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云。旱地蓮華朵朵開 學云。開後如何 師云。金蘂銀絲承玉露。高僧不坐鳳皇臺 問。如何是正中偏 師云。玉兔就明初夜後。金雞須報五更前 問。如何是偏中正 師云。毫末成大樹。滴水作江河。
問。如何是兼中至 師云。意氣不從天地得。英雄豈藉四時椎 問。如何是兼中到 師云。玉女拋梭機軋軋。石人打皷響韸韸。
師因僧請問。逐位頌出云。
正中來 金剛寶劒拂天開 一片神光橫世界 晶輝朗耀絕塵埃
正中偏 霹靂鋒機著眼看 石火電光猶是鈍 思量擬擬隔千山
偏中正 看取輪王行正令 七金千子總隨身 途中猶自覓金鏡
兼中至 三歲金毛牙爪備 千邪百怪出頭來 哮吼一聲皆伏地
兼中到 大顯無功休作造 木牛步步火中行 真箇法王妙中妙
六相頌
見是阿那律 分明無一物 大地及山河 演出波羅蜜 聞是跋難陀 聲通總莫過 遠近一齊了 更不念摩訶 香是殑伽女 慈悲心徧普 淨穢盡能知 即此我人母 味是憍梵鉢 甜苦尋常說 入口辨率酸 恰似當天月 觸是瞬若多 善惡總能和 屠割無嗔喜 秖箇是彌陀 意是大迦葉 毗盧俱一法 幽室顯然分 枝派千華葉
師在汾州。因駙馬都尉李遵勗致請潞州承天禪院開堂。彼方官民。灑涕遮留。既而俞諾。互陳筵供為餞。遂召專使。謂曰。暫赴厨饌。饌畢。來取迴書。食畢詣之。俄覩不起于座。而趣圓寂矣。闍維之後。眾收舍利起塔。
天聖廣燈錄卷第十六
天聖廣燈錄卷第十七 〔宋勒〕
襄州谷隱山蘊聰慈照禪師
初參百丈常禪師。因結夏。百丈上堂。舉中觀論云。正覺死名相。隨緣即道場。
師便出問。如何是正覺死名相 丈云。汝還見露柱麼 師云。如何是隨緣即道場 丈云。今日結夏 師離百丈。至汝州參省念禪師。師問。學人親到寶山空手迴時如何 念云。家家門前火把子 師於言下大悟。乃有頌呈念禪師云。
我今二十七 訪道曾尋覓 今朝喜得逢 要且不相識
念師接得。訶叱於師。三五日不之顧。師但侍左右。麼數載。念化緣畢。乃杖錫南行。
至襄州洞山初和尚處。師問云。三玄有句。事上難分。不落是非。請師便道 洞山云。待汝啞得洞山口。即向汝道 師云。恁麼即解行嶮巇路。不在繫行纏 洞云。塼堆裏倒地。
師離洞山。到郢州大陽山警延和尚處 陽問。近離甚麼處 師云。近離襄州 陽云。作麼生是不隔底句 師云。和尚住持不易 陽云。且坐喫茶 師云。便參眾去。
侍者問。適來新到祇對住持不易。和尚為什麼教且坐喫茶 陽云。我獻他新羅附子。他酬我舶上茴香。儞去問他。有語在。
侍者請師喫茶。問。適來祇對和尚。道住持不易。意旨如何 師云。真鍮不博金。
師離大陽。到隋州智門戒和尚處。戒問。承聞老兄親見作家。是否 師便喝 戒云。棒上成龍浚。便打。
令坐。喫茶畢 師云。莫怪適來容易祇對和尚 戒云。不然。却是老僧造次。
鄧州廣濟通和尚聞舉。云。大小戒和尚被聰上座換却一隻眼也不知。
後却迴襄州石門山。於景德三年。知州杳道請住石門山。於天禧四年。郡守夏竦重請住本郡谷隱山太平興國禪院。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師云。山連嵩嶺。地近洛川。
問。如何是佛 師云。功州多出九節杖 僧禮拜 師云。莫作答佛話會。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九里山上望船舟 進云。意旨如何 師云。市舶亭前人不識。
問。來時無物去時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 師云。秤頭半斤。秤尾八兩。
問。恁麼又不得。如何得恰好去 師云。乾來山脚長。
問。如何是石門境 師云。一任眾人看 進云。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明日來喫棒。
問。王子未登九五時如何 師云。紫雲樓上看天色 進云。登九五後如何 師云。日月光中現寶刀 進云。登與未。是一是二 師云。王令已行天下徧。若有當頭便滅身 進云。當頭者如何 師云。一身塗炭猶未放。可憐九族畫遭迍 僧禮拜 師噓噓 師上堂云。達磨九年面壁。大似壓良唐士兒孫。二祖立雪斷臂。有求皆苦。三祖攀樹而化。何不安牀枕。四祖橫接牛頭。同人面前不能開口。五祖雖紹祖位。且不知有行脚事。六祖預述遺文遷化。後頭也不能作主。讓和尚磨塼接得馬大師。兩箇鈍漢。石頭入山飼虎。更道要表宗乘。若是令時學般若菩薩。總莫取者七八箇漢定。若取定時。落他綣繢。若不取者七八箇漢定。盡是自然外道。總不如是。須知有若各出身之路。作麼生是諸上座出身之路。知有者。對眾道看。良久。云。直饒道得。盡是名貌將來。珍重。
僧問。雲隱鳳皇時如何 師云。山深無覓處。鵶鳥每相逢。
問。切急一句作麼生道 師云。垂手過膝 進云。此理如何 師云。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