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晝夜六時。相續作惡。不知厭足。純造不善五逆惡聚。魚麟相咀。求不知厭。九親諸族。不能相濟。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能於苦惱眾生之中。和顏美色。善巧智慧。說誠實語。示我當來。度脫汝等。如是導師。明利智慧。世間希有。甚為難遇。深心憐愍惡事眾生。為拔苦惱。令得安樂。入第一義。甚深法性。釋迦牟尼佛。三阿僧祇劫。為汝等故。修行難行苦行。以頭布施。割截耳鼻手足支體。受諸苦惱。為八正道平等解脫。利汝等故。時彌勒佛。如是開導安慰無量諸眾生等。令其歡喜。彼時眾生。身純是法。心純是法。口常說法。福德智慧之人。充滿其中。天人恭敬。信受渴仰。時大導師。各欲令彼聞於往昔苦惱之事。復作是念。五欲不淨。眾苦之本。又能除捨憂慼愁恨。知苦樂法。皆是無常。為說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說是語時。九十六億人。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三十六萬天子。二十萬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天龍八部中。有得須陀洹者。種辟支佛道因緣者。發無上道心者。數甚眾多。不可稱計)。
(○二師所譯初會不同。護譯三會俱在樹下。什譯初會入城中說。今並存之。賢者自考)又彌勒如來。將無數千人。前後圍繞。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諸鬼神當與開門。使得見迦葉禪窟。是時彌勒伸右手。指示迦葉。告諸人民。過去久遠。釋迦文佛弟子。名曰迦葉。今日現在。頭陀苦行。最為第一。是時諸人見是事。歎未曾有。無數百千眾生。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或有眾生。見迦葉身已。此名為最初之會九十六億人。皆得阿羅漢。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悉由受我教訓之所致也。亦由四事因緣。惠施仁愛。利人等利。爾時彌勒如來。當取迦葉僧伽梨。著之。是時迦葉身體。奄然星散。是時彌勒。復取種種華香。供養迦葉。所以然者。諸佛世尊。有敬心於止法故。彌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無上正真之道。當知彌勒佛。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皆得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教弟子。行四事供養之所致也。又彌勒第三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教弟子。爾時比丘。姓號皆曰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為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胖脹之想。食不消想。膿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為汝眾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云云(時彌勒佛。與九十六億大比丘眾。并儴佉王。八萬四千大臣。比丘眷屬圍繞。如月天子諸星隨從。步出翅頭末城。還華林園重閣講堂。時閻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長者。及諸四姓。皆悉來集龍華樹下。華林園中。爾時世尊重說四諦。十二因緣。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他方諸天。及八部發三菩提提心。云云)。
(○此龍華三會說法度之像止此。護譯直觀龍華。不說入城。蓋略之也)爾時彼眾中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垓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彌勒如來千歲之中。眾僧無有瑕穢。爾時恒以一偈。已為禁戒。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關。過千歲後。當有犯戒。遂復立戒(爾時說法之處。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其中人眾。若坐若立。若近若遠。各自見佛。在於其前。獨為說法)。
○第八入般涅槃
什譯八相甚詳。避繁不錄。學者請自檢之。
彌勒如來。當壽八萬四千歲。般涅槃後。遺法當存八萬四千歲。所以然者。爾時眾生。皆是利根(彌勒住世六萬億歲。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闍維佛身。時轉輪王。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正法住世。六萬歲。像法。亦六萬歲○正觀文竟)。
○結勸勤修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見彌勒佛。及三會聲聞眾。及雞頭城。見儴佉王。并四大藏珍寶者。欲食自然粳米者。并著自然衣裳。身壞命終生天上者(此生兜率天宮非餘天也)。彼善男子。善女人。當勤加精進。無得懈怠亦當供養承事諸法師。名華擣香。種種供養。無令有失。當作是學(汝等宜應勤精進。發清淨心起諸善業。得見世間燈明彌勒佛身。必無疑也。云云佛告阿難。汝好憶持。普為天人。分別演說。莫作最後斷法之人。此法之要。名一切眾生斷五逆罪。淨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亦名一切眾生得聞彌勒佛名。必免五濁世墮惡道經。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華。定見彌勒佛經。亦名慈心不殺不食肉經亦名一切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亦名若有聞佛名者。決定得免八難經。亦名彌勒成佛經。佛告舍利弗。我滅度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鬼神等。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破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三種菩提。隨願成就。不受女人身。正見出家。得大解脫)。
(○已上所錄二經。既本二譯。文自難齊。如護譯先城郭。後始閻浮。什譯先閻浮。後說城郭。據理什譯誠當。但護譯文約事簡。足副初機。故三會後。不說餘文。是今立科。一依其意。況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