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1-书法

25-墨池琐录-明-杨慎-第3页

r>吕总云:怀素挥毫掣电,随手变化。
李白在开元间不以能书名,今其行草,不减古人。龙江梦馀录载其二帖是也。
郑子经论张即之、陈谠之书曰:速无为,所染如深焉,虽卢扁无所庸其灵矣。然则其自知耶?知则不为,此论足以砭俗。
倪止父云:东坡多卧笔,鲁直多纵笔,米老多曳笔。
山谷云: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札,然势亦穷,此似仲由未见夫子时气象耳。米尝评黄庭坚为描字,亦是好胜遇敌也。米元章评蔡襄书如少年女子,访云寻雨,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
苏子美似古人笔劲,蔡君谟似古人笔圆。劲易而圆难也。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著高于越多矣。王著,成都人,宋初为侍书。今之智永千文,著所补也,亦可乱真,无迹可寻。
徐浩书固多精熟,无有异趣,殆如倚市之倡,涂抹青红,反令人赠金皱眉也。
东坡云:君谟小字,愈小愈妙;曼卿大字,愈大愈奇。李西台字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不然,则是世说所谓肉鸭而已。其后林和靖学之,清劲处尤妙,此盖类其为人。东坡诗所谓: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可与和靖传神矣。
虞文靖公曰:大德、延祐之间,称善书者,必归巴西、渔阳、吴兴。巴西谓邓文原,渔阳谓鲜于枢,吴兴谓赵子昂也。以二人先于赵者,以齿叙耳。邓书太枯,鲜于太俗,岂能及子昂万一耶!文靖他日又曰:魏、晋以来,善书者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赵公之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此评始为的论。
王延之曰:勿欺数行尺牍,即表三种人身。言其难工也。
张怀瓘书继以章草,新意颇多。
有人问庄孔旸曰:张汝弼草书何如?孔旸曰:熟到极处,俗到极处。识者以为知言。
黄山谷云:近时士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盖前世已如此,今日尤甚。张东海名曰能草书,每草书,凿字以意自撰,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篆。文徵明尝笑之云:草书集韵尚未经目,何得为名书耶!
卷三
金张天锡君用号锦溪,尝集古名家草书一帖,名曰草书韵会。其所取历代诸家,汉则章帝、史游、张芝、崔瑗、崔寔、蔡琰、王瞻、罗晖、张超、赵袭、张越、徐幹。魏则曹孟德、少帝髦、曹植、韦诞、虞松、刘廙、杜畿、卫觊。蜀则诸葛亮。吴则皇象、贺邵。晋则成帝、司马攸、何曾、卫瓘、卫恒、韦昶、杜预、张华、嵇康、张翰、李式、刘瑰之、索靖、王允之、王导、王恬、王薈、郗鉴、郗愔、郗俭之、郗昙、庾准、庾翼、杨肇、卞壸、庾亮、王廙、谢安、卫夫人、谢璠伯、王羲之、王献之、王濛、王徽之、王浑、王戎、桓温、张翼、王岷、王珣、许静民、王洽、王敦、王述、王衍、纪瞻、王邵、王循、蔡克、王昙、沈嘉、陆机、陆云、温放之、谢敷、谢尚、詹思远、刘伶、谢万。前赵则刘聪、刘曜。后魏则崔景伯、崔浩、崔悦、王世弼、李思弼、刘懋、刘仁之、庾导、裴敬宪。宋则刘裕、太宗、谢灵运、孔琳之、薄绍之、范晔、羊谘、王敬和、丘道护、张茂度、卢循、沈约、裴松之、贺道力、羊欣。南齐则萧道成、源楷之、刘珉、褚渊、江夏王锋、萧慨、王僧虔、王志、王慈、张融。北齐则张景仁、赵仲将。梁则武帝、王克、任昉、傅昭、萧子云、刘孝绰、丁觇、萧思话、陶弘景、孔敬通、萧确、朱异、周弘让、阮研、庾肩吾。陈则始兴王、永阳王、江总、虞绰、沈君理、袁宪、毛喜、郑亻口、陈逵、顾野王、蔡景历、王彬、王公幹、蔡凝、伏知道、刘顗、蔡澄、陆缮。后周则泉元礼、王褒。隋则炀帝、智永、智果、房彦谦、窦庆。唐则太宗、高宗、则天、欧阳询、薛纯陀、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邬彤、杨师道、魏叔瑜、李怀琳、杜审言、张旭、李白、贺知章、孙过庭、王知敬、白居易、史麟、杜牧、裴行俭、张怀瓘、锺绍京、王绍宗、裴说、韦斌、李德裕、吴通玄、张諲、李翱、林杰、颜真卿、柳公权、郑虔、宋令文、魏元忠、陆希声、张志和、韩愈、卢知猷、萧俛、韩覃、王奂之、王承规、卫秀、洪元春、魏悌、韩偓、陆景融、周{山义}、李霄、张仲谋、裴素、胡季良、锺离权、徐峤之、章孝规、张廷范、萧遘,并释九人:怀素、怀仁、高闲、亚栖、■〈巬,言代夫〉光、景云、贯休、梦龟、文楚也。五代则杜荀鹤、薛存贵、杨凝式。宋则钱俶、苏舜元、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米芾、杜衍、蔡襄、周越、石苍舒、锺离景伯。金则王兢、高士谈、任询、党世杰、赵沨、王庭筠、赵秉文、史公奕、王仲元、张瑞童、王曼庆。闲闲居士赵秉文为之序曰:草书尚矣。由汉而下,崔、张精其能;魏晋以来,锺、王擅其美。自兹以降,代不乏人。夫其徘徊闲雅之容,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拔之气,卓荦跌宕之志,矫若游龙,疾若惊蛇,似邪而复直,欲断而还连,千态万状,不可端倪,亦闲中之一乐也。初,明昌间,翰林学士承旨党文献公始集数千条,修撰黄华王公又附益之,兵火散落,不可复见。今河中大庆关机察张公君用,类以成韵,捃摭殆尽,用意勤矣,将板行以与士大夫共之。窃谓通经学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