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75-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嘉泰普灯录-宋-正受-第55页


七閩長溪人。族姚氏。幼得度受具。游方至大中。依海印隆禪師。有老宿居几右。閱華嚴金師子章。師旁眎。至一毛頭師子。百億毛頭一時現。因疑之。會海印為參徒請益罷。擲拄杖曰。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沙界一微塵。師猛省。通夕不寐。迨曉語老宿。宿曰。吾不如汝。然可謁東林總。必了于大事。師至東林。總已歸寂。乃依死心。久之。往參靈源於黃龍。留三年。源每以向上事激之。無所湊泊。偶讀古洞山錄。豁如也。作偈曰。徹。徹。大海乾枯。虗空迸裂。四方八面絕遮攔。萬像森羅齊漏泄。後分座真乘。應上封之命。遷道林。退歸閩中。居大乘.乾元.靈石.鼓山。 上堂曰。達磨未來。懷藏至寶。頂鬢有珠。達磨既來。卞和刖足。楊朱途窮。來與未來。何處得這箇消息。還知麼。擬議之間。知君罔措。 上堂。一法有形該動植。百川湍激競朝宗。昭琴不鼓雲天淡。想像毗耶老病翁。維摩病則上封病。上封病則拄杖子病。拄杖子病則森羅萬像病。森羅萬像病則凡之與聖病。諸人還覺病本起處麼。若也覺去。情與無情同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其或未然。甜瓜徹蔕甜。苦瓠連根苦。紹興間。說偈遺眾。泊然示寂。
隆興府黃龍通照德逢禪師
郡之靖安人。族胡氏。師生有龐眉。年十七。從上藍晉禪師下髮。往依靈源。即明深旨。宣和初。江守徐公任道。請居天寧。三年。遷黃龍。六年。詔住京師天寧。 皇叔祖仲恭表 賜命服.師名。 上堂。舉夾山境話。師曰。法眼徒有此語。殊不知夾山老漢被這僧輕輕拶著。直得脚前脚後。設使不作境話會。未免猶在半途。 僧問。人天普集。龍象交參。學人上來。請師說法。曰。枯木無橫枝。鳥來難措足。
潭州法輪應端禪師
南昌人。族徐氏。少依化度善月圓顱登具。謁真淨文禪師。機不諧。至雲居。會靈源分座。為眾激昂。師扣其旨。然以妙入諸經自負。源甞痛劄之。師乃援馬祖.百丈機語及華嚴宗旨為表。源笑曰。馬祖.百丈固錯矣。而華嚴宗旨與箇事喜沒交涉。師憤然欲他往。因請辭。及揭簾。忽大悟。汗流浹背。源見。乃曰。是子識好惡矣。馬祖.百丈.文殊.普賢。幾被汝帶累。由此譽望四馳。名士夫爭挽應世。皆不就。政和末。大師張公司成以百丈堅命開法。師不得已。始從。 上堂。舉大隨劫火洞然話。遂曰。六合傾翻劈面來。暫披麻縷混塵埃。因風吹火渾閑事。引得游人不肯回。壞不壤。隨不隨。徒將聞見強針錐。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曰。芒鞋竹杖走紅塵。云。如何是賓中主。曰。十字街頭逢上祖。云。如何是主中賓。曰。御馬金鞭混四民。云。如何是主中主。曰。金門誰敢擡眸覷。云。賓主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又若何。曰。昨夜霜風刮地寒。老猿嶺上啼殘月。
東京天寧長靈守卓禪師
泉南人。族莊氏。冠游京師。於天清寺試經得度。至三衢謁南禪雅禪師。次依東吳定慧式禪師。通華嚴奧妙。聞靈源開法太平。道鳴四方。即往造。值夜參。適中其病。遂猛省。投誠入室。源鍛以差別機智。且戒其緘默。餘十年。辭謁佛鑑。命分座。舒守孫公傑以甘露請開法。後徙天寧。 上堂曰。三千劒客。獨許莊周。為甚麼跳不出。良毉之門多病人。因甚麼不消一劄。已透關者。更請辨看。 上堂。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便恁麼去。無孔鐵鎚。聊且安置。直得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也是一期方便。若也籬內竹抽籬外笋。澗東華發澗西紅。更待勘過了打。 僧問。丹霞燒木佛。院主為甚麼眉鬚墮落。曰。猫兒會上樹。云。早知如是。終不如是。曰。惜取眉毛。 問。如何是衲衣下事。曰。天旱為民愁。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曰。絕毫絕釐。云。出世後如何。曰。填溝塞壑。云。出與未出相去幾何。曰。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奄然示寂。闍維日。 皇帝遣中使 賜香。持金盤求設利。爇香罷。盤中鏗然。視之。五色者數顆大如豆。使者馳還。 上見大悅。而京城傳為盛事。
信州博山無隱子經禪師
歲旦上堂曰。和氣生枯枿。寒雲散遠郊。木人占吉兆。夜半露龜爻。諸禪德。龜爻露處。文彩已彰。便見一年十二月。月月如然。一日十二時。時時相似。到這裏。直似黃金之黃。白玉之白。自從[跳-兆+廣]大劫來。未甞異色。還見麼。其或未然。且徇張三通節序。從教李四鬢蒼浪。
隆興府百丈以栖禪師
興化人也。 上堂曰。摩騰入漢。達磨來梁。途轍既成。後代兒孫開眼迷路。若是箇惺惺底。終不向空裏採華。波中捉月。謾勞心力。畢竟何為。山僧今日已是平地起骨堆。諸人行時。各自著精彩看。
邵州光孝曇清禪師
上堂曰。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不消懺悔。為甚不消懺悔。且得冤家解脫。
溫州光孝德週禪師
信之上饒人。族璩氏。於景德尊聖院染削。問道有年。後至靈源。聞舉少林面壁。頓悟。述二偈以呈。源許之。自爾名流江浙。 上堂曰。舉體露堂堂。十方無罣礙。千聖不能傳。萬靈咸頂戴。擬欲共商量。開口百雜碎。只如未開口已前作麼生。咄。 上堂。回互不回互。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