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祖師元是世間人。喝一喝。
宿州定林惠琛禪師
問。千百億化身。未審那箇是如來身。
師云。應物現形。
僧曰。恁麼則普現群生前。
師云。倒退三千。
問。如何是道。
師云。祗在目前。
僧曰。為什麼不見。
師云。瞎。
秀州本覺若珠禪師
福州人也。姓卓氏。母懷妊時。常感異夢。及生。祥光照室。七歲出家。恩度受具。後慕遊方。到蘇州天平圓鑑禪師法席。鑒問。父母未生時。那箇是汝本來面目。師於言下忽然有省。遂執侍巾瓶。
至舒州浮山。每入室時。運石一轉。自後遁迹。日誦蓮經三帙。常坐不臥。後住檇城。法道大播。
元祐元年十月十日。命元照律師結大界相畢。翌日。沐浴淨髮。召眾曰。吾世緣將謝。汝善護持。言畢。趺坐而逝。七日身不傾側。茶毗。得五色舍利。塔葬本山。
問。如何是道。師舉起拳。
僧曰。不會。
師云。拳頭也不識。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師云。一音剖出塵沙界。豁達靈通副萬機。
僧曰。恁麼則葉縣親孫。浮山嫡子。
師云。何不領話。
僧曰。話道什麼。
師云。十萬八千。
上堂云。說佛說祖。埋沒宗乘。舉古談今。淹留衲子。撥開上路。誰敢當頭。齊立下風。不勞拈出。無星稱子。如何辨得斤兩。若也辨得。須彌秖重半銖。若辨不得。拗折秤衡。向日本國裡與諸人相見。
荊門軍玉泉山景德謂芳禪師
問。從上諸聖。以何示人。師拈起拄杖。
僧曰。學人不會。
師云。兩手分付。僧擬議。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云。針鋒頭上飜筋斗。
僧曰。意旨如何。
師云。紅爐焰上碧瑠璃。
問。如何是一乘法。
師云。的當塵毛現。
上堂云。天駒未運。賓主照用齊行。毒皷一鳴。瞎祖盲賢失宗旨。或高提神杖。或副類千端。影草竿頭火炬輝。寶劍刃中金毛吼。在主。則离南坎北。據賓。乃卯東酉西。風雲合會。交光八面全收。應用同時。函葢陣圖齊剪。雙開雙掩。令在當人。正按正提。藏鋒出袖。他亡此滅。猶懷組繡香囊。獲印回戈。始見文班武列。須分勝敗。豈許東西。火燄七星光射。須知百花競發。金針未舉。鋒露山河。玉印未開。光舒大野。曉色纖毫不犯。暗中眉目須分。白牛巖下非藏。金鳳幽庭豈鎻。君臣合會。舞蹈無門。浩意融懷。蜜移一步。頭角未現。布異類以周流。玉線關開。盡屬利生遮畔。大地都盧無的止。萬古澄潭月耀騰。荒田野戰眉不開。午夜陣圓宜豹變。正則龍銜異寶。偏乃鶴宿銀籠。正偏巨意若支離。失曉手中珠落地。異中見異。猶尺璧而胡分。出語不曉。似空中而赴倒。敲則大夜消忘。唱乃長天免運。放曠淋漓雨不傷。猶是夜明簾外客。
師一日沐浴淨髮。書頌云。
三更打破無巴鼻。午夜敲開大道機。
二千年前石人髓。不以露布報人知。
乃擲筆。安坐而逝。
廬山歸宗承天鴻式禪師
問。如何是歸宗境。
師云。右軍墨池。
僧曰。若不張帆。焉知海濶。
師云。想汝不知落處。
師於熈寧二年七月十九日上堂辭眾。云。須彌倒卓。海水逆流。石人破浪棹孤舟。拍手呵呵誰是侶。大千沙界任遨遊。咄。言畢。趺坐而逝。
東京華嚴普孜禪師
建州建陽謝氏子也。幼習儒老。復看佛經。至識自心源。夙根啟發。遂投太平興國西律院僧可崇出家得度。具戒。遊方參道。詣龍舒浮山圓鑑禪師法席。入室扣請。頓悟祖意。舒人請居甘露.太平二剎。道譽大播。
後退居淨因。元豐五年。左右街僧錄定居華嚴。再整禪規。京城內外。翕然歸向。八年四月十日 詔入 禁中說法 天子錫賚甚厚。是月十四日。辭眾坐逝。茶毗斂骨。塔于開封林家村。
師性澄止水。語灑寒冰。解達宗乘。見超情識。繼唱臨濟三玄九帶。深造曹洞五位十玄。故湊泊者望其津涯而已。
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客路似天遠。
僧曰。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侯門似海深。
僧曰。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寰中天子勅。
僧曰。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塞外將軍令。
師云。賓中問主。互換機鋒。主中問賓。同生同死。主中辨主。飲氣吞聲。賓中覔賓。白雲萬里。故句中無意。意在句中。於斯明得。一雙孤鴈撲地高飛。於斯未明。一對鴛鴦溪邊獨立。知音禪客。相共證明。彰響異流。切須子細。良久。云。若是陶淵明。攢眉却歸去。
舒州甘露法眼禪師
諱慶餘。姓黃氏。建州建安人也。本州大中寺出家。試經得度。遊歷江淮宗席。參圓鑑禪師。投機印可。出世甘露。人天瞻仰。退居京師華嚴。王公貴人皆來諮道。都尉曹公見謂。此真吾師也。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