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八識規矩頌注
 清 行舟註
  

  八識規矩頌注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只為真性不明。便生許多妄性)。眼耳身三二地居(誰能少得這個五識)。徧行別境善十一(果然許多妄想)。中二大八貪嗔癡(妄想到這極處)。五識同依淨色根(本來元自清淨)。九元七八好相隣(爭奈被他所擾)。合三離二觀塵世(除非就向五根中看破他根的用處)。愚者難分識與根(却誰曉得這個)。變相觀空唯後得(若能使識不著緣擾。還只救得一半)。果中猶自不詮真(佛果位中不說他到極處)。圓明初發成無漏(這個纔是轉識成智)。三類分身息苦輪(將五識還他妙用度生矣)。
  奘師五識之頌。其大意言。五識落于六根門頭。而照境處。此時比非二量猶未行。不過現量分別。偶爾現起。然非悟人境界。便隨緣惑。所以纔動念。便要走入八萬塵勞網裏。徧行別境及二十煩惱等。不俟六七八識比非橫行而已。知其現量時。無數心頭起滅。阿誰能免。先佛云。汝暫舉心塵勞先現是也。此時藥以針病。如何下手。亦就五識中。觀他三何以合。二何以離。且識在根中。根在識中。識畢竟向甚處起。向這裏著得一眼。分得清楚。這便是悟的消息也。若只變想觀空。猶被觀門縛定。縱有見識。亦止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到不得妙覺田地。只是悟一悟。使五識初發時。便悟得圓明初發。豈但起過二地。吾知三類分身的道理。即今直下承當而有餘矣。
  性境現量通三性
  這個三性。政是不覺境界。善性著落在白業。惡性著落在黑業。即被因果所束。不得自在。即非善非惡。似乎凝寂然。政墮在無知迷悶中。無記之病。第一可悲者。頑空斷見無想三報。每每無記者受之。故淨智妙圓。體自空寂。方為究竟。若單單空寂。便是無記也。這三性雖通于現量。而現量實因于性境。何以說境是性境。良以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淨明移界地。于指端月光現。清水于室內。烏芻瑟摩之。徧身是火。琉璃光之滿體皆風。豈非境是性境乎。但未曾向境中徹底悟破。則對境而忽生善生惡。皆被境轉。即嘿嘿對境。不知境之落處。人在三界中。不知三界是甚物。未思出離。似鱉在甕中竟不知甕是何物。縱能癡癡較量。總無智慧。墮在無記性而已。若能如靈雲之覷破桃華。洞山之悟影于流水。何至被現量作主。而通三性乎。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五識與五塵合。誰人能免。此欲界內。有五趣雜居地。即第一地也。其中人有睡眠。有飲食。有婬欲。五識俱全也。惟色界初禪。曰離生喜樂地。即二地也。其中天人常多在定中。厭此段食故。雖有鼻實不著香。雖有舌實不著味是五識減臭舌二識也。然鼻舌二識實在。進之而色界中。還有三地。所謂三禪也。進之而無色界中。還有四地。所謂四空也。以上共九地。而初地天人五識猶濁。自二地以至九地。五識漸清。終未至識性無漏也。然天人作佛。如菜作虀。切勿以我輩下劣之凡愚。而反輕遊戲天宮之菩薩。
  徧行別境善十一
  徧行有五。以無量劫來迷成業識種子。譬如潛淵魚。鼓波自涌。是為作意。引心趣境。是名為觸。含受不捨。是名為受。能令前塵影子恍然面前。是名為想。微細不斷苦心搜索。是名為思。此乃造善造惡的。這一念最為微細處也。總從著一境處。動念作意。便觸境受境想境思境。無不至也。此個著境。徧于八識九地一切時。故云徧行也。別境有五。謂於所樂境。希望欲作。名曰欲。於境決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名曰勝解。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記取。名曰念。於所觀境。專注一心。名曰定。與禪定之定不同也。於所作境。了然不疑。名曰慧。與般若之慧不同也。總從著一念處。這一個念。斷然放不過。便為欲。為勝解。為念。為定。為慧。成識性之窠。此與境所緣者不同。故云別境。善十一者。上言徧行別境。此乃起業之心。猶未造作。至于善十一。則竟成業矣。一曰信。二曰慚。三曰愧。四曰無貪。五曰無嗔。六曰無癡。七曰勤。八曰安。九曰不放逸。十曰行捨。十一曰不害也。五識現量。似未造作。然業性純熟。即偶爾動一念處。不動在善邊。定動在惡邊。動在善則十一之善業。凡具五識者。必不能免故。併及此令悟唯識性者。知得善業分數。方不離善。却不著善。則行一善業。非行梵天之功積。直是轉普賢之悲願耳。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政是作惡之業也。惡業共有二十六。根本煩惱有六。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從根生枝者。隨煩惱有小隨十。謂忿。恨。惱。覆。誑。謟。驕。害。嫉。慳。無慚。無愧。此二為中隨。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為大隨。言小中大者。以其作一業。止成一業。名小。如慚必近于愧。是一業而兼引二業也。名中。作一業而能徧諸染心。名大。是以小隨之業重。而反以為小。大隨之業小。而反以為大。蓋因根本。纔生枝葉。茲惟識所重。在念慮上看耳。今五識略小隨。而止言中二大八者。以五識相應。獨此親也。是對二十六種煩惱中。有中二大八。併貪嗔癡。共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