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6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全书-清-超永-第785页

法華。今日麈西堂。舉似靈谷。誰正誰倒。曰生意各別。養家一般。師曰。親言出親口。曰且借靈谷毒氣。上報南屏業債。次日。師即撾鼓升座。對眾付囑。乃索筆書偈曰。來無些子。去無些子。倒騎鐵馬出重城。江國春風吹地起。遂沐浴薙髮。泊然而逝。葬於誌公墖之西。大司農張有譽。為之銘(豁堂嵓嗣)。
淨慈舜瞿方孝禪師
江都王氏子。參南屏嵓於顯寧。隨眾入室。聞舉肇論物不遷。有省。乃呈有句無句偈曰。兩刃交鋒。如大火聚。纔涉鋒芒。髑髏粉碎。不粉碎。泥人搗鬼春石碓。嵓為許可 上堂。盡大地是衲僧一隻眼。淨慈有願。不欲撒沙。今日亦是不得已。還有向電光中使帆。石火裏走馬者麼。其或未能。索性刳心瀝膽。將諸佛體相。祖師大意。百千三昧。無量法門。拈向諸仁。一任丁一卓二橫三豎四(豁堂嵓嗣)。
諸暨靈屏同圓禺峰現禪師
示眾。舉臨濟示寂不得滅却吾正法眼藏公案。師曰。男兒不喫分家飯。女子不著嫁時衣。祖父田園都沒了。纔能赤手去編籬。大眾。這籬笆。從那一處編(豁堂嵓嗣)。
武林筠葊尼象菴慧禪師
郡之莊氏女也。一日閱三峰語錄。有人以生死不了請開示。峰應聲便掌。師于句下有省。遂成頌曰。四十餘年業識拋。驀提寶劒逞英豪。喝教倒退三千佛。大地全收在一毫。後見淨慈。嵓問。作麼生是菩提路。師曰。入地獄如箭。嵓曰。寸絲不掛時如何。師曰。負心人越窮。嵓曰。如何是差別智。師曰。三九二十七。嵓曰。還有方便也無。師曰。三九二十七。嵓便休 頌德山托鉢曰。當頭一問豈尋常。撥轉鋒芒暗裏藏。父子各人彈別調。聲聲猿呌斷人腸 食筍偈曰。久隱深山保聖胎。一聲雷動出頭來。層層剝盡蒸來喫。不負親嘗者一回(豁堂嵓嗣)。
神山報慈樹可徹禪師
上堂。一不做。二不休。軟暖處収拾伊不下。袈裟裹草鞵。且聽草草鉢盂裏。放尿匙筯邊。還知氣息麼。喝一喝 上堂。春風楊柳媚。春禽弄百舌。一片祖師心。兩處都漏泄。古人恁麼道。話作兩橛。報慈則不然。春風楊柳媚。春禽弄百舌。幽哉委幽哉。快活真快活。一片只是一片。漏泄不曾漏泄 早參。昨夜湖頭秋色好。今朝移棹別宮商。離鈎一曲誰堪和。鬚髮捐除有謝郎。拍案一下(灰如亮嗣)。
安吉寶梵宣玉瑄禪師
長洲許氏子。投三昧律師薙染。完具。謁瑞光徹。棒頭機契。後中輿範繼席。命師力參竹篦話。心甚迷悶。白方丈曰。某甲不解竹篦。譬如以豆投壁。隨投拋颺。終無入處。範曰。可看父母未生前話去。師歸堂。猛參一晝夜。黎明聞黃鶯聲。不覺心地豁然。急趨方丈。纔擬開口。範即打出。時一足恩為西堂。師詣問前話。恩便喝。師又喝。恩又喝。師乃通身汗下。洞徹法源 上堂。即心即佛。紅爐點雪。非心非佛。分明漏泄。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衲僧腦後三斤鐵。伶俐漢撩起便行。猶謂未瞥。何故。陽春雪曲和皆難。却被風吹調轉別 示眾。六月炎炎飛大雪。生兮死兮消息絕。消息絕為君說。月落不離天。口開便見舌。別別。我常於此切(中輿範嗣)。
海虞三峰佛日圓禪師
上堂。舉南泉參百丈。丈曰。從上諸聖。還有不為人說的法麼。泉曰有。丈曰。如何是不為人說的法。泉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丈曰。說了也。泉曰。某甲祇甚麼。和尚作麼生。丈曰。我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泉曰。某甲不會。丈曰。我忒煞為汝說了也。師曰。百丈有舌無口。南泉有口無舌。設有問山僧從。上諸聖還有不會人說的法麼。便向道無。更問一切諸聖俱有法施。和尚何得道無。山僧便與劈脊一棒曰。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良久。顧左右下座(中輿範嗣)。
翠峰海印祖涵禪師
洞庭東山張氏子。因同參指古松稱奇。師擡頭一視。疑情頓釋。遂述偈曰。生前面目無縫罅。趯破脚尖稱痛快。人人舉眼看奇松。那知更有奇松在。後參瑞光範。山遊次。範曰。古人道。山花開似錦。澗水碧於藍。意作麼生。師曰。和尚莫將境示人。範曰。老僧不作境示人。師曰。古人意作麼生。範曰山花開似錦。澗水碧於藍。師曰。某甲不甘。範曰。飯袋子。便恁麼去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菴後桃花樹樹紅。偈曰。春色晴明觸處通。由來不負好東風。有人問我西來意。菴後桃花樹樹紅(中輿範嗣)。
汝州羅山百靈然禪師
上堂。舉本師霈曰。三際握來為拄杖。十方元是舊袈裟。泥牛石虎知消息。踏破虗空便到家。師曰。羅山則不然。觸背雙關似轆轤。力窮氣盡罷沉浮。忽然輥到心機斷。撫掌呵呵笑不休。大眾。老人恁麼道。羅山恁麼道。還有優劣也無。卓拄杖曰。父子不傳千古印。也要當人著眼看(眉山霈嗣)。
瑞光西禪楚珍善禪師
吳郡沈氏子。初參靈巖儲。問曰。汝年多少。師曰十七。儲曰。讀書否。師曰。讀書且置。求和尚開示。儲奇之。後儲到瑞光上堂。師出問。久知雲巖峰峻翠削難攀。今日四瑞堂中。現身說法。未審如何指示。儲曰。客聽主裁。師曰。果然。一峰雲起山山映。二桂飄香處處聞。儲曰。是瑞光底。是靈巖底。師曰。今日學人。小出大遇。儲曰。若有不妨拈出。師曰。人天眾前。爭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