斋庆赞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竖拂子曰释迦老子来也还见么。击一下曰。水穷山尽逢来客。鸿雁归时免寄书。
上堂。阶前雨滴声。窗中红日影。此句最相应。不但无人省。三世诸佛劈不零星。历代祖师捏不成饼。山僧可作传语人。不敢轻于汝等。梅花竹里暗生香。渔父芦湾移夜艇。卓拄杖曰。领。
解制上堂。拭去钵囊尘。穿起草鞋鼻。跨霄汉以低昂。任西东而出没。放行无位真人开眼不觉晓。坐断空劫自己不卧万年床。静时凡不能寻圣不能觅。动则神驹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