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本均作『太』。
#3 左右耳守寸:四庫本、輯要本列入注文,均作『左右耳為守寸』。
#4 俠:四庫本作『夾』。
#5 真:此下四庫本、輯要本均有『者』字』。
#6 矣: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7 也:四庫本、輯要本均作『爾』。
#8 亦時出授爾:四庫本、輯要本均無此句。
#9 矣: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0 也: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1 以: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2 雌真一之要,亦自不授之矣:四庫本、輯要本均缺。
#13 夫不盡修於九官兩句:疑中衍『九官』二字,按行文當作『夫人不盡於九宮者,官中亦空耳』。四庫本、輯要本則均作『夫不盡修於九宮,九官中亦空耳』。
#14 不復問之: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5 者:原誤作『有』,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16 衣貌色服如上:四庫本、輯要本均作『貌如嬰兒始生之狀,坐在金床玉帳之中,著紫誘錦衣,腰帶流火之鈴,無質而赤光,動之聲聞十萬里。』
#17 次: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8 也: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9 亦: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0 亦可: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1 太一: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太上』。
#22 自:原誤作『月』,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23 矣:四庫本、輯要本均作『也』。
#24 而:四庫本、輯要本均作『必』,義勝原本。
#25 復有: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6 身: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7 化: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8 微:此下四庫本、輯要本均有『則』字。
#29 兼行之者: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0 一神:此上四庫本、輯要本均有『則』字。
#31 紫房:此上四庫本、輯要本均有『蓋』字。
#32 若單得受一道者』 四句:四庫本、輯要本作『若單得一道,但注心於一者,則三元不備,差可長生不死』。
#33 已:四庫本、輯要本均作『也』。
#34 者: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5 也: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6 並是:四庫本、輯要本均置前文『三文』之下。也: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7 矣: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8 旨: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39 形:四庫本作『狀』。
#40 形:四庫本作『狀』。
#41 星:此下四庫本、輯要本均有『君』字。
#42 矣:四庫本、輯要本均作『焉』。
雲笈七籤卷之五十一
祕要訣法行持事要
八道命籍
《八道命籍》,一名《八間》,一名《八達》,又名《八解纏綿釋結謝罪延福妙經》。太素三元君受於自然之章,封於太上靈都紫房之內,金章玉華三百人侍衛典香,東海小童、四極真人、西城王君封於峨媚之山西室之中,萬劫一傳。有玄名帝簡紫、字青宮玉藏之人,千年之內聽得三傳。上學之子不得此文,虛困山林,終不得道。所謂八道者,日月四時八節所行也。日行赤道,月行黃道,黃赤二道,陰陽之所恒行。至於立春、春分日,月行青道二;出黃道東立夏、夏至日,月行赤道二;出黃道南立秋、秋分日,月行白道二;出黃道西立冬、冬至日,月行黑道二,出黃道北此八道也。日月行八道之日,各有變化。翩飛蠕動,含炁之流,草木飛沉,隨緣感應,改故易新,輕者或更重,重者或更輕,善惡迴換,炁象之運,自然而然。上學真人,因變行化,習吉除凶,進善黜惡,申明棄暗,入正治邪,練偽成真,厲思登聖。其法高妙,玆道玄通,故曰八達,至極無窮矣。
一道命籍,立春清朝北望,有紫綠白雲者是太上三元君三素飛雲也。正存之,叩頭搏頰各九,心禮四拜,再密咒曰:
曾孫名今日幸遇呂兀君出行,願得長生,侍給輪轂。餘所言隨人意也。某病乞差,某厄乞度,某灾乞消,某事乞果,三見雲轝白日昇仙,不須復存思千百所施為,行此必有仙錄,是故謂之八道命籍也。
二道命籍,春分夜半子時東北望,有玄青黃雲是太微天帝君三素雲也,存思密咒皆如上法。
三道命籍,立夏清旦北望,有紫青黃雲者是太極上真君三元內宮真人三素雲也,存思密咒皆如上法。
四道命籍,夏至清旦南望,有赤白青雲者是扶桑大帝君三素雲也,存禮密咒皆如上法。
五道命籍,立秋清旦正西望,有白赤紫雲者是太素真人天皇白帝君三素雲也,存禮密咒皆如上法。
六道命籍,秋分清旦南望,有素赤黃雲者是南極真人上皇赤帝三素雲也,存禮密咒皆如上法。
七道命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