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終不隨風倒柁。補破遮寒暖即休。淡飯粗茶隨分過。我作樂閒歌。自歌還自和。不是閒人不肯閒。世上閒人能幾箇(徑山高嗣已上五人)。
明州恭都寺
廉介自持。日誦法華。因聆鐵鏡上堂語。遂得心要。嘗夜坐有偈曰。點盡山窗一盞油。地爐無火冷啾啾。話頭留向明朝舉。道者敲鐘又上樓。鐵鏡因陞堂特稱賞之。臨終無疾。更衣坐逝。闍維舌根不壞(何山明嗣)。
雪竇竺田汝霖禪師
昌國王氏子。從梅澗福公祝髮受具。聞天童鑑公道化。往參。命為侍者。一日室中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師豁然有省。已而見悅堂誾於靈隱。堂器之。命典記室○後游百丈。謁晦機。遂命分座。出世雪竇。晚主萬壽。至元五年示微疾。更衣書偈而逝。茶毗設利五色(天童鑑嗣)。
湖州道場玉溪思珉禪師
象山張氏子。參靈隱誾和尚。即蒙印可。後出住大梅保福。帝師賜佛心明妙之號。至順三年。廣教府聘主雙林。元統二年。行省選住道場。示眾。此事如鐵壁銀山。如大火聚。湊泊不得。回避不得。你輩合作麼生。直饒脚不點地。別有通霄活路。也是不快漆桶○上堂。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拈拄杖。卓一下。六月不熱。五穀不結。遂下座(靈隱誾嗣)。
杭州徑山月江宗淨禪師
金華倪氏子。自幼聰慧絕倫。年十七。因誦楞嚴。如人以手指月。是人因指。應當見月。豁然開悟。遂謁悅堂。問黃檗打臨濟。你作麼生會。師曰。按牛頭喫草。堂奇之。後出世徑山。玄風遠播。晚歲退居東堂。示眾曰。坐斷陵霄已十年。匡宗論道只隨緣。於今休去便休去。嘯月吟風樂自然○元統壬戌十月三日。示微疾。當午集眾說偈曰。祖師門下客。開口論無生。老我百不會。日午打三更。語畢。乃趺坐而逝(靈隱誾嗣)。
江州東林無外宗廓禪師
南昌人。魏姓。久依悅堂。一日室中舉溪聲盡是廣長舌因緣。機契。遂授記莂。出世雲居。晚遷東林。送僧之東吳。偈曰。佛是西天老比丘。何緣臥倒在蘇州。憑君此去輕扶起。問取二千年話頭○臨終。集眾說偈曰。吾年七十一。世緣今已畢。挨倒五須彌。夜半日頭出。語畢而逝(靈隱誾嗣已上三人)。
嘉興石門真覺元翁信禪師
開山日上堂。向上一機。末後一訣。佛祖不傳。千聖結舌。莫有轉身吐氣者麼。出來通箇消息看○小參。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勑曹溪是。大眾。建法幢則固然。如何是立宗旨。莫是三轉五轉。豎拳下喝麼。莫是默然據座。拂袖便行麼。莫是語言文字。確古論今麼。莫是灰頭土面。長坐不臥麼。切須仔細。若是正眼不明。盡墮偏邪執滯。所以道。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據我祖師門下。盡十方世界。是箇無縫鐵壁。達磨不識。盡十方世界。是箇無孔鐵鎚。迦葉不知。無汝擬議處。無汝承當處。旋天轉地。換斗移星。雙放雙收。透頂透底。還會麼。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踪(中竺有嗣)。
呂鐵船居士
母夢佑禪師至舍而生。弱冠時參空山。一日山問曰。曾見趙州麼。士厲聲曰。無。山休去。每稱於人曰。再來人也。士嘗任江淮都總管。於蘇州嘉定建永壽寺以延雲水。達磨忌日。拈香曰。西來不稱梁王旨。西去空攜一隻履。若言妙用與神通。真正衲僧誰數你。九年面壁尋出場。接得一人又無臂。衣盂連累到盧能。從此葛藤生不已。罪過有彌天。源流無滴水。今朝七百八十六年逢忌辰。那箇兒孫不痛徹骨髓。一爐香篆一甌茶。報恩却是孤恩底。欲把拳頭舉似伊。憐渠已沒當門齒(風旛中嗣)。
蘇州陽山金芝嶺鐵[此/束]念庵主
頌舍利弗入城。月上女出城話曰。出城入廓兩相逢。來去誰云路不同。回首涅槃臺上望。九州四海一家風(華藏見嗣)。
松江澱山德異禪師
高安盧氏子。謁虗舟。舟問雪覆千山。為甚麼孤峰不白。師曰。別是一乾坤。舟大稱賞。勸謁皖山凝和尚。凝問光明寂照徧河沙。豈不是張拙秀才語。師擬答。凝震威一喝。師當下釋然。一日凝舉臥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者裏。師曰。邦有道則見。凝深肯之○出世澱山。上堂。昨日十四。今日十五。靈利衲僧。吞却佛祖。從教謝三郎。月下自搖艣。阿呵呵。莫莽鹵。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皖山凝嗣)。
舒州太湖普明無用寬禪師
結夏上堂。諸方結制。有甚巴鼻。太湖梁山。冷冰冰地。二百箇鐵頟銅頭無用。分作兩處。提起放下。吞聲飲氣。擬議之間。頂門著地。卓拄杖下座○中峰和尚至。上堂。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天目山古佛。輝天并鑒地。虎齩大虫。蛇吞鼈鼻。擲拄杖曰。直下來也。急著眼覰。大眾懷香。拜請幻住大和尚慈悲開示。便下座(金牛真嗣)。
無為天寧無能教禪師
於門首懸一牌云。謹防惡犬。竺源盛參。纔跨門便曰。老和尚為我趕狗。師便入去。智首座出迎。同坐須臾。師從面前過。智起白曰。此上人得得來見和尚。師曰。已相見了也(真翁圓嗣)。
北京慶壽海雲印簡禪師
寧遠宋氏子。生而神悟。七歲。父授讀孝經。開宗明義章。師曰。開者何宗。明者何義。父驚異。於是俾從中觀沼禪師受業。納具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