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6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全书-清-超永-第581页

二俱作家否。師曰。各不相借。曰三聖又道。瞎却一城人眼。師曰。善入音聲陀羅尼。曰寶壽休去。足可觀光。師曰。踞虎頭收虎尾。乃曰。夫山木為良匠所度。而定于斧斤。瞎却鎮州一城人眼。雖是魯班繩墨。其奈寶壽不雕之心何。問話僧。復出曰。和尚莫錯判古人。師隨聲便打。歸方丈 晚參士問。稱西方有聖。況老子為龍。喚孔子是箇甚麼。師曰。是箇丘乙己。士呵呵大笑。師便打。乃曰。帀帀風雲走電光。鳳毛麟角盡騰驤。須彌脚下烏龜子。猶拽泥沙舊處藏 上堂。入黃檗之室。太歲臨頭。造慈明之門。時命在坎。彌天鐵棘。帀地金錘。烏飛兔走機深。裂石崩巖語峻。正當交鋒無迹。物義不傷大家。遇境逢緣。宏通宗要。續此一派。名下無虗人。喝一喝曰。滅吾宗者。不知是誰 上堂。問一向灰頭土面。珍惜寶藏。今日四眾臨筵。敢請大開布施。師曰。羅漢也不敢草草。曰祇如臨濟綱宗。為甚麼捻聚得來底。却分疎不下。師曰。是誰之過。曰分疎得下底。為甚麼捻聚不來。師曰。莫謗臨濟好。曰今日又要分疎。又要捻聚。師曰。又謗山僧。曰如何是一句中具三元。師曰。古人面目現在。曰如何是一元中具三要。師曰。半幅全封。曰如何是第一元。師曰。鬼爭漆桶。曰如何是第二元。師曰。是甚破草鞵。曰如何是第三元。師曰。盞子撲落地。楪子成七片。曰如何是第一要。師曰。良馬見鞭影而行。曰如何是第二要。師曰。獅子一滴乳。迸散十斛驢乳。曰如何是第三要。師曰。一時點下。曰如是則臨濟宗風至今不墜。師連卓拄杖三下。問應時及節。懇乞提唱。師曰。天寒無被葢。曰承此恩力者誰。師曰。凍不殺即打殺。乃曰。正人說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直得剝盡羣陰。珠回玉轉。日南長至。草偃風行。任他輥出木毬。端的捉來。舊處安竟。雪庭心抽却。雲門顧莫把。香巖挂在樹 晚參。譏人說葛藤禪。罵人說無事禪。也須通身是眼。乃不失自家眼。驀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曰。你要罵人麼。沒者閒工夫 住北京薦福山隆恩寺。康熈乙丑四月十三日。
  聖旨到山。至十四日。召入玉泉宮問道。回上堂。風生大野。日照巖廊。山河奏乾闥婆之琴聲。草木含祇陀林之金色。輝騰今古。蔭覆人天。展過量提持。蘊逸羣作略。聞聲悟道。單聞此道。見色明心。惟明此心。苟能撥草瞻風。乘時湊汩。五雲瑞彩咸彰。至化二曜長祥。並屬照臨。不須三印高懸。便見十身調御。百億國土。百億毫端。現無量無邊殊勝莊嚴。作無量無邊廣大佛事。俾一切人。各具金剛正體。一切物。同轉秘密法輪。生佛共樂堯年。世界全光舜德。逢人莫敢不出。傳法特救迷情。祇如上升梵世。高駕須彌。還落階級也無。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 上堂。南泉一隻箭來也。雪峰一隻箭來也。隆恩一隻箭。大眾還見麼。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 上堂。放釋迦老子出氣。彌勒無容身之地。放彌勒出氣。釋迦老子無容身之地。文殊不解排難解紛。普賢掉頭而去。却被隆恩截住。若無近憂。不須遠慮 上堂。登絕頂於崑玉。觀滄海於截外。洋洋乎百谷之玉。杳杳乎九天之睹。擘開胸曰。淨五眼得五力。四維上下無倫匹。大都大用與大機。底事何能添一筆 七期晚參。好大眾。東邊立地。振鬣擺尾。西邊立地。衝波激浪。多是透網金鱗。話頭不識底是誰。按拄杖曰。把竿人 上堂。未屙已前。五千四十八卷。拈花已後。只有一箇頭陀。諸人請放過。隆恩却有箇相為處。拊掌一下曰。莫謗大般若 授顧溪翁居士法。上堂。不與萬法為侶。是無事不辦底人。能與天地同根。是鐵錘無孔底漢。有時染用染汙他。不得即塵勞而見佛。有時淨用淨潔他。不上過元途而抽身。以此為極。則青天也須喫棒。不以此為極。則明鏡何用當臺。大眾畢竟如何即得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 晚參。有心不是道。無心豈是道。斬斷有無心。是道不是道。但憑枯木重生艶。莫被寒灰燒殺人 頌世尊初生曰。冷地生椎沒奈何。更加燒熱不增多。後來只管重添火。一塊無明煉不過 頌產難因緣曰。無量劫來未殺生。殺生真是殺生手。白血如脂沃野寒。子兮母兮復何有 頌趙州勘二菴主曰。能言能笑。穿窬小盜。兩箇拳頭。十箇孔竅 頌香嚴上樹曰。倒著烟簑立險灘。離鈎香餌透還難。神鯨自是衝波去。不向空江照影寒 師于乙丑年十月示疾。十一月朔。師作訣書示左右。為歌名咄咄歌。次日師問。明日幾時。左右以三對。師曰。三期至矣。晨起沐浴更衣。作辭疏謝 恩。乃作垂問法語。與示禪徒。語畢將逝。嗣法士顧元登。請曰。和尚可無偈耶。復甦索筆。手書偈畢。微笑而逝。世壽五十四。僧臘三十八。塔于兜率。師有三會語錄。并所著湘谿集。行世(弘覺忞嗣)。
五燈全書卷第七十四
五燈全書卷第七十四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五世隨錄
報本伊[阿-可+九]哲禪師
重九上堂。登高須極頂。入海須至底。入海不至底。不知華藏之深。登高不極頂。不知宇宙之寬。無上妙道。亦復然也。今朝節屆登高。敢問現前作麼生是至深極頂底句。良久曰。諸人既道不得。山僧與汝別峰相見去也。遂下座 上元上堂。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