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钱唐人,李迪高弟。工画飞走,花竹不及乃师。
朱绍宗,工画人物、猫犬,描写精神。隶籍画院,远过流辈。
王宗元,不知何许人。家居石桥,人遂名为“石桥王”。专学惠崇作池塘小景,颇有野趣。
戚仲,画院祗候。画山水平远颇工,常于画上反手题其名字。
周询,钱唐人,工画界画楼台。占籍后邸,少与人画,以是流传不多。
朱怀谨,钱唐人,工画小笔山水。谨守规矩,殊欠脱洒。
贾师古,钱唐人,画院祗候。画人物颇称停,得其闲逸自在之状,他则不闻。
梁楷,乃贾师古上足,亦隶画院。描写飘逸,青过于蓝,时人多称赏之。
王友端,不知何许人,工画猎犬,得其摇尾乞怜之态,每恨世不多见。
毛益,吴都昆山人,后入画院。善画翎毛、花竹,颇工疏渲,似欲飞鸣。
奏友谅,毗陵人,少为县吏。善画草虫,其花卉未可言工,特于蝉蝶之类,傅色轻妙,时人颇称之。
楼观,钱唐人,学马远,画山水、人物,尤甚粗俗。时人以其师承祖父遗稿,布置得趣,亦有爱之者。
苏汉臣,钱唐人,画院祗候。工画佛道神像,婴童人物,种种臻妙。
徐珂,苏汉臣之婿也。学妇翁画人佛,虽得遗意,颇能描写,其傅色则不及。
夏,钱唐人,理宗朝画院祗候。画山水人物极俗恶。宋末世道凋丧,人心迁革,遂滥得时名,其实无可取,仅可知时代姓名而已。子森,亦绍父业。
黄宗道,工画番骑,虽不逮环虔戡钤,亦得族帐部落放牧景意。平常多作《李陵陷番》、《苏武还汉》等图,传于世。
陈居中,亦工画番骑人物,可亚宗道。
王辉,钱唐人,理宗朝画院祗候,画道释人物颇工。尝用左手描写,人遂目为“左手王家”。子用之,继父业。
李东,不知何许人,理宗朝时,常于御街鬻所画。多画《村田乐》、《尝醋图》之类,不足以供清玩,仅可娱俗眼耳。
毕生,文简公诸孙,寓居吴郡,工画牡丹,甚有生意。无子,有婿姚亨,能继其业。
冯生,文简公族孙,自号怡斋,寓居吴郡。工画荷花,作风、晴、老、嫩四景。每花盛开,虽遇风雨,亦顶笠披蓑,伫立池边,观其变态,以资画笔。其留心若此,遂得时名。
颜辉,字秋月,庐陵人。宋末时能画山水、人物、鬼神,士大夫皆敬爱之。
令穰,字大年,赵艺祖五世孙也。官至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荣国公。游心经史,戏弄翰墨,尤得意于丹青之妙。
令松,大年弟也,亦善丹青。调麝煤作花果,尤善作狗,意态逼真。
竹谱详录
元李衎著。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生于宋淳祜五年(年),卒于元延丰右七年(年)。元仁宗皇庆间官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善画墨竹,初师王庭筠,继师法文同。出使交趾,深入竹乡,于竹之形色情状辨析精到。所著《竹谱详录》,凡七卷,第一卷“画竹谱”“墨竹谱”,第二卷“竹态谱”“墨竹态谱”,均为画竹精要。其中“墨竹谱”或传为赵孟烦夫人管仲姬所著,《书画传习录》已指其误。第三卷之后为“竹品录”,详载诸竹品目名色,与绘事无涉,故此编不录。
按李衍《竹谱》除总说一节外,各篇均附大量图谱,于刨竹之法及竹之形态描摹殆尽。据李衍自序,《竹谱》完成于大德三年(年),而刊本刻于延丰右末年,为元代版刻艺术中的珍品。只是原刊本今已难寻,可见的是清嘉庆间鲍廷博知不足斋的翻刻本,所幸翻刻极精,后人叹为李衎功臣。
竹谱详录
[元]李衎
序
黄太史有言:竹虽有谱记之者,然略而不精,吾欲作竹史,未暇也。太史殁且二百年于兹,岂无嗜好似古人者,而其事果属之谁将由竹之为物,自足以名世,有不待乎人之发挥,抑爱恶之不齐,而知竹者希。然虞周之际,取象于易,作贡于书,比德于诗,论纪录之盛,信于史也奚疑。使后世从而史之,亦孰以为非,予性淡泊,独草木臭味,未能忘情,而自谓于竹粗有知。盖少壮以来,王事驱驰,登会稽,涉云梦,泛三湘,观九疑,南逾交广,北经渭淇,彼竹之族属支庶不一而足,成得遍窥。于是益欲成太史之志。而不敢以臆说私测,为上稽六籍,旁订子史,下暨山经地志、百家众技、稗官小说、竺乾龙汉之文,以至耳目所可及。是诹是咨,序事绘图,条析类推,
俾封植长养、灌溉采伐者识其时,制作器用、铨量才品者审其宜,模写形容、设色染墨者究其微。繇古逮今,博载事辞,积累成编,雅俗兼资,庶几备方来之传,补往昔之遗。犹恨学疏而才劣,非略于卤莽,则弊于支离,故题日竹谱详录,而恶可名史以取讥。他日好事者为此君执南董之笔,或有考于斯。大德三年乙亥端阳日,蓟丘李衍仲宾父序。
予昔见人画竹,尝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