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公一言之異。則虗己自降。踽踽為咨詢禮。不以貶名為嫌。卒能於立談之頃。獲其終身之所欲。豈獨雲庵之道。恃以不墜。使素公不賴悅以見於世。世亦不識其為何如人矣。蓋名者道之表也。古之人。有其表。則求其實以應之。而今之士。反以表害實。一居其名。則崇高之勢。傲然不可復屈。雖內揆其不慊。亦安肯降心以求其所未至耶。噫。此古今所以異。道之所以衰歟○大德三年戊戌。示寂於廬山(仰山欽嗣已上五人)。
竹屋簡禪師
舉孚上座聖箭因緣頌曰。青絲雙勒玉騘嘶。淡白春衫綠帶圍。夜半歸來華底月。金鞭敲落亂紅飛○又曰。九重城裏本非遙。射折重重箭倍饒。忽遇三軍圍繞處。分明有路直通霄。舉臨濟訪平田公案。頌曰。目前條路平如砥。何不堂堂掉臂行。撩撥老婆牛性發。赤身挨棒可憐生(斷橋倫嗣)。
絕象鑒禪師
示眾。舉洞山不安。令沙彌到雲居處傳語。乃囑曰。他若問和尚安樂否。汝但道雲巖路相次絕也。汝下此語。須遠避立。恐他打汝。沙彌領旨去。傳語聲未絕。早被雲居打一棒。頌曰。洞山有路透雲巖。絕處教通到者難。拄杖頭邊開活眼。方知不隔一毫端○示眾。舉投子和尚。問僧連日好雨。且道雨從何處來。僧無對。後閱華嚴經有省。頌曰。陌路遊人競採芳。不知眼底度春光。夜來一陣落花雨。一百十城流水香(斷橋倫嗣)。
台州瑞巖方山寶禪師
一日為眾挂牌入室。垂語曰。南泉斬却猫兒時如何。眾下語皆不喫適有一僕在旁曰。老鼠做大。師笑曰。好一轉語。只是不合從你口裏出○鍼工丁生者。久依座下。冀明本分。一日剔瑠璃燈有省。述偈呈師曰。提起提起。放下放下。者點光明。照天照地。師喜其行業湻素。乃印許之○示無見偈曰。道人得得出山來。盡把胸襟對我開。坦坦平平如鏡面。澄澄湛湛絕纖埃。忽然得箇轉身句。衲捲寒雲便歸去。萬八千丈華頂峰。一笑裂開鐵面具。家山到後絕思惟。拗折枯藤拄竹扉。糞土埋中消息好。芋香便是道香時(斷橋倫嗣)。
永宗本禪師
上堂。舉夾山參船子和尚公案。頌曰。笑中棄却竹林寺。將謂華亭有許多。窮性命於橈下喪。看來成敗自蕭何(斷橋倫嗣已上四人)。
金陵蔣山月庭忠禪師
舉僧問白雲。舊歲已去。新歲到來。如何是不遷義。雲曰。眉毛在眼上。頌曰。罷釣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饒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開。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無學元嗣)。
蘇州崑山薦嚴竺元妙道禪師
寧海陳氏子。幼患右目。母攜禱於觀音像。師仰見像之右目。有小蛛窠。乃為揭去。目患遂愈。父母以為於佛有緣。俾投杭之六和正嚴得度。嚴令學百法論。師曰。一法不學。學百法乎。謁育王珙和尚。聞舉乾屎橛話。豁然大悟。即說偈曰。雲門乾屎橛。光明照十方。鄮峰纔發足。五日到錢塘。珙驚異。顧謂眾曰。此子再來人也○至元乙丑。出主邑之慈源。遷崑山薦嚴。一晚與眾會茶。舉東坡居士訪蔣山泉禪師。山問大儒高姓。士曰。姓秤。山曰。是甚麼秤。士曰。稱天下長老舌頭底秤。泉便喝一喝曰。且道者一喝重多少。士無語。師命眾代語。時別源遽起翦燭。師笑曰。源藏主翦燭。一侍者咳[口*敕]。一僧請師自代。師曰。洎不過此○仁宗詔住黃巖鴻福。賜號定慧圓明。淨慈靈隱兩剎爭欲致之。俱不就。年逾七十。懷紫籜之幽絕。乃往終焉(育王珙嗣)。
金陵保寧古林清茂禪師
年十三為大僧。聆老宿舉高庵和尚勵僧語。不覺涕淚交下。乃知有出生死。超聖凡一著子。淬志參訪。徧歷門庭。橫川居育王。師往叩。得法。住金陵保寧。上堂。僧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是衲僧分上事。不是衲僧分上事。師曰。拈却門前大案山。曰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師曰。金剛腦後鐵蒺藜。曰只如教中道。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如何是無諍三昧。師曰。放你三十棒。僧曰。仁義盡從貧處斷。世情偏向有錢家。師曰。知恩者少。負恩者多○上堂。若說佛法供養大眾。未免鬚眉墮落。若說世法供養大眾。入地獄如箭射。去此二途。畢竟說箇什麼。三寸頭舌無用處。一雙空手不成拳○上堂。舉洞山冬夜喫菓子次。問泰首座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過在什麼處。泰曰。過在動用中。山遂喚侍者。掇退菓桌。師曰。者箇說話。在今諸方。每至冬夜。未嘗不拈出註解一上。然於正文。未曾道著一句。有底道。洞山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抑屈人作麼。有底道。泰首座不得菓子喫。要且在大地人。皆不得喫。成人者少。敗人者多。殊不知洞山有偏正回互。不犯底手脚。直饒泰首座道。不在動用中。也不得他菓子喫在。良久。水流黃葉來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除夕小參。今夜年盡月盡日盡。世事悠悠。何時是盡。明朝年新月新日新。千變萬化。又見重新。所以道。窮則變。變則通。垂鉤四海。只釣獰龍。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諸人固是不知。若得聲和響順。各守祖父田園。知道飯是米做。免向瞎驢邊滅却吾宗。卓拄杖。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葢代功○師著有續宗門統要行世。後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