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寺右塢。
五燈全書卷第十八
五燈全書卷第十九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呈
法眼宗
南嶽下九世
清涼益禪師法嗣
杭州永明寺道潛禪師
河中府武氏子。初謁法眼。眼問曰。子於參請外。看甚麼經。師曰。華嚴經。眼曰。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屬。師曰。文在十地品中。據理。則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六相也。眼曰。空還具六相也無。師懵然無對。眼曰。汝問我。我向汝道。師乃問。空還具六相也無。眼曰空。師於是開悟。踊躍禮謝。眼曰。子作麼生會。師曰空。眼然之。異日因四眾士女入院。眼問師曰。律中道。隔壁聞釵釧聲。即名破戒。見覩金銀合雜朱紫駢闐。是破戒。不是破戒。師曰。好箇入路。眼曰。子向後有五百毳徒。為王侯所重在。師尋禮辭。駐錫於衢州古寺。閱大藏經。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薩戒。署慈化定慧禪師。建大伽藍。號慧日永明。請居之。師欲請塔下羅漢銅像。過新寺供養。王曰。善矣。予昨夜夢十六尊者。乞隨禪師入寺。何昭應之若是。仍於師號。加應真二字。師坐永明。常五百眾 上堂。佛法顯然。因甚麼却不會。諸上座。欲會佛法。但問取張三李四。欲會世法。則參取古佛叢林。無事久立 僧問。如何是永明的的意。師曰。今日十五。明朝十六。曰覽師的的意。師曰。何處覽 問如何是永明家風。師曰。早被上座答了也 問三種病人如何接。師曰。汝是聾人。曰請師方便。師曰。是方便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甚麼百鳥銜華。師曰。見東見西。曰見後為甚麼不銜華。師曰。見南見北。曰昔日作麼生。師曰。且會今日 問達磨西來傳箇甚麼。師曰。傳箇冊子。曰恁麼則心外有法去也。師曰。心內無法 問如何是第二月。師曰。月 問如何是覿面事。師曰。背後是甚麼 問文殊仗劒擬殺何人。師曰止止。曰如何是劒。師曰眼是 問諸餘即不問。向上宗乘亦且置。請師不答。師曰。好箇師僧子。曰恁麼則禮拜去也。師曰。不要三拜。盡汝一生去 眾參次。師指香爐曰。汝諸人還見麼。若見。一時禮拜。各自歸堂 問至道無言。借言顯道。如何是顯道之言。師曰。切忌揀擇。曰如何是不揀擇。師曰。元帥大王太保令公 問如何是慧日祥光。師曰。此去報慈不遠。曰恁麼則親蒙照燭。師曰。且喜沒交涉 師於宋太祖建隆辛酉九月十八日示寂。白光晝發。舉眾皆見。闍維舍利不可勝紀。有屠者。展襟就火聚。求獲七顆。開寶庚午。韶請建塔天台。
杭州報恩慧明禪師
姓蔣氏。幼歲出家。三學精練。志探元旨。乃南遊於閩越間。歷諸禪會。莫契本心。後至臨川。謁法眼。師資道合。尋回鄞水大梅山庵居。吳越部內。禪學者雖盛。而以玄沙正宗。置之閫外。師欲整而導之 新到參。師問。近離甚處。曰都城。師曰。上座離都城到此山。則都城少上座。此間剩上座。剩則心外有法。少則心法不周。說得道理即住。不會即去。僧無對 問如何是大梅主。師曰。闍黎今日離甚麼處。僧無對 師尋遷天台山白沙卓庵。有朋彥者。博學強記。來訪師。敵論宗乘。師曰。言多去道轉遠。今有事借問。祇如從上諸聖。及諸先德。還有不悟者也無。彥曰。若是諸聖先德。豈有不悟者哉。師曰。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殞去。彥不知所措。自是他宗泛學來者。皆服膺矣 漢乾祐中。忠懿王。延入府中問法。命住資崇院。師盛談玄沙。及地藏法眼宗旨臻極。王因命翠巖令參等諸禪匠。及城下名公。定其勝負。天龍長老問曰。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此經出。未審此經從何而出。師曰。道甚麼。天龍擬進語。師曰過也。資嚴長老問。如何是現前三昧。師曰。還聞麼。嚴曰。某甲不患聾。師曰。果然患聾。師復舉雪峰塔銘。問諸老宿。夫從緣有者。始終而成壞。非從緣有者。歷劫而長堅。堅之與壞即且置。雪峰即今在甚麼處。(法眼別云。祇今是成是壞)宿無對。設有對者。亦不能當其徵詰。時羣彥弭伏。王大喜悅。署圓通普照禪師 上堂。諸人還委悉麼。莫道語默動靜無非佛事好。且莫錯會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汝還見香臺麼。曰某甲未會。乞師指示。師曰。香臺也不識 問離却目前機。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汝何不問。曰恁麼則委是去也。師曰。也是虗施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特地伸問。是甚麼意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十萬八千真跋涉。直下西來不到東 問如何是第二月。師曰。揑目看花花數朵。見精明樹幾枝枝。
金陵報慈行言玄覺導師
泉州人也。上堂。凡行脚人。參善知識。到一叢林。放下瓶鉢。可謂行菩薩道。能事畢矣。何用更來這裏。舉論真如涅槃。此是非時之說。然古人有言。譬如披沙識寶。沙礫若除。真金自現。便喚作常住世間。具足僧寶。亦如一味之雨。一般之地。生長萬物。大小不同。甘辛有異。不可道地與雨。有大小之名也。所以道。方即現方。圓即現圓。何以故爾。法無偏正。隨相應現。喚作對現色身。還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