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角、亢与氐郑衮州,房、心宋豫尾、箕(燕)幽。斗、牛、须女吴越扬,虚、危齐之青州方。营室东壁卫并墟,奎、娄共胃鲁之徐。赵之冀州为昴、毕,觜、参分野乃魏益。东井舆鬼秦之雍,柳、星、张周翼、轸(楚)荆。
岁阳(从《尔雅》)
天干甲自阏逢详,乙、丙旃蒙柔兆彰。丁为缰圉戊著雍,己曰屠维庚上章。辛岁重光壬元黓,癸居其末是昭阳。
岁名
子、丑困敦、赤奋若,寅年则曰摄提格。卯为单阏辰执徐,巳岁名之大荒落。午曰敦牂未协洽,申为涒滩酉作噩。戌年纪之以阉茂,亥大渊献地支末。
月阳
甲毕乙桔丙曰修,丁圉戊厉可详求。己则庚窒辛为塞,壬终癸极月阳留。
月名
正陬二如三月,四余五皋六为且。七相八壮共九元,十阳十一、二辜、涂。
四时(亦曰四气)
青阳春气好,立夏是朱明。秋日白藏候,冬则为元英。(《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二十四节(成歌)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二十令节
正月朔日为元日,亦曰元旦中天节。初七人日礼俗传,十五上元元宵夜。中和节在二月二,二月十五花朝是。立春五戊为春社,三月三日上巳节。踏青斗草皆上巳,清明前日为寒食。四月八日浴佛辰,龙华胜会自昔闻。四、五廿日号分龙,五五端午是天中。(五月十三为竹醉日,六月廿四日为荷花生日。)夏至三庚乃伏初,立秋后庚为三伏。立秋五戊名秋社,七月七夕是绮节。七月十五乃中元,八月望日中秋天。九九登高是重阳,冬至三戊腊祭详。腊月晦日乃除夕,一年令节可详记。
岁初八日(见《占书》)《北史 魏收传》及东方朔占书)
一鸡二为狗,三猪四卜羊。五牛六是马,七人八谷详。
十时
日中(午)则为王,食时(辰)乃为公。为卿在平旦(寅),为士是鸡鸣(丑)。夜半(子)实为皂,人定(亥)又为舆。黄昏(戊)为隶位,为僚日入(酉)时。晡时(申)知为仆,日眣(未)更为台。若问十二时,隅中(巳)日出(卯)赅。(二时阙,不在等)。
五夜
甲夜与乙夜,丙夜更与丁。戊夜乃五夜,亦即为五更。
十煇(《周礼》)
十煇首礻、象,镌、监更与闇。次则瞢、弥、叙,隮、想吉凶辨。
风云雷雨等说
阳性舒散阴性凝,阳蒸阴气云飞腾。云被阴抑即成雨,阳被阴激发雷声。雷破云出光成电,阳逐阴飞乃为风。阴气胁阳化雹粒,阳之专气霰以生。纯阳无阴气冲上,灼为彗、孛、飞流星。阴阳既和散于下,雨、露、霜、雪随时零。不和而散则为灾,雾、氛、曀、霾应气成。
八风(《史记 律书》)
东北条(一作融)风兴,东方明庶风。清明风东南,景风南方传。西南风曰凉,阊阖风西方。西北不周风,广莫北风名。(《吕氏春秋》风有八等:炎风、滔风、熏风、巨风、凄风、飂风、厉风、寒风。)
二十四番风(王逵《蠡海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节三候记详明。小寒一候放梅花,山茶、水仙次第夸。瑞香风至已大寒,兰花看过看山矾。立春刚到是迎春,樱桃、望春暖意薰。雨水菜花为一候、杏花、李花香暗透。惊蛰初至桃花开,棣棠、蔷薇花信来。春分节近看海棠,梨花、木兰送远香。清明细洒桐花雨,麦花柳花随风舞。时逢谷雨牡丹红,酴醿楝花风信终。
各方云气
齐云绛衣韩云布,宋云如车魏云鼠。楚云如日周如轮,卫云如犬秦美人(一作行人)。鲁云如马越云龙,蜀云囷仓赵牛同。
卷二 地理门
四大洲
东北洲名亚细亚,西洋东陲欧罗巴。阿非利加在西南,极西为亚墨利加。
上古九州(《淮南子》)
东南神州曰农土,次州沃土在正南。西南戎州滔土名,正西弇州并土连。
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肥土兼。济州成土在正北,东北薄州隐土全。正东阳州曰申土,上古九州纪《淮南》。
《禹贡》九州
九州始自冀、衮、青,次则徐州与扬、荆,豫、梁、暨、雍州有九,十二州加幽、并、营。
《尔雅》九州(殷制)
北方幽与冀,东衮营州是,南则徐、扬、荆,西雍中为豫。
周九州
冀州河内衮河东,东南扬州正东青,东北幽州河南豫,西雍南荆与北并。
周九服(《周礼 职方氏》)
王畿侯与甸,男邦采、卫、蛮,夷、镇兼藩服,周域可详参。
秦三十六郡(后置四郡附)
内史三川与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通。鄣郡会稽颍川郡,砀郡泗水薛郡明。东郡琅玡共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并代郡,巨鹿邯郸上党中。太原云中又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同。北地汉中与巴郡,蜀郡长沙暨黔中。后置桂林南海郡,象郡闽中卌郡明。
汉十三部(后汉同,称十三州郡)
司隶衮、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