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師曰。聖僧道甚麼。僧近前不審。師曰。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曰過在甚麼處。師曰。萬里崖州。
【標】廣法源禪師
上堂。春雨微微。簷頭水滴。聞聲不悟。歸堂面壁。
○上堂。若論此事。切莫道著。道著即頭角生。有僧出曰。頭角生也。師曰禍事。曰某甲罪過。師曰。龍頭蛇尾。伏惟珍重。
【標】靈隱德章禪師
仁宗皇帝。詔師於延春閣下齋。宣普照大師問。如何是當機一句。師曰。一言逈出青霄外。萬仞峯前險處行。曰作麼生是險處行。師便喝。曰皇帝面前何得如此。師曰。也不得放過。
○【標】師進心珠歌曰。心如意。心如意。任運隨緣不相離。但知莫向外邊求。外邊求。終不是。枉用工夫隱真理。識心珠。光曜日。秘藏深密無形質。拈來掌內眾人驚。二乘精進爭能測。碧眼胡。須指出。臨機妙用何曾失。尋常切忌與人看。大地山河動岌岌。
【標】定慧超信海印禪師
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那叱忿怒。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衲僧罔措。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西天此土。
○上堂。若識般若。即被般若縛。若不識般若。亦被般若縛。識與不識。拈放一邊。却問諸人。如何是般若體。參堂去。
【標】泐潭月禪師
僧問。修多羅教。如標月指。未審指箇甚麼。師曰。請高著眼。曰曙色未分人盡望。及乎天曉也尋常。師曰。年衰鬼弄人。
【標】姜山方禪師
僧問。如何是一塵入正受。師曰。蛇衘老鼠尾。曰如何是諸塵三昧起。師曰。鼈咬釣魚竿。曰恁麼則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去也。師曰。堂前一盌夜明燈。簾外數莖青瘦竹。
○問諸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不識酒望子。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釣魚船上贈三椎。
○上堂。不是道得道不得。諸方盡把為奇特。寒山燒火滿頭灰。笑罵豐干這老賊。
【標】白鹿端禪師
僧問。凝然湛寂時如何。師曰。不是闍黎安身立命處。曰如何是學人安身立命處。師曰。雲有出山勢。水無投澗聲。
【標】真如方禪師
參瑯琊。唯看柏樹子話。每入室。陳其所見。不容措辭。常被喝出。忽一日大悟。直入方丈曰。我會也。瑯琊曰。汝作麼生會。師曰。夜來牀薦暖。一覺到天明。瑯琊可之。
【標】長水子璿講師(嘉禾人也)
自落[髟/采]。誦楞嚴不輟。從洪敏法師講。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謂敏曰。敲空擊木。(亦作竹)尚落筌蹄。舉目揚眉。已成擬議。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而證之。然欲探禪源。罔知攸往。聞琅琊。道重當世。即趨其席。【標】值上堂次。出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琊憑陵答曰。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領悟禮謝曰。願侍巾瓶。琅琊謂曰。汝宗不振久矣。且勵志扶持。報佛恩德。勿以殊宗為介也。乃如教。再拜以辤。後住長水。承稟日顧眾曰。道非言象得。禪非擬議知。會意通宗。曾無別致。由是二宗仰之。甞疏楞嚴等經。盛行于世。
【標】雲峯文悅禪師
【頌】初造大愚。聞示眾曰。大家相聚喫莖韲。若喚作一莖韲。入地獄如箭射。便下座。師大駭。
○夜造方丈。愚問。來何所求。師曰。求心法。愚曰。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後生趂色力徤。何不為眾乞食。我忍飢不暇。何暇為汝說禪乎。師不敢違。【標】未幾愚移翠巖。師納疏罷。復過翠巖求指示。巖曰。佛法未到爛却。雪寒。且為眾乞炭。師亦奉命。能事罷。復造方丈。巖曰。堂司闕人。今以煩汝。師受之。不樂。恨巖不去心地。坐後架桶篐忽散。自架墮落。師忽然開悟。頓見巖用處。走搭袈裟上寢堂。巖迎笑曰。維那且喜大事了畢。師再拜。不及吐一辭而去。服勤八年。後出世翠巖。時首座領眾出迎。問曰。德山宗乘即不問。如何是臨濟大用。師曰。你甚處去來。座擬議。師便掌。座擬對。師喝曰。領眾歸去。自是一眾畏服。
○【標】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曰。黃河九曲。曰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垂手過膝。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萬里崖州。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糞箕掃帚。
○上堂。語不離窠臼。焉能出蓋纏。片雲橫谷口。迷却幾人源。所以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汝等諸人。到這裏憑何話會。良久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上堂。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所以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香積世界。以香飯為佛事。翠巖這裏。祇於出入息內。供養承事。過現未來塵沙諸佛。無一空過者。過現未來塵沙諸佛。是翠巖侍者。無一不到。如一不到。三十拄杖。諸上座。還會麼。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標】上堂。若見諸相非相。即山河大地。竝無過咎。諸上座。終日著衣喫飯。未甞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縷絲。便能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雖然如是。著衣喫飯即不無。衲僧門下汗臭氣。也未夢見在。
○上堂。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衲僧道會也。山是山。水是水。飢來喫飯。困來打睡。忽然須彌山。[跳-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