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所以六祖云。六根對境。分別非識。肅宗問曰。師得何法。師曰。陛下見空中一片雲麼。帝曰見。師曰。釘釘着縣掛着。又問十身調御師。乃起立曰。還會麼。帝曰不會。師曰。與老僧過淨瓶來。如何是無諍三昧。師曰。檀越踏毗盧頂上行。曰。此意如何。師曰。莫認自己作清淨法身。問答太多。不錄。
寶曇曰。無垢居士張九成常參大慧。先師論忠國師說老婆禪。先師曰。國師法性寬波瀾闊。古今未易到也。如僧問古佛心曰墻壁瓦礫是。若玄玅解路。心不絕生死。命根不斷。大法不明。決定不敢如此四稜塌地指示人也。一棒一喝一挨一拶。擊石火閃電光却易。者箇說話却難。故於正法眼藏載國師無情說法因緣。與洞山所悟。二老相屬意實有在。甞觀震旦自六祖以下。佛法大海漸入漸深矣。至是則洪濤際天地漫不見諸涯。雖其間亦有風恬浪遲而魚龍出嬉。孰敢以扁舟輕犯其幾也。無情說法話。非有大造悟則不能彷彿。僧問無情還解脫法不。曰。常說熾然。說無間歇。僧問。和尚還聞不。曰。我亦不聞。僧曰。和尚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師曰。我若聞則齊於諸聖。汝則不聞我說法。此兩轉語。真無情說法中骨髓。觀其與僧問答無慮百十往返。其僧如蜂纏花未易麾去。國師花又不損蜜又得甞。一滴波瀾便能漲起江西。如是而況大海全潮乎。甞以扣當世所謂宗師者。或指寂默或認音聲。了無一人親到無情地位。無情尚不可到。況聞其說法耶。反以詰余。余曰。是真無情。便解無情說法。
南岳懷讓禪師嗣法
江西道一禪師
師示眾云。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舍惡。淨穢兩透。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廼可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僧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龐居士問云。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者裏無水亦無舟。百丈問。如何是佛法旨趣。師曰。正是汝放身命處。鄧隱峯辭師。師云。什麼處去。峯云。石頭去。師云。石頭路滑。峯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遂到石頭。繞繩床三帀振錫而立。云。是何宗旨。頭云。蒼天蒼天。峯無語。回舉似師。師云。更去問它。待它有語。汝便噓二聲。峯去。依前問。石頭廼噓兩聲。峯又無語。回舉似師。師云。向汝道石頭路滑。師問僧。什麼處來。云。湖南來。師云。湖南水滿也未。云。未。師云。許多時雨水尚未滿。有僧於師前依四畫。上一畫長下三畫短。問云。不得道一長三短。離此四句外。請和尚答。師乃畫一畫云。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師云。為止小兒啼。云。啼止時如何。師曰。非心非佛。僧云。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師云。向伊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僧云。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師云。且教伊體會大道。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便打。云。我若不打汝。諸方笑我也。小師行脚回。於師前畫一圓相。就上禮拜了。師云。汝莫欲作佛不。云。某甲不解揑目。師云。吾不如汝。有一講僧問。未審禪宗傳持何法。師却問座主傳持何法。主云。講得經論二十餘本。師云。莫是師子兒。主云。不敢。師噓一聲。主云。此是法。師云。是什麼法。主云。師子出窟法。師嘿然。主云。此亦是法。師云。是什麼法。主云。師子在窟法。師云。不出入是什麼法。主無對。辭去。師召云。座主。主無對。師云。者鈍根阿師。師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宗匠。轉化無窮。既而將寂示疾。院主問。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師云。日面佛月面佛。
寶曇曰。大師乳一百三十九子。人人皆菸菟至角而翼之。以布天下一嘯之地。清風凜然。其讖於般若多羅。蓋讖此也。自磨磚已往。父子擒縱得大自在。如古司馬兵法不見促迫。字字句句皆其所證法門。反復諦觀。自威音王已來未有今日之盛者也。其本大者其末茂。其器碩者其聲宏。有非常之人然後能辦非常之事。愚常究其道大德備之狀。想其牛行虎眎之容。其不謂如來像季而生斯人。何以起吾宗也。即心即佛之旨。自烹煅佛祖外于以蔭覆後世子孫。非死却現行。絕却心意識。未易入作也。
江西道一禪師嗣法
越州大珠慧海禪師
師到江西。馬祖問曰。從什麼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師遂禮拜問曰。阿郍个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即今問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覔。師於言下自悟本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師事六載。後以受業師老。晦迹藏用。外示癡訥。撰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