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6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全书-清-超永-第702页

堂。乃揮拂曰。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不去不住。如皓月之凌空。光輝八極。燭照萬方。有時坐斷千差。有時放開一線。放開一線。紅塵浩浩之中。橫拖布袋。何妨等個人來。坐斷千差。寂寂孤峰頂上。冷靠繩床。却好共留雲住。所謂法無定相。遇緣即宗。萬法本閒。惟人自閙。若是久參英彥。自然頓歇馳求。南泉水牯。閒牧磵北溪南。眠雲嘯月。叨蒙。
  聖主洪庥。三聖瞎驢。蹴踏嶺頭山下。運水搬柴。盡是祖師活計。現前大眾。還有報德酬恩者麼。良久揮拂曰。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送華嚴揆進院。日佛大人傳。
  旨命上堂。欲入西山已有年。近承 恩賜白雲巔。借兄楖栗橫肩上。偶爾成文是宿緣。若論斯道。本無住相。動止隨緣。拈起則剎剎塵塵。盡在華嚴境裏。放下則人人物物。統歸選佛場中。異口同音。誦佛聲于聖境。淨土不隔于纖毫。通力合作。移金錫于雲端。靈山豈分乎今古。況知宗而不知經律者。謂之增上慢比丘。知經而不知宗律者。謂之不淨行說法。知律而不知宗教者。謂之破戒佛子。止如華嚴和尚。不舍一法。三身具足。四智隨心。能報 天庥之厚德。深酬佛祖之弘慈。萬方普被。八極同霑。更喜滿自青山。鵲噪鴉鳴。同談般若。幸叨吾。
  皇上苑。溪光山色。全露遮那。事如是。理如是。圓融難盡。日殊勝。月殊勝。妙用無邊。諸仁者。且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應驗在甚麼處。揮拂顧左右曰。 皇天無親。惟德自輔 圓教寺裕親王。啟建大悲期圓滿。請上堂。乃驀豎拂子曰。此是大悲千手眼。復放拂子曰。此是圓滿陀羅尼。不涉數量名言。不落見聞知解。直下轉轆轆活潑潑地。與物作則。為瑞為祥。建法因人。無偏無黨。都盧是個大解脫法門。以此消愆。如湯沃雪。以此廸福。福增無量。乃至天地得之以清寧。日月得之而流行。凡有所為。無不殊勝。名之曰牟尼珠如意寶。至于身班 帝穆。能副人天之喜。爵重珪璋。永承家國之榮。事理雙彰。古今一貫。祇如今日佛事功圓一句。又且如何。良久曰。頂門放出摩醯眼。照徹三千及大千 供齋米上堂。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古人恁麼道。難補饑瘡。不若今日王府中傾出幾十大斛。一任諸人飽飡細嚼。永絕饑虗。水邊林下。東觸西觸。不犯他人苗稼。何須更用索頭。山僧恁麼說話。意在于何。良久曰。休休。山僧不學老金牛。鼻繩為爾掀翻也。窮目還須更上樓 問。如何是西來大意。師曰。六月火燒山 問。萬緣放下。因甚這個放不下。師曰。五戒未持在 問。拄杖與和尚眉毛。相去多少。師曰。隔一線 問。如何是乾矢橛。師曰。火燒不著。水浸不爛 問。鐵船浮海面。不載往來人。未知等個阿誰。師曰。數不到你 問。如何是日面佛月面佛。師曰。山僧只有拄杖。僧作禮。師便打 問。靈鋒在握。誰敢當前。師作怕勢。僧作禮曰。驚動和尚。師曰。草裏漢(大博乾嗣)。
京都海會聖心覺禪師
薊州玉田王氏子。上堂。蘇州有常州有。象王回顧。獅子哮吼。踏倒須彌。露出北斗。咄咄咄。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不是楊岐驢。亦非子湖狗。看取東山水上行。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有個甚麼。以拂子打圓相曰。向這裏會去 上堂。風寒思衣。喫飯思飽。寒也不寒。飽也不飽。生處更要熟。熟處便生巧。打破趙州關。長安路不遶。深防子湖狗。直下露牙爪。多少參方客。個個被他咬。擬議若思量。東方日出卯。會得在途中受用。不會則饑思煎。餓思炒 上堂。一不做二不休。截斷中間沒兩頭。明明歷歷通今古。個事從來不記秋。薰風至殿閣幽。無影林中牧白牛。自從食盡欄邊草。在處風光豁兩眸(大博乾嗣)。
薊州盤山佛藏正禪師
上堂。人境雙彰。萬法嵸然。照用齊施。三乘密布。且道。人境雙忘照用俱泯一句。又作麼生。良久曰。白雲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萬器同金。萬車共轍。眼上橫眉。口中藏舌。于此了然。何用別說佛祖最上機。萬里一條鐵(大博乾嗣)。
京都隆禧容宇貴禪師
上堂。法印高朗。如晴日麗中天。至道常弘。似秋蟾映滄海。塵塵普照。剎剎全提。接有情總登上乘。化無相咸明實義。此是佛祖慈悲。權宜利濟。若是祖師門下。本自圓成。毫無造作。棒喝交加。猶為節外。大眾還會麼。當知清白傳家客。洗耳河邊不飲牛 國戚請上堂。火不待日而熱。風不待月而凉。鶴長鳧短。鵠白烏黑。花開逢綵石。竹裏見紅泉。眾中還有會得者麼。卓拄杖曰。鳳凰樓下交天仗。烏鵲橋邊敞御筵 上堂。西來的的意。千聖莫能譚。開口成雙橛。揚眉落二三。枯榮一任彼。甘苦自家諳。大眾。三條椽下。七尺單前。且道是個甚麼。良久曰。參 上堂。眼中著百千萬億須彌山。不剩一塵。耳中承百千萬億香水海。不餘一滴。無足人能行。無口人能言。且道。人人本有。個個不無。是神通妙用。是法爾如然。喝一喝曰。盡思共度量。不能測吾智(大博乾嗣)。
京都勝果景山禪禪師
吳江人。臘八供法衣。上堂。提起袈裟角曰。西天四七傳持。東土二三授受。直至如今。不曾移易一絲頭許。今乃世尊證道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