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6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全书-清-超永-第763页

一偈。龜毛索縛虗空碎。兔角杖敲娑竭灰。若會個中親的旨。頭頭顯現臥如來。卓拄杖。下座 頌殃崛產難曰。一雙俊鶻穿雲去。鞭影何堪更著駘。昨夜寒梅深雪裏。春風不到已花開 頌德山托鉢曰。捉虎無端已受殃。更加一箭暗中傷。雖然擊節成雙美。未免和身入鑊湯(雲父徧嗣)。
宣州奉聖智觀慧禪師
佛涅槃示眾。四月初八。周行七步。狼藉不少。二月十五。槨示雙趺。醜態更多。驀拈拄杖。畫一畫曰。蝶穿芳徑雙眉溼。峰掠殘花兩股肥 示眾。世尊掩室。維摩杜口。臨濟下喝。德山便棒。且道。山僧意作麼生。遂展兩手曰。那 示眾。拈拄杖曰。遮道神符驅禍崇。不須更要貼鍾馗。卓一卓曰。看看掣電轟雷後。爛額焦頭是阿誰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谿花紅似錦。岸柳綠如藍 問。如何是奇特事。師曰。斗米七文錢 問。多子塔肯共該何事。師搖手曰。低聲低聲 頌牛過牕櫺曰。牛過牕櫺。尾巴不過。認定盤星。錯錯錯錯 頌德山托鉢曰。鐘皷未響。托鉢上堂。識法者懼。欺敵者亡(梅谷悅嗣)。
順天福德等慈悲禪師
示眾。舉經癶題曰。蝌蚪赤文。唐言梵語。萬有包羅。總在裏計。驀豎拂子。召眾曰。還會麼。良久。擲下拂子曰。達磨不會禪。夫子不識字。便起身 小參。舉靈雲見桃花。頌曰。十分濃艶江菲日。觸著娘生正眼開。釣罷忘筌歸去後。螺江春色滿南臺(白眉貞嗣)。
撫州雲門仁中誾禪師
中秋示眾。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直饒親見得。不免自塗糊。大眾。既是親見得。因甚却成自塗糊。不見道。二十年前恁麼來。如今去盡光彩 上堂。惟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乃至森羅萬象。明暗色空。無邊香水海浮幢王剎。且道。還有空缺處也無。忽若擬議。山僧在汝脚底(美發淳嗣)。
濟寧放生汾雪禪師
上堂。大隱朝市。小節山溪。放僕量漢。無東無西。今日新放生。雖非其人。且乘碧雲天黃花地。竭力孤撐。縱不能大廈廣堂。向後自有楊岐到底。遂仰視曰。東魯人性暴。西竺法難醫 二居士謁。茶次。師問。二居士春秋多少。曰皆七十有餘。師曰。有一物不屬陰陽遷變。不受塵勞關鎖。且道。春秋多少。曰專來求教。師曰。各奉茶三盞(祖山地嗣)。
濟寧地藏庚水西禪師
本州楊氏子。上堂。道是桃花不是。道是李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一番風味。汝等諸人是箇漢。始見清明是寒食 示眾。一氣潛回晝始長。園林化日際羣芳。山前一片閑田地。自古無分陰與陽 示眾。昨夜電掣雷崩。夢覺擊碎虗空。拄杖無端呈[跳-兆+孛]跳。天明依舊日頭紅。大眾且道。是何意旨。眾佇立。師以拄杖。旋風打散 頌女子出定曰。深山古寺白雲中。莫道歸來無路通。鐘扣堦前清夢覺。日移塔影上梧桐 頌本來面目曰。描不成兮畵不就。丹青恨殺毛延壽。何須千里憶招君。霜月秋清眉目秀(徹也融嗣)。
法華博庵仁禪師
雪夜小參。庭前柏樹子。不會西來大意。帶累青山。愁得頭白。十字街前石敢當。縮項嗟吁。惟有滕六神。忍俊不禁。平空起舞。將園林樹木。變作玉蕋瓊枝。韓昌黎策馬不前。孟浩然尋梅無路。慧可因之堅立。元亮因之高臥。山僧今夜不可無半點熱腸。也要向諸人冷竈裏著火。連卓拄杖曰。照顧鬚眉 頌德山托鉢曰。衝寒策杖破烟霞。為訪梅花過嶺斜。幸有東君能解意。暗傳春信到山家 頌魯祖面壁曰。斯門未入已先知。疑欲相逢隔水泥。莫謂春歸無覔處。杜鵑啼在落花枝(用中睿嗣)。
無錫惠泉三墖聖心達禪師
小參。今之知識。慈悲太煞。今之學者。履踐難明。親師之念不真。學道之心不切。以致叢社凋零。法苑荒蕪。所以山僧入院之初。向九龍峰頂。覓箇不自欺的漢。遂召眾曰。有麼有麼。良久。卓拄杖曰。放待冷來看 江南撫院慕鶴鳴。請上堂。家珍運出毗耶城。供具雲興覿面呈。三萬二千獅子座。盛來香飯滿盂擎。不二法門無內外。姑蘇月映惠泉明。松青鶴望千年翠。花放鳥鳴萬壑清。蒲團坐鎮青山下。每日焚香賀太平。丈室端居無一事。元機密契樂無生。虎丘名勝梁溪接。總賴維摩作翰屏。然雖如是。且道。山僧恁麼舉揚。還當得宗乘中事也無。良久曰。堂堂一默誰能委。只許曼殊作者聽 上堂。梁溪古名藍。山水最幽深。野色千家翠。花香萬壑陰。鳥啼晴日湧。漁唱夕陽沉。錦帆飛瑞靄。玉笛弄清音。茶社接歌管。烟島繞雲林。沙汀近月渚。柳岸鎻梅亭。頭頭諸佛國。處處祖師心。舉揚第一義。總入不二門。打開大寶藏。受用盡黃金。大眾還見大寶藏麼。九點高峰懸舜日。二泉噴玉沐堯天 頌溈仰摘茶因緣曰。陽春白雪韻偏佳。琴遇知音兩作家。彈罷玉絃歸去後。清風明月徧天涯(美發淳嗣)。
昌化不器珏禪師
韋天開光上堂。前是三門佛殿。後是方丈僧堂。左廚案右庫房。一一咸承護法力。識得自心心即佛。護持常住佛即心。喝一喝 僧問。祖孫異世。一一親承。未審。承紹箇什麼。師曰。鼻孔向下垂。曰。恁麼則不須重註脚。師曰。眉毛眼上橫 問。師子林中師子吼。臨濟宗旨請師宣。如何是第一元。師曰。如意兩箇角。曰如何是第二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