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
蘧伯玉曰:“君子之人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其发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
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盖道求而未之得也。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故曰:于彼乎!于此乎!
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
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礼记郊特牲》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腶修而已矣。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而食尝无乐。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旅币无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
朝觐大夫之私觌,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庭实私觌,何为乎诸侯之庭?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钖,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觌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
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君之南乡,荅阳之义也。臣之北面,荅君也。
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荅己也。
乡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
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
孔子曰:“三日齐,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乡于北墉下,荅阴之义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溜,而国主社,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