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89-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教外别传-明-黎眉-第150页

對眾舉揚。有不惜性命底。試出來挨拶。看如無不免自拈自弄去也。喝一喝。以拂子擊禪牀下座)。
靈隱清聳禪師(清涼益法嗣)
杭州靈隱清聳禪師。福州人也。初參法眼。法眼指雨謂師曰。滴滴落在。上座眼裏。師初不喻旨。後因閱華嚴感悟。承法眼印可。
百丈道恒禪師(清涼益法嗣)
洪州百丈道恒禪師。參法眼。因請益。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敘語未終。法眼曰。住住汝擬向世尊良久處會那。師從此悟入。
永明道潛禪師(清涼益法嗣)
杭州永明寺道潛禪師。河中府武氏子。初謁法眼。法眼問曰。子於參請外。看甚麼經。師曰。華嚴經。法眼曰。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屬。師曰。文在十地品中。據理則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六相也。法眼曰。空還具六相也無。師懵然無對。法眼曰。汝問我。我向汝道。師乃問。空還具六相也無。法眼曰空。師於是開悟。踊躍禮謝。法眼曰。子作麼生會。師曰空。法眼然之。異日因四眾士女入院。法眼問師曰。律中道。隔壁聞釵釧聲。即名破戒。見覩金銀合雜朱紫駢闐。是破戒。不是破戒。師曰。好箇入路。法眼曰。子向後有五百毳徒。為王侯所重在。
報恩慧明禪師(清涼益法嗣)
杭州報恩慧明禪師。姓蔣氏。南遊於閩越間。歷諸禪會。莫契本心。後至臨川。謁法眼。師資道合○一日有新到參。師問。近離甚處。曰都城。師曰。上座離都城到此山。則部城少。上座此間剩。上座剩。則心外有法少。則心法不周說。得道理即住。不會即去。僧無對(徑山杲代云。和尚謾。某甲不得。某甲亦謾。和尚不得。復云。即今莫有道得相謾句者。麼若也道得許汝。跳得金剛圈。吞得栗棘蓬)○師尋遷天台山白沙卓庵。有朋彥上座。博學強記。來訪師敵論宗乘。師曰。言多去道轉遠。今有事借問。祇如從上諸聖及諸先德。還有不悟者也無。彥曰。若是諸聖先德。豈有不悟者哉。師曰。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殞去。彥無對○漢乾祐中。忠懿王。延入府中問法。命住資崇院。師盛談玄沙及地藏法眼。宗旨臻極。王因命翠巖令參。等諸禪匠。及城下名公。定其勝負。天龍禪師問曰。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此經出。未審此經從何而出。師曰。道甚麼。天龍擬進語。師曰過也。資嚴長老問。如何是現前三昧。師曰。還聞麼。資嚴曰。某甲不患聾。師曰。果然患聾。師復舉雪峰塔銘。問諸老宿。夫從緣有者。始終而成壞。非從緣有者。歷劫而長堅。堅之與壞。即且置。雪峰即今。在甚麼處。(法眼益別云祇今是成是壞)老宿無對。設有對者。亦不能當其徵詰。時羣彥弭伏。王大喜悅。
雲居清錫禪師(清涼益法嗣)
南康軍雲居山清錫禪師。泉州人也。有廖天使。入院見供養法眼和尚。真乃問曰。真前是甚麼果子。師曰。假果子。天使曰。既是假果子。為甚麼將供養真。師曰。也祇要天使識假。
羅漢智依禪師(清涼益法嗣)
漳州羅漢智依宣法禪師。與彥端長老喫餅餤。端曰。百種千般。其體不二。師曰。作麼生。是不二體。端拈起餅餤。師曰。祇守百種千般。端曰。也是和尚見處。師曰。汝也是羅公詠梳頭樣○師將示滅。乃謂眾曰。今晚四大不和暢。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浩浩地。還有人治得麼。若治得。永劫不相識。若治不得。時時常見我。言訖告寂。
報慈文遂禪師(清涼益法嗣)
金陵報慈文遂禪師。杭州陸氏子。甞究首楞嚴。甄會真妄緣起。本末精博。於是節科注釋。文句交絡。厥功既就。謁於法眼。述己所業。深符經旨。法眼曰。楞嚴豈不是有八還義。師曰是。曰明還甚麼。師曰。明還日輪。曰日還甚麼。師懵然無對。法眼誡令焚其所注之文。師自此服膺請益。始忘知解。
報恩玄則禪師(清涼益法嗣)
金陵報恩院玄則禪師。滑州衛南人也。初問青峰。如何是學人自己。青峰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後謁法眼。法眼問。甚處來。師曰青峰。法眼曰。青峰有何言句。師舉前話。法眼曰。上座作麼生會。師曰。丙丁屬火而更求火。如將自己求自己。法眼曰。與麼會又爭得。師曰。某甲祇與麼。未審和尚如何。法眼曰。你問我。我與你道。師問。如何是學人自己。法眼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師於言下頓悟○開堂日。李王與法眼俱在。會僧問。龍吟霧起。虎嘯風生。學人知是出世邊事。到此為甚麼不會。師曰。會取好。僧舉頭看。師又看。法眼乃抽身入眾。法眼與李王。當時失色。法眼歸方丈。令侍者喚問話。僧至。法眼曰。上座適來。問底話許。你具眼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葢覆却法眼。摵一坐具。其僧三日後。吐光而終。
歸宗策真禪師(清涼益法嗣)
廬山歸宗策真法施禪師。曹州魏氏子也。初名慧超。謁法眼問曰。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法眼曰。汝是慧超。師從此悟入(昭覺勤云。有者道。慧超便是佛。所以法眼恁麼答。有者道。大似騎牛覔牛。有者道。問處便是有甚麼。交涉若恁麼會去。不惟孤負自己。亦乃深屈古人 雪竇顯頌云。江國春風吹不起。鷓鴣啼在深花裏。三級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
古賢謹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