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1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续灯正统-清-性统-第119页

想執著。不能證得。釋迦老子與麼道。大似蟭螟蟲向蚊子眼睫上昨窠。向十字街頭揚聲大呌道。土曠人稀。相逢者少。檢點將來。也是噇酒糟漢。
  上堂。舉僧問五祖。一大藏教是箇切脚。未審切甚麼字。祖曰。盋囉孃。應菴問密菴。如何是正法眼。密曰。破沙盆。師曰。閩蜀同風。肚裡有蟲。
  上堂。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燈籠發笑。露柱點頭。雲門拈出胡餅。投子道箇油油。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上堂。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凉。老玅喜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帶累多少人。向者裡卜度。還知諸佛出身處麼。黃河三千年一度清。卓拄杖下座。
  上堂。朝忽忽暮忽忽。盋盂開口只要噇空。南泉打破鍋子。甘贄禮拜烝籠。擊拂子曰。萬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風。
  結夏小參。瑯琊點出五病。西院商量兩錯。井蛙不足以語東海。夏蟲不可以語氷霜。若是捎空俊鶻。便合乘時。止濼困魚。徒勞激浪。是故從上若佛若祖。天下老和尚。莫不向刀山劍樹上。鑊湯爐炭中。成等正覺。拔濟有情。若約山僧。看來也是秤錘蘸酢。喝一喝。
  解夏上堂。初秋夏末。兄弟家東去西去。如壯士展臂不假他力。師子遊行。不求伴侶。葢為人人脚跟。下有條通天活路。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與你把手共行。豈不見雲門大師問洞山。近離甚處。查渡。夏在甚處。湖南報慈幾時離彼。八月二十五。門曰放你三頓棒。洞山次日上方丈問。昨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山於言下大悟。雲門提出倚天長劍。凜凜神鋒不易。洞山敢將赤身。挨他白刃。正與麼時如何。金烏啄破瑠璃殼。玉兔衝開碧海門 至正間。奉旨金山。建水陸大會。命師陞座說法。特降御香綵緞。晚年菴居。榜曰松月。自號松月翁。
天童坦禪師法嗣
  江寧府天界孚中懷信禪師
明奉化姜氏子。年十五出家為大僧。竺西坦。由華藏遷天童。師往質疑。室中舉興化打克賓因緣問師。師曰。俊哉獅子兒。西頷之。俾掌維那職。後出世明之觀音。遷補陀。詔賜廣慧妙悟智寶弘教禪師。至正間遷中竺。繼住天童。御史臺奉疏。命主大龍翔集慶寺。明兵下金陵。僧徒竄散。師宴坐一室。上親幸嘉之。敕改龍翔為大天界寺。一日晨興沐浴。更衣趺坐。謂左右曰。吾歸去矣。遂瞑目。侍僧撼之請說偈。師瞋目叱之。遂握筆書曰。平生為人列挈。七十八年漏洩。今朝撒手便行。萬里晴空片雪。書畢復瞑。己酉八月廿四日也。時上統兵江陰。夢師謁見。問師來何為。對曰。將西歸告別耳。上還聞師遷化。與夢符異之。詔出內府帛幣助喪。且命卜藏龕之地於伏牛。舉龕之日。上親致奠。送出郡門。茶毗。舍利如菽。貯以寶瓶。光發瓶外。世壽七十八。臘六十四。
寧波府天寧舜田明牧禪師
台之黃巖人。出家仙居正學寺。首參天童竺西。西問。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意旨如何。師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西異之。謂左右曰。此法門爪牙也。復徧參名宿。古林茂。竺元道。東州永。元叟端。東嶼海。咸器重之。時日溪泳居天寧。師相與激揚。元泰定初。出世天台淨慧。次遷仙居廣度。處州連山。尋隱居鴈山。丞相列怯里不華。強起主天寧。錫號佛智普慧禪師。并錫金襴法衣。師氣肅如秋。甞即中峰闢室以居。蓄一鶴。自號鶴松主人。一日鶴忽死。師以詩悼之。踰年師亦示寂。
玉山珍禪師法嗣
  江寧府蔣山曇芳忠禪師
南康人。因寺菑。翌日梁王登山。謂師曰。興復若何。師曰。賴有大檀越在。王曰。寺既燬矣。佛依何住。師曰。古佛過去。今佛再來。主大喜。復笑而言曰。衲子所謂蔣薄粥者何也。師曰。將謂殿下忘却。後王賜號廣慧圓悟大師。
續燈正統卷二十四
  續燈正統卷二十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鑑下第二十三世
天目玅禪師法嗣
  杭州府天目中峰明本禪師
錢塘孫氏子。母夢無門開道者。持燈籠至其家。覺而生師。神儀挺異。具大人相。喜跏趺。能言即歌梵唄。凡嬉戲必為佛事。九歲喪母。十五決志出家。甫冠閱傳燈。至菴摩羅女問曼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甚麼却被生死之所流轉。有疑。已而往參高峰。峰孤峻嚴冷。不假辭色。見師獨懽然。許為祝髮。一日誦金剛。至荷擔如來處。恍然有解。時年二十有四。當至元丙戌。明年從高峰薙染。又明年受具戒。未幾觀流泉有省。詣峰求證。峰為打趂出。既而民間譌傳。官選童男女。師因問。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峰曰。我但度竹篦子與他。師於言下洞然。徹法源底。峰為書真贊付師曰。我相不思議。佛祖莫能識。獨許不肖兒。得見半邊鼻。或問高峰諸弟子優劣。峰曰。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無。如義首座。固是莖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維那。却是竿上林梓楠。他日成材。未易量也。迨峰遷化。師領院事。以王臣問道為煩。因謝事。遨遊江湖。或船或菴。居無定處。咸榜曰幻住。仁宗聘召不至。賜金襴袈裟。并佛慈圓照廣慧禪師號。復敕師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