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天猾四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天猾。”《河图》曰:“”《春秋纬》曰:“天猾主招乱者。”《春秋纬》曰:“人主自恣,不备古王,逆天暴物,则天猾起,如众马,斗于邦,地跃琼,曰反光。”
天冲五
《河图》曰:“天冲,岁星之精,流为之。”刘向《洪范》曰:“天冲,其状如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冲。”《春秋潜潭巴》曰:“天冲主灭位。”《春秋运斗枢》曰:“冲星出,臣谋主,武卒废,天子亡。”《运斗枢》曰:“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宪。”(宋均曰:抱,犹向也;极,北辰也;泣,言有泪众也;帝,大帝,即北辰也。血浊如雾,雾浊如血。)
国皇六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国皇。”《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国皇。”巫咸曰:“国皇之星,大而赤,类南极老人星也。”《春秋纬》曰:“国皇主灭奸。”《春秋合诚图》曰:“国皇主内冠,一曰主内难。”《春秋考异邮》曰:“国皇星见则兵起,天下急。”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灵光和中,国皇星见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状,十馀日,不见。占曰:国皇为内乱,外内有兵丧。其后黄巾贼张角烧州郡,朝廷遣将讨平,斩首十余万级。中平年,宫车晏驾,大将军何进令司隶校尉袁绍私募兵千余人,阴射洛阳城外,窃呼并州牧董卓,使将兵至京都,共诛中官,对战南北,宫及阙下,死者数千人,燔烧宫室,迁都西京。及司徒王允与将军吕布诛卓,卓部曲将郭汜、李催提兵攻长安,公卿百官吏民战死者亦且万人,天下之乱,皆自内发。”巫咸曰:“国皇星所指,其下起兵,兵强;或曰:其冲不利。”石氏曰:“国皇星入天库,兵起亡地。”《荆州占》曰:“国皇入紫宫,国有大变,兵起。又曰:人主有忧。”《荆州占》曰:“国皇星入紫宫,兵起,得地。”
反登七
《河图》曰:“岁星之精,流为反登。”《春秋纬》曰:“反登主夷分。”《春秋纬》曰:“皆少阳之精,司徒之类,青龙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恣虐为害,主失春政者,以出时冲为期,皆主君征也。”
析旦八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析旦。”(或曰:招旦。)《春秋纬》曰:“析旦主弱符。”《春秋纬》曰:“析旦横出,浊百尺,为相诛灭。”
蚩尤旗九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蚩尤旗。”(按《皇览塚墓记》曰:蚩尤塚在东郡寿张县阙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述征记》曰:须昌县阙乡有蚩尤冢,或云:上代民以十月旦祠之,辄有赤气,如一疋绛,谓蚩尤旗也。《汉书》:武帝建元六年、元狩四年,并有长星见。班固《五行志》曰:为蚩尤之旗也。)《春秋运斗枢》曰:“旋星散为蚩尤旗。”《说苑》曰:“蚩尤旗,五星盈缩之所生也。”巫咸曰:“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夏氏曰:“四望无云,独见赤云,蚩尤旗也。”《荆州占》曰:“蚩尤星如箕,可长二丈,末有星。”《吕氏春秋》曰:“乱国之主,象邪并积,有云若桓藿,以长,黄上白下,其名曰蚩尤旗。”《春秋纬》曰:“蚩尤旗,诛逆国。”《春秋纬合诚图》曰:“蚩尤之旗出,平四野。”《河图提》曰:“帝将怒,则蚩尤旗出。”《论语摘辅象》曰:“虐王反度,则蚩尤旗出。”《洛书》曰:“旗刺旋,主备臣边,雄侯之贤,主过出,兵马惊。”《黄帝占》曰:“蚩尤旗,本类星而后委曲,其象旗幡,长可二三丈,见则王者鼓旗,大行征伐,四方兵大起,不然国有大丧,王者亡,期三年,中五年,远七年。”(按《洪范五行传》曰:武帝建元六年八月,长星出东方,长竟天。占曰:是蚩尤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自是之后,兵讨四夷,连二十年。元狩四年四月,长星复出西北,是时击胡狄。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献初平三年九月,蚩尤旗长十余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其后丞相曹公征伐天下且三十年。《魏志》曰:高贵卿公正元元年十一月,有白气出南斗侧,广数丈,长竟天。景王问王肃,肃对曰: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二年正月,毋丘俭等据淮南以叛,大将军司马师讨平之,自后征淮南,西平巴蜀。是岁吴主孙亮五凤元年,太平三年,孙琳盛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孙琳主淮南、江东,同扬州地。故于时变见吴楚之分,则魏之淮南多与吴同灾,是以毋丘俭以为已应,遂起兵而败。三年,即魏甘露二年,诸葛诞又反淮南,吴遣朱异救之,及城陷,诞众诛灭。《魏氏春秋》曰:正始元年十一月,蚩尤旗见于箕,东吴兵死没各数万人,车骑将军黄权死之兆也。)《黄帝占》曰:“蚩尤旗出北斗,长二三丈,本有星,其上委曲,见则天下乱,大兵起,天子自将兵,旗鼓用,不然国有大丧,期百八十日,中一年,远三年。”《春秋纬》曰:“蚩尤之旗见,则山崩。”《春秋纬》曰:“蚩尤之旗,五精离芒,天运大兵,垂其彗,后曲而前长,四方并乱,天下灭兵,群猾动,帝坐于堂。见则五寇行,主不正暴,必有反兵,期五年,天子忧,不以亡,则九年凶。加于斗宿,天子嚣嚣,出于列位,勉正四方。”《春秋纬》曰:“蚩尤伐矜