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宗正脉-明-如卺-第90页

良久曰。透網金鱗猶滯水。回頭石馬出沙籠。
  ○【標】上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若人下得通方句。我當刎頸而謝之。
  ○上堂。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昏不擊鼓。日午打三更。諸禪德。既是日午。為甚却打三更。良久曰。昨見垂楊綠。今逢落葉黃。
  【頌】【標】上堂。汝等諸人。在我這裏過夏。與你點出五般病。一不得向萬里無寸草處去。二不得孤峯獨宿。三不得張弓架箭。四不得物外安身。五不得滯於生殺。何故。一處有滯。自救難為。五處若通。方名導師。汝等諸人。若到諸方。遇明眼作者。與我通箇消息。貴得祖風不墜。若是常徒。即便寢息。何故。躶形國裏誇服飾。想君太煞不知時。
  ○上堂。拈拄杖曰。盤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萬仞險。臨濟道石火電光鈍。瑯琊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著眼。卓拄杖下座。
【標】大愚守芝禪師
上堂。大愚相接大雄孫。五湖雲水兢頭奔。兢頭奔。有何門。擊箭寧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兩度春。帳裏真珠撒與人。撒與人。思量也是慕西秦。
  ○上堂。豎窮三際。橫徧十方。拈起也。帝釋心驚。放下也。地神膽戰。不拈不放。喚作甚麼。自云蝦蟆。
  ○上堂。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乃拈起拂子云。狸奴白牯總在這裏放光動地。何謂如此。兩段不同。
  【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鋸解秤錘。
【標】法華全舉禪師
到大愚芝和尚處。愚問。古人見桃華。意作麼生。師曰。曲不藏直。曰那箇且從。這箇作麼生。師曰。大街拾得金。四隣爭得知。曰上座還知麼。師曰。路逢劒客須呈劒。不是詩人不獻詩。曰作家詩客。師曰。一條紅線兩人牽。曰玄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又作麼生。師曰。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曰却是。師曰。樓閣凌雲勢。峯巒疊翠層。
  【頌】到瑯琊覺和尚處。琊問。近離甚處。師曰兩淛。曰船來陸來。師曰船來。曰船在甚處。師曰步下。曰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道。師以坐具摵一摵曰。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拂袖而出。琊問侍者。此是甚麼人。者曰。舉上座。琊曰。莫是舉師叔麼。先師教我尋見伊。遂下旦過問。上座莫是舉師叔麼。莫怪適來相觸忤。師便喝。復問。長老何時到汾陽。琊曰。某時到。師曰。我在淛江早聞你名。元來見解祇如此。何得名播寰宇。琊遂作禮曰。某甲罪過。
  ○【標】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白菊乍開重日暖。百年公子不逢春。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大地絕消息。翛然獨任真。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草荒人變色。凡聖兩齊空。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清風與明月。野老笑相親。
  ○上堂。鐘鳴皷響鵲噪鴉鳴。為你諸人說般若。講涅槃了也。諸人還信得及麼。觀音菩薩。向諸人面前作大神通。若信不及。却往他方救苦利生去也。
  ○上堂。語漸也。返常合道。論頓也。不留朕迹。直饒論其頓。返其常。也是抑而為之。
【標】芭蕉谷泉禪師
【頌】省同參慈明禪師。明問。白雲橫谷口。道人何處來。師左右顧視曰。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明曰。未在更道。師作虎聲。明以坐具便摵。師接住。推明置禪牀上。明却作虎聲。師大笑曰。我見七十餘員善知識。今日始遇作家。
  ○慈明遷住福嚴。師又往省之。少留而還。作偈寄之曰。相別而今又半年。不知誰共對談禪。一般秀色湘山裏。汝自匡徒我自眠。
【標】天聖皓泰禪師
到瑯琊。琊問。埋兵掉闘。未是作家。匹馬單鎗。便請相見。師指琊曰。將頭不猛。帶累三軍。琊打師一坐具。師亦打琊一坐具。琊接住曰。適來一坐具。是山僧令行。上座一坐具。落在甚麼處。師曰。伏惟尚饗。琊拓開曰。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師曰。賊過後張弓。琊曰。且坐喫茶。
  【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黑漆聖僧。
【標】浮山法遠禪師(號遠錄公)
【頌】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平地起骨堆。
  ○【標】歐陽文忠公。聞師奇逸造其室。未有以異之。與客碁。師坐其旁。文忠遽收局。請因碁說法。師即令撾鼓。陞座曰。若論此事。如兩家著碁相似。何謂也。敵手知音當機不讓。若是綴五饒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祇解閉門作活。不會奪角衝關。硬節與虎口齊彰。局破後徒勞綽斡。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思行則往往失粘。心麤而時時頭撞。休誇國手。謾說神僊。贏局輸籌即不問。且道黑白未分時一著。落在甚麼處。良久曰。從來十九路。迷悟幾多人。文忠加歎。從容謂同僚曰。修初疑禪語為虗誕。今日見此老機緣。所得所造。非悟明於心地。安能有此妙旨哉。
  ○【標】上堂。諸佛出世建立化門。不離三身智眼。亦如摩醯首羅三目。何故。一隻水泄不通。緇素難辨。一隻大地全開。十方通暢。一隻高低一顧。萬類齊瞻。雖然。若是本分衲僧。陌路相逢。別具通天正眼始得。所以道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狸奴白牯。知有箇甚麼事。要會麼。深秋簾幕千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