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87-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指月录-,明-瞿汝稷-第118页

若謂嬰兒是道。今時人錯會 師一夕與仰山翫月。山問。這個月尖時。圓相甚麼處去。圓時尖相又甚麼處去。師曰。尖時圓相隱。圓時尖相在。
  雲巖云。尖時圓相在。圓時無尖相。道吾云。尖時亦不尖。圓時亦不圓。
▲澧州龍潭崇信禪師
渚宮人也。其家賣餅。師少而英異。初悟和尚。為靈鑒潛請居天皇寺。人莫之測。師家于寺巷。常日以十餅饋之。天皇受之。每食畢常留一餅曰。吾惠汝以蔭子孫。師一日自念曰。餅是我持去。何以返貽我耶。其別有旨乎。遂造而問焉。皇曰。是汝持來。復汝何咎。師聞之頗曉玄旨。因投出家。皇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由是服勤左右。一日問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來。吾未甞不指汝心要。師曰。何處指示。皇曰。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頭。何處不指示心要。師低頭良久。皇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開解。復問。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師後詣澧陽龍潭栖止 僧問。髻中珠誰人得。師曰。不賞翫者得。曰安著何處。師曰。有處即道來 有尼問。如何得為僧去。師曰。作尼來多少時也。曰還有為僧時也無。師曰。汝即今是甚麼。曰現是尼身。何得不識。師曰。誰識汝 李翱刺史問。如何是真如般若。師曰。我無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師曰。此猶是分外之言。
指月錄卷之十二
  指月錄卷之十三
  六祖下第五世
  ▲陳睦州尊宿
諱道明。江南陳氏之後也。生時紅光滿室。祥雲盖空。旬日方散。目有重瞳。面列七星。形相奇特。秀出人表。因往開元寺。禮佛見僧。如故知歸。白父母願求出家。父母聽許為僧。後持戒精嚴。學通三藏。遊方契旨於黃檗。諸方歸慕。咸以尊宿稱。後居開元。恒織蒲鞋資以養母。故復有陳蒲鞋之稱。巢宼入境。師標大草屨於城門。巢欲棄之。竭力不能舉。歎曰。睦州有大聖人。舍城而去 一日晚參謂眾曰。汝等諸人。還得個入頭處也未。若未得個入頭處。須覓個入頭處。若得個入頭處。已後不得孤負老僧。時有僧出禮拜曰。某甲終不敢孤負和尚。師曰。早是孤負我了也 又曰。明明向你道。尚自不會。何況盖覆將來 又曰。老僧在此住持。不曾見個無事人到來。汝等何不近前。時有一僧方近前。師曰。維那不在。汝自領去。三門外與二十棒。曰某甲過在甚麼處。師曰。枷上更著杻 師尋常見衲僧來。即閉門。或見講僧。乃召曰座主。主應諾。師曰。擔板漢。
  雪竇云。睦州只具一隻眼。何故。這僧喚既回頭。因甚却成擔板。
  師見僧乃曰。見成公案。放汝三十棒。曰某甲如是。師曰。三門頭金剛。為甚麼舉拳。曰金剛尚乃如是。師便打。
  正法眼藏。睦州見僧來云。現成公案。放汝三十棒。雲峰悅云。作賊人心虗。妙喜曰。又添得一個。道了問冲密。你道我恁麼道。還有過也無。密云。作賊人心虗。妙喜曰。三個也有。
  座主參。師問。莫是講唯識論否。曰不敢。師曰。朝去西天。暮歸唐土。會麼。曰不會。師曰。吽吽。五戒不持 問僧。近離甚處。曰仰山。師曰。五戒也不持。曰某甲甚麼處是妄語。師曰。這裏不著沙彌 紫衣大德到禮拜。師拈帽子帶問曰。這個喚作甚麼。曰朝天帽。師曰。恁麼則老僧不卸也。復問。所習何業。曰惟識。師曰。作麼生說。曰三界惟心萬法惟識。師指門扇曰。這個是甚麼。曰是色法。師曰。簾前賜紫對御談經。何得不持五戒。德無對 問僧正云。講得惟識論麼。正云。不敢。小年曾讀文字來。師拈起糖餅擘作兩片云。你作麼生。正無語。師云。喚作糖餅是。不喚作糖餅是。正云。不可不喚作糖餅。師却喚沙彌來。來。你喚作甚麼。彌云糖餅。師云。你也講得惟識論。
  徑山杲云。僧正與沙彌。真實講得惟識論。只是不知糖餅來處。睦州老人。雖是一方善知識。若是三界惟心萬法惟識。畢竟理會不得。
  問。如何是曹溪的的意。師曰。老僧愛瞋不愛喜。曰為甚麼如是。師曰。路逢劒客須呈劒。不是詩人莫獻詩 師問武陵長老。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長老作麼生。曰問阿誰。師曰。問長老。曰何不領話。師曰。汝不領話。我不領話。
  雪竇拈云。墮也墮也。復云。這個葛藤老漢好與劃斷。拈拄杖云。甚麼處去也。
  問。一句道盡時如何。師曰。義墮也。曰甚麼處是學人義墮處。師曰。三十棒教誰喫 問。某甲講兼行脚。不會教意時如何。師曰。灼然實語當懺悔。曰乞師指示。師曰。汝若不問。老僧即緘口無言。汝既問。老僧不可緘口去也。曰請師便道。師曰。心不負人。面無慙色 問僧。甚處來。僧云。那邊劄。師曰。老僧屈。僧云。和尚即得。師曰。擔枷過狀。擗脊便打。
  雲峰院云。睦州何用繁詞。那邊劄。擗脊便打。
  問高揖釋迦不拜彌勒時如何。師曰。昨日有人問。趂出了也。曰和尚恐某甲不實那。師曰。拄杖不在。苕帚柄聊與三十 問。如何是觸途無滯底句。師曰。我不恁麼道。曰師作麼生道。師曰。箭過西天十萬里。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