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56-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严统-明-通容-第367页

來。曰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劍。師曰。切忌傷鋒犯手。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師子。師曰。真箇可憐生。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師曰。不得面前背後。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曰。却須參始得。曰探竿影草驗來人。一喝須教海岳昏。不是法王親的子。等閒誰敢踏渠門。師曰。且緩緩。上堂。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鏡已破法不存。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因看弄傀儡上堂。鬼面神頭線索牽抽。神頭鬼面牽抽索線。幾多觀底看底。將謂是紅粉佳人。當場妙舞手裏。把柄輕羅白扇。山僧未免為諸人。揭翻布幕去也。卓拄杖。曰伶俐衲僧一見便見。上堂。露地白牛黑黑。是處尋他不得。山青水綠似有如無。眼見耳聞依稀彷彿。全不顧時蹄角却在。纔動著時蹤繇已沒。月下閒將短笛吹。風前休把長繩勒。呵呵呵。也奇特。如今趂亦不去。自在東西南北。無準忌。拈香曰。盡道先師今日死。誰知今日是生朝。不知却有何憑據。紫栢黃檀一處燒。書真贊付高峯曰。上大今已無人。雪岩可知禮也。虗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
明州天童別山祖智禪師
順慶楊氏子。十四得度。聞僧誦六巖語悅之。時巖住蘇之穹窿。亟往從焉。後見無準於雪竇。準知是法器待之彌峻。時或棒喝交下。一語不少貸。師擬對。輒噤不能發。繇是知解都喪。久而言曰。吾生平伎倆皆死法。今見此翁始行活路。既而準移徑山。命師分座。寶祐丙辰。被旨住天童。一囊一鉢縛茅以居。上堂。舉。麻谷問臨濟。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濟曰。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速道。速道。谷近前。拽臨濟下禪牀。却坐。濟近前曰。不審。谷擬議。濟便喝。拽下禪牀却坐。谷便出去。師曰。賊隊相逢午夜時。攙旗奪鼓討便宜。驀然天曉重相見。滿面羞慚各自歸。庚辰九月旦。示眾曰。雲淡月華新。木脫山骨露。有天有地來。幾箇眼睛活。有省問者。師曰。不及相見。各自努力。越十日夜分。囑後事已。叉手而寂。
環溪一禪師
頌即心即佛話曰。即心即佛。砒霜狼毒。起死回生。不消一服。
杭州淨慈斷橋妙倫禪師
台之黃巖徐氏子。初見谷源於瑞巖。聞麻三斤話疑之。忽閱楞伽。至蚊蟲螻蟻。無有言說。而能辦事。豁然有省。次謁無準於雪竇。準以狗子因何有業識。令師下語。凡三十轉不契。師曰。可無方便乎。準以真淨所頌答之。師竦然。良久。聞板聲通身汗下。頓脫知見。出世祇園。遷瑞巖國清。至淨慈。上堂。荊山有玉。獲得者不在荊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無位真人。證得者出入不在面門。驀拈拄杖。橫按曰。會麼。幽州江口石人蹲。上堂。舉永明潛初參法眼。眼曰。子參請外。看什麼經。潛曰。華嚴眼曰。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潛曰。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六相。眼曰。空具六相不。潛無對。眼曰。何不問去。潛却問。空具六相不。眼曰。空潛開悟。眼曰。子作麼生會。潛曰。空。眼然之。師曰。空兮空兮無背面。拈起豁然成兩片。擔向南屏山角頭。千古萬古少人見。要見麼。以拂子打圓相曰。金烏飛上琉璃殿。臨終集眾。入室作書。辭諸山。及魏國公。公使人問曰。師生天台。因甚死在淨慈。師曰。日出東方夜落西。書偈而化。
明州天童西巖惠禪師
示眾。舉。金峯因僧問。是身無知。如土木瓦石。此意如何。峯下禪牀。扭僧耳朵。僧負痛作聲。峯曰。今日始捉著箇無知漢。僧作禮出。峯召闍黎。僧回首。峯曰。若到堂中不可舉著。僧曰。何故。峯曰。大有人笑。金峯老婆心。師曰。扁舟劃斷曉江雲。一曲高歌遠送君。驚起灘頭野鴨子。海天飛去不成羣。頌六祖傳衣話曰。不作樵夫作碓夫。只將脚力驗精麤。知他踏著踏不著。和米和糠到鉢盂。
月坡明禪師
舉僧問子湖。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否。湖云。達。僧云。真正理作麼生達。湖云。霍光當時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什麼人作。僧無語。師頌曰。手裏絲綸卷復舒。扁舟撩撥洞庭湖。忽然惡浪翻空去。收拾歸來一伎無。
希叟曇禪師
舉。僧問南泉。師歸丈室將何指南。泉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來失却火。頌曰。奴顏婢膝走人間。羞見羊裘七里灘。文叔雖為天子貴。子陵元作故人看。
杭州靈隱退耕寧禪師
上堂。目前雨餘山色翠。座間風暖鳥聲喧。拍禪牀一下曰。堪笑老胡無轉智。少室峯前坐九年。上堂。極目千峯鎖翠。滿空柳絮飛綿。可憐無位真人。一向草宿露眠。啞。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靈隱薰禪師法嗣
  杭州淨慈愚極慧禪師
參石田。田舉。雲門念七話無人下語。忽有僧纔跨門。田曰。雪峯輥毬。師在傍領悟。說偈曰。雲門念七。雪峰輥毬。白蘋紅蓼。明月孤舟。田頷之。
杭州中竺雪屋珂禪師
上堂。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且道。衲僧知箇甚麼。知道飯是米做。直饒恁麼。閻羅老子。索飯錢有日在。題初祖贊曰。一葦截流。深心叵測。梁土太平。魏邦著賊。師以宋鼎既遷。即謝寺事。金山默庵覺禪師雅知師。時元兵下江南。庵被總兵伯顏協。而置之幕中。從至武林。默庵言於伯顏。請師住靈隱。親持請疏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