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0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禅宗正脉-明-如卺-第20页

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標】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亦祇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標】僧問。和尚為甚麼說即心即佛。師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時如何。師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師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師曰。且教伊體會大道。
  【頌】【標】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隨侍翫月次。師問。正恁麼時如何。堂曰。正好供養。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師曰。經入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
  ○師問百丈。汝以何法示人。丈竪起拂子。師曰。祇這箇。為當別有。丈拋下拂子。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便打。曰我不打汝。諸方笑我也。
  【頌】【標】鄧隱峯辭師。師曰。甚麼處去。曰石頭去。師曰石頭路滑。曰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便去。纔見石頭。即繞禪床一匝。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石頭曰。蒼天蒼天。峯無語。却回舉似師。師曰。汝更去問。待他有答。汝便噓兩聲。峯又去。依前問。石頭乃噓兩聲。峯又無語。回舉似師。師曰。向汝道石頭路滑。
  ○洪州廉使問曰。喫酒肉即是。不喫即是。師曰。若喫是中丞祿。不喫是中丞福。師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宗主。轉化無窮。
  【評】【頌】師示疾。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師曰。日面佛。月面佛。
  ○龐居士問。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覰。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覰。士禮拜。師歸方丈。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
【標】百丈懷海禪師
丱歲離塵。三學該練。屬大寂闡化江西。乃傾心依附。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號入室。時三大士。為角立焉。
  【評】【頌】【標】師侍馬祖行次。見一羣野鴨飛過。祖曰。是甚麼。師曰。野鴨子。祖曰。甚處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搊。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
  ○次日馬祖陞堂。眾纔集。師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師隨至方丈。祖曰。我適來未曾說話。汝為甚便卷却席。師曰。昨夜被和尚搊得鼻頭痛。祖曰。汝昨日向甚處留心。師曰。鼻頭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師作禮而退。
  【頌】【標】師再參。侍立次。祖目視繩床角拂子。師曰。即此用。離此用。祖曰。汝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師取拂子竪起。祖曰。即此用。離此用。師挂拂子於舊處。祖振威一喝。師直得三日耳聾。自此雷音將震。檀信請於洪州新吳界。住大雄山。以居處巖巒峻極。故號百丈。既處之。未期月。參玄之賓。四方麏至。溈山黃檗。當其首焉。一日師謂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標】黃檗聞舉。不覺吐舌。師曰。子已後莫承嗣馬祖去麼。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舉。得見馬祖大機之用。然且不識馬祖。若嗣馬祖。已後喪我兒孫。師曰。如是如是。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子甚有超師之見。檗便禮拜。
  【評】【頌】【標】溈山五峯雲巖。侍立次。師問溈山。併却咽喉唇吻。作麼生道。山曰。却請和尚道。師曰。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又問五峯。峯曰。和尚也須併却。師曰。無人處斫額望汝。又問雲巖。巖曰。和尚有也未。師曰。喪我兒孫。
  【頌】【標】上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曰。某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乞依亡僧津送。師令維郍。白椎告眾。食後送亡僧。大眾聚議。一眾皆安。涅槃堂又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後。師領眾至山後巖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祗對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個甚麼。師曰。近前來向汝道。檗近前打師一掌。師拍手笑曰。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標】溈山舉問仰山。仰曰。黃檗常用此機。溈曰。汝道天生得。從人得。仰曰。亦是稟受師承。亦是自性宗通。溈曰。如是如是)。
  【評】【頌】僧問。如何是奇特事。師曰。獨坐大雄峯。僧禮拜。師便打。
  ○上堂。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阿誰。曰某甲。師曰。汝識某甲否。曰分明個。師乃舉起拂子曰。汝還見麼。曰見。師乃不語。
  【頌】普請钁地次。忽有一僧聞鼓鳴。舉起钁頭大笑便歸。師曰。俊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師歸院。乃喚其僧問。適來見甚麼道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