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初不能諭。拱揖而退。少選開曉。釋然自得。與師來往二十年。
兖州降魔藏禪師
師七歲出家。時埜多妖魅惑於人。師孤形制伏曾無小畏。得降魔之名。摳衣北宗。秀公問曰。汝名降魔。此無山木恠汝翻作魔邪。師曰。有佛有魔。秀曰。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議境界。師曰。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秀縣記之曰。汝與小皡之墟有緣。遂入泰山。道化大行。
廣州道樹禪師
師遇秀公。言下知歸。晚成法器。結茅壽州三峰山。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譚詭異。於談笑外化作佛形。菩薩形。天人形。或放光。或呈聲響。學徒罔測。涉十年後無聞焉。師告眾曰。埜人作多伎倆眩惑於人。只消老僧不見。其伎盡矣。
淮南都梁山全植禪師
師初聚徒開法本州長壽寺。州牧衛文卿問曰。將來佛法隆替若阿。師曰。真實之物。無古無今無軌無躅。有為之法。四相遷流法當陻厄。君侯可見。
前嵩嶽慧安國師嗣法
洛京福先寺仁儉禪師
此騰騰和尚也。唐天冊間。天后詔入內至殿前。仰眎天后良久曰。會麼。后曰不會。師曰。老僧持不語戒。言訖而出。翌日晉短歌十九首。天后覽而嘉之。
嵩嶽破竈墮和尚
師因嵩山塢中有廟甚靈。殿中唯一竈。遠近祭不輟。午殺物命甚多。師一日領侍僧入廟。以杖敲三下咄云。汝本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又打三下。竈廼傾破。須臾有青衣峩冠設拜師前。師曰。汝是何人。云。我本此廟神。久受業報。今日蒙師說無生法。得脫此處。特來致謝。師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強言。神再拜而沒。侍僧云。某甲久在和尚左右。未蒙指示。竈神有何所得遂獲昇濟。師曰。我別無道理。為他只向他道。汝本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侍僧默然。師曰。會麼。云。不會。本有之性為甚不會。侍僧禮拜。師曰。破也墮也。
嵩嶽元珪禪師
師謁安國師頓悟玄旨。遂卜居岳之龐塢。一日有異人峩冠袴褶而至。從者極多。輕步徐舒。稱謁大師。師覩其容貌奇偉非常。廼諭之曰。善來仁者。胡為而至。彼曰。師寧識我耶。師曰。吾觀佛與眾生等。吾一目之豈分別耶。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於人。師安得一目我哉。師曰。吾不生汝。焉能死吾。吾視身與空等。視吾與汝等。汝能壞空與汝乎。苟能壞空及壞汝。吾則不生不滅。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神稽首曰。我亦聰明正直於餘神。詎知師有廣大智辯乎。願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師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無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聞茫昧。止求師戒。我身為門弟子。師即為張座秉爐正几與授五戒酒肉淫殺盜等語。師曰。如上為佛戒。而無心拘執。以有心為物。而無心想身。如是則先天地生不為精。後天地死不為老。廼至無汝及無我。無汝孰為戒之語。神曰。我神通亞佛。師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則十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避席跪啟曰。可得聞乎。師曰。汝能戾上帝。東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師曰。汝能奪地祇。融五岳而結四海乎。曰不能。師曰。是謂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定業亦不牢久。無緣亦謂一期。眾生界本無增減。亘古無一人能主有法。有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但能以無心通達一切法爾。神曰。我誠淺昧未聞空義。師所授戒我當奉行。今願報德。展我小神通。而使已發心初發心未發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蹤。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非自然者。師曰。無為是。無為是。神曰。佛亦使神護法。師寧隳叛佛邪。願如意垂誨。師不得已而言曰。東岩寺之障莽然無樹。北岫有之而北非屏擁。汝能移北樹於東嶺乎。神曰已聞命矣。然昏夜間必有喧動。願師無駭。作禮而退。師門送。嵐靄烟霞紛綸間錯。幢幡環珮凌空出沒焉。其夕果有暴風迅雷犇雲振電。棟宇搖蕩宿鳥聲喧。師謂眾曰。無怖。神與我約矣。詣旦和霽。則北巖松括盡移東嶺。森然行植矣。
寶曇曰。善知識豈特具正知見明識佛性而已。當知世出世間識為先導。善知識道德俱備而識不明。非獨無以慰學者之心。而於佛法利害尤切。故外重內輕之謗從是而興。人猶可欺而神不可欺也。余觀岳神北面嵩岳一語已知嵩岳之尊。神既投誠然後廼為說法。戒一定之法。而嵩岳用之。如盤走珠如珠走盤。出沒貫穿不見留礙不妨脗合佛意。而亦善於應機以本分事而始終之。善知識所當然也。神固聰明正直而識亦過人。及其不能則徑以實對。報德之意至於再三。嵩岳拒之如却賕賂。善知識識度若此。得不為天人之所嚮慕乎。後世以癡福貪冐寵榮其身之不卹。況於佛法乎。況於鬼神乎。余故曰善知識當以識為先。有志之士不可不學。
前嵩山普寂禪師嗣法
終南山惟政禪師
師得法已。即入太乙山中。學者盈室。唐大和間文宗嗜蛤蜊。沿海官吏進送。人亦勞止。一日御饌中有擘不張者。帝以為異。即焚香禱之。廼開。俄見菩薩形。梵相具足。貯以金粟檀香合美錦覆之。賜興善寺令眾僧瞻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