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32-中国撰述史传部朝鲜僧史-东国僧尼录---第3页

。自導輿者。從涅槃門出。大眾咸疑。失聲號哭。師[(厂@云)*頁]曰。賢力努力。無以余故中輟也。吾行當止於驪興耳。至漢江。謂護送官卓詹曰。吾疾劇。乞舟行泝流。七日方至驪興。又謂卓曰。欲少留。俟病間即行。卓勉從之。寓神勒寺。五月十五日。卓又督行急。師曰。是不難。吾當逝矣。是日辰時。寂然而逝。郡人望見五色雲盖山頂。既火之洗骨。無雲而雨者。方數百步。得舍利一百五十五粒。禱之分為五百五十八。四眾得之灰中。以自秘者。莫知其數。神光照耀。三日乃已。釋達如。夢見龍盤繞臺下。其狀如馬。及以喪舟還檜岩。無雨水漲。皆驪龍之助云。八月十五日。樹浮屠於寺之北崖。頂骨舍利。厝于神勒寺。示其所終也。覆以石鍾。戒其無敢訛也。事開于 朝。
  年甫冠。隣友亡。問諸父老曰。死何之。皆曰所不知也。中心痛悼。走入功德山。投了然師祝髮。師曰。汝為何事出家。對以超三界利羣生。且請開示。曰汝之來。此是何物耶。曰此能言能聽者能來爾。但未知修進之術。曰吾亦如汝猶未之知。可往求之有餘師。至正甲申至檜岩。晝夜獨坐。忽得開悟。尋師中國之志決矣。戊子三月至燕都。參指空。畣問契合。十年庚寅正月。空集眾下語。無能對者。師出眾吐數語。三拜而出。空西天百八代祖也。是春南游江淛。秋八月參平山。山問。曾見何人。曰西天指空。日用千釰。山云。且置指空千釰。將汝一釰來。師以坐具提山。山倒在禪□□□賊煞我。師曰。吾釰也能殺人能活人。乃扶起。山以雪岩所傳及庵衣拂子表信。辛卯春。抵寶陀洛迦山。拜觀音。壬辰至伏龍山。參千岩。適集江湖千餘人選入室。岩問所自。師既答。岩云。父母未生前。從甚處來。師曰。今朝四月初二日。岩許之。是歲北還。再參指空。空授以法衣拂子梵書。於是游涉燕代山川。蕭然一閑道人也。名聞于內。乙未秋。奉 聖旨住大都廣濟寺。丙申十月望。設開堂法會。 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兒。賜金爛袈裟幣帛。 皇太子。以金爛袈裟象牙拂子來錫。師受袈裟問眾曰。湛然空寂。本無一物。粲兮爛兮。從何而出。眾無對。徐曰。 九重宮金口中。乃披。拈香祝 聖陞座。橫按拄杖。下數語便下。戊戌春。辭指空。得授記東還。且行且止。隨機說法。庚子入臺山居焉。辛丑冬。 上遣內詹事方節。迎入京。請說心要。賜滿繡袈裟水精拂子。 公主献瑪瑠拂子。 太后親施布施。請住神光寺。固辭。 上曰。於法吾亦退矣。不得已即行。十一月。紅賊蹂躙京畿。舉國南徙。僧徒震惧請避賊。師曰。唯命是保。賊何能為。數日請益急。是夕夢一神人。面有黑誌。俱衣冠作禮曰。眾散賊必滅寺。願固師志。明日至土地神。座視其貌。則夢所見也。賊果不至。
  平生未甞習世俗文字。有請題詠。操茟立書。若不經意。理趣深遠。晚好黑戲山水。逼道栦。嗚呼。道既通。多能也宜哉(并李穡撰禪覺塔銘)。
  懶翁。母夢見金色隼。飛來啄頭。忽墜卵。五彩爛然。入懷中。因有娠(生選)。
冠宣
山人也。
  金富軾。討西京賊妙清。有山人冠宣應幕。荷大斧先出擊賊。殺數十人。官軍乘勝大破之(勝覽)。
法言
智葵文。出屯慈惠寺。契丹主復遣乙凜擊之。蔡文興思政僧法言。率兵九千。迎擊于林原驛南。斬三千餘級。法言戰死(會綱)。
順應 理貞
兩大士。入中國求法還國。時新羅哀莊王。王后患發背。遣中使告之。師授以王色線。其便還報於王。王依言試之。患差。王感之。剏立海印寺。
  昔梁朝寶誌公。臨終以踏山記囑門徒曰。吾沒後有高麗二僧。求法而來。以此記付之。後果有順應理貞兩大士。入中國求法。誌公門徒見之。以踏山記付之。并說臨終時語。順應聞而問法師葬處。而往尋之。云人有古今。法無前後。七日七夜入定請法。墓門自開。誌公出為之說法。以衣鉢傳。又賻蟒皮鞋。仍囑曰。汝國牛頭山西。有法佛大興處。汝等還國。可剏立別裨補大伽藍海印寺。言訖還入。二師還國。至牛頭山。自東北踰嶺而西。遇獵人問曰。汝等因獵遍閱此山。有可以剏寺地否。獵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處。多有鐵瓦。宜往觀之。二師到水泊處見之。甚叶其意。藉草而坐入定。頂門放光。紫氣衝天。時新羅第三十九王哀莊大王。王后患發背。良醫無效。王患之。遣使臣分往諸方。冀得碩德異僧。倘蒙扶救也。中使於路上望見紫氣。疑其有異人。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數十里許。溪深峽束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見一狐緣岩而去。中使心異之。隨之而後。及見二師入定。光從頂門出。敬信禮拜。因請邀還王宮。二師不許。中使乃以王后發背之患告之。師授以五色線曰。宮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樹。師曰。持此線一頭繫於梨樹。一頭接於瘡口。即無患。其使還報於王。王依言試之。梨枯患差。王感之敬之。使國人剏立茲寺焉。時哀莊王三年壬午(并海印寺古藉)。
  順應讚曰。東護大師。南行童子。身一片雲。志千里水。浮囊永思。捨筏歸止。彼岸此岸。喻指非指。天業受禪。猶如覺賢。牛頭垂祫。象[网-(ㄨ*ㄨ)+又]撢玄。岩扄選勝。海岸提圖。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